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口河

宮口河

宮口河地處莆田涵江舊城區北沿水心河中心地段,從西到東打了個弧圈。因河北岸古時有座媽祖宮,後人便把宮門前河岸稱為“宮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宮口河
  • 地理位置:莆田涵江舊城區北沿水心河中心地段 
簡介,史載,

簡介

宮口河地處莆田涵江舊城區北沿水心河中心地段,從西到東打了個弧圈。因河北岸古時有座媽祖宮,後人便把宮門前河岸稱為“宮口”。
宮口河

史載

據史載,唐代涵江還是一片剛被圍墾的海灘低地,先民們在此騰海造田,開河引水,從事農業生產。延至宋代,端明殿大學士蔡襄在水心河入海處創建“端明陡門”,防禦海侵,排洪泄水,宮口河兩岸農田得以免除水患之害。宋紹興年間,國子祭酒劉政辭官回鄉,發現水心河河道淤塞,即慨然捐俸,親率民眾“氵睿疏之”,還在河上修橋造亭。入元以後,官府不理水利,水心河再度棄置。
明朝肇興,人們重新整治水心河,重修端明陡門,宮口河又獲新生。嘉靖三年(1524年),興化知府朱袞走馬上任,來涵探察民情,發現宮口河畔媽祖宮已成荒墟。他便撥款在此建造一座規模很大的“壽澤書院”,發展地方教育事業;同時,在書院邊重建媽祖宮。宮口河畔從此既是涵江人讀書會文之所,又成信眾膜拜媽祖聖地。
宮口河
明嘉靖中後期,隨著三江口港興起,涵江一躍而成閩中最大商埠,為莆田、仙遊、永泰、惠安諸縣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南來北往大量貨物匯聚涵江端明碼頭。當時沒有火車、汽車,必須依靠水運,而宮口河緊靠涵江內海碼頭,便成內河水運樞紐站。只見河上大小船隻日夜穿梭;河邊建起了一座座貨棧和倉庫,一派繁榮。
從明至清,宮口河邊農田逐漸被改建為倉房和貨棧,河岸也全數改砌石塊,每隔一小段就設河埠頭,以便船隻停靠和工人搬運貨物。為方便兩岸之間來往,河上還建起好幾座木橋。清乾隆時期,涵江幾十家大商號都在宮口設貨棧倉庫,堆滿來自全國各地乃至從美、英、德等國進口的各種商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