宮家灌區

宮家灌區

宮家灌區位於縣境南部和西部,渠首南起黃河大堤宮家險工段,西至褚官河,東至沾利河和坡陳溝,北至明集鄉南望參村,全長27.7公里,控制面積26萬畝。灌區內有北宋鎮、利津鎮、明集鄉和鹽窩鎮4個鄉鎮,174個村,9萬多人,耕地面積17.7萬畝。設計灌溉面積37.95萬畝。引水量1.37億立方米。是利津縣管理的中型引黃灌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宮家灌區
  • 位置:縣境南部和西部
  • 控制面積:26萬畝
  • 始建時間:1958年
工程簡介,建設歷程,

工程簡介

宮家灌區位於縣境南部和西部,渠首南起黃河大堤宮家險工段,西至褚官河,東至沾利河和坡陳溝,北至明集鄉南望參村,全長27.7公里,控制面積26萬畝。灌區內有北宋鎮、利津鎮、明集鄉和鹽窩鎮4個鄉鎮,174個村,9萬多人,耕地面積17.7萬畝。設計灌溉面積37.95萬畝。引水量1.37億立方米。是利津縣管理的中型引黃灌區。

建設歷程

灌區初建於1958年。到1985年經過改建和配套工程,灌溉面積15萬畝,配套面積7萬畝。1987年,完成宮家渠首泥沙處理試驗項目。
該項目為東營市“星火計畫”水利建設項目之一,包括利津縣宮家渠首泥沙處理試驗工程和明集鄉玉皇廟提升泵站工程。
宮家渠首泥沙處理試驗項目征地1065畝,安裝SJL1-125/10型變壓器4台,配水力挖塘機組12組,總投資153.5萬元。明集鄉玉皇廟提升站位於玉皇廟村南原東分乾穿太平河處,投資13.5萬元,擴大灌溉面積3萬畝。
1988年,擴建宮家引黃閘,使其引水量達到45立方米/秒。並完成東魏揚水站工程,擴大灌溉面積1萬畝。
1989年,實施宮家灌區西乾渠擴大治理工程。宮家西乾渠自店子鄉沙窩於家村東宮家乾渠起,於沙窩於家村西轉向西北,利用舊渠道至大蓋家村西流入原韓墩灌區條渠,向北經西朱家村、尹王莊村西,順入原韓墩總乾渠, 又經北朱村北拐向東北於東魏閘前入宮家乾渠,全長10?52公里,設計流量25立方米/秒, 修建築物27座,總投資439?95萬元。該工程控制北宋鎮25個自然村和利津鎮1個自然村,總人口1.25萬人,擴大灌溉面積3萬畝,改善灌溉面積13萬畝,給利津水庫年供水0?4~0?5億立方米。
1992年,實施宮家乾渠棗園支渠工程,乾渠砌護工程和宮家乾渠拓寬治理工程。同年,還修建宮家乾渠沿線橋閘39座,支渠16條,擴大灌溉面積8萬畝,保證了利津水庫的供水。
1999年4月,開挖宮家灌區新東分乾渠。由縣水利局設計室設計,利津、明集、鹽窩3鄉鎮採用挖掘機開挖。東分乾渠自姚劉村北宮家乾渠起,沿原東六支渠向東,穿利沾公路,經崔林、韓牛村北,流越太平河後拐向北,在東、西坡村西向北與馬新河相接,全長9?24公里,設計流量10立方米/秒,控制利津、明集、鹽窩3個鄉鎮的13個村莊,3000多口人,總面積11萬畝,灌溉面積7?5萬畝。
2000年, 利津鎮劉家夾河灌區和東關灌區分別改為從宮家東分乾渠和宮家乾渠取水,從此2處灌區併入宮家灌區。
2001年,在宮家東分乾渠渡槽上游,挖溢洪河入東分乾渠,並新建節制閘1座。
2002年11月,開始實施宮家灌區節水改造工程。該工程由東營市水利局勘測設計院設計。一期工程修築乾渠27.5公里、東分乾渠首至太平河渡槽4?5公里、城南水庫供水渠3公里,襯砌渠道35公里,改造、新建渠系建築物46座和骨幹渠道輸水監測控制系統。 共完成土方71.95萬立方米,砌石13318立方米,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22373立方米,2003年完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