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沉積顆粒再懸浮的幾種力學激擾機制》是依託大連理工大學,由張騰飛擔任醒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室內沉積顆粒再懸浮的幾種力學激擾機制
- 依託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張騰飛
《室內沉積顆粒再懸浮的幾種力學激擾機制》是依託大連理工大學,由張騰飛擔任醒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室內沉積顆粒再懸浮的幾種力學激擾機制》是依託大連理工大學,由張騰飛擔任醒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空氣懸浮顆粒物與人類的健康息息悠關。由空調末端送風射流及人體生理行為如打噴嚏等形成的強烈氣流射流以及清掃、擦拭、衣物拍...
沉積物作為環境中PAHs的主要儲集場所,在人類活動及水流、波浪等因素的作用下,可發生再懸浮。在此過程中,吸附在沉積物中的PAHs可重新釋放進入水體,造成水體 二次污染。本研究以黃河中下游為研究對象,以典型有毒有機污染物PAHs為目標化合物,通過野外調查和室內模擬實驗相結合,全面探討黃河中下游沉積物主要成分對...
沉積在通風系統風道內表面的顆粒受到空氣流動的影響,會發生再懸浮,從而影響室內顆粒濃度和粒徑分布,進而增加室內人體顆粒暴露量。因此,定量研究顆粒再懸浮效應成為深化認識室內顆粒污染及控制的重要基礎問題。.項目基於湍流猝發作用下的顆粒起動理論,研究針對通風系統封閉空間固態可吸入顆粒物再懸浮的粒徑譜-壁面-流動...
在空氣動力學和環境氣象學中,懸浮顆粒物以直徑分類,小於100微米的稱為TSP,即總懸浮顆粒物;小於10微米的稱為PM10,即可吸入顆粒物。需要指出的是,這類顆粒物能進入人體的呼吸系統,可對人體健康構成損害。而顆粒直徑小於2.5微米的稱為PM2.5,以形象的比例來看,人的頭髮直徑約為50微米至70微米,PM2.5相當於...
《潮汐與陸架環流作用下懸沙輸運機制及其源-匯效應》是依託南京大學,由於謙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細顆粒沉積物在海洋動力的作用下往往會以懸移質形式進行長距離的運動,並在海岸和內陸架產生侵蝕和堆積。在這種源-匯體系中,潮汐與陸架環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們通過平流、再懸浮和沉降的共同...
《潮灘沉積物再懸浮和沉降過程與機制探討》是依託華東師範大學,由李占海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潮灘底質再懸浮和懸沙沉降過程是沉積動力學研究的基本理論課題之一。本項目以長江口崇明東灘為研究對象,利用高新技術的觀測設備,採用沉積動力學現場觀測、實驗室樣品分析和室內水槽試驗相結合的方法,...
本項目成果對於深化長江口最大渾濁帶的形成機制和泥沙運移規律、豐富沉積動力學和泥沙運動力學的研究內涵等具有重要理論意義。結題摘要 在長江口最大渾濁帶水域開展大量野外觀測及室內樣品分析,基於觀測數據對懸沙剖面分布類型和機理、再懸浮作用特徵、懸沙輸運機制等進行深入研究,取得重要認識。在研究水域懸沙濃度...
2012年夏季對南海北部陸架區的研究發現,跨陸架輸運的過程主要發生在地形變化劇烈的陸架-陸坡轉換區域,底部沉積物上覆水體~50 m的深度是POC跨陸架輸運的主要通道,底部沉積物的沉降-擾動-再懸浮-再沉降是POC跨陸架輸運的主要機制。以200米等深線為界,夏季南中國海北部陸架區POC的跨陸架輸運通量(Tpoc)為5....
一、沉積物粒度分布特徵 二、沉積物Eh分布特徵 三、沉積物含水率分布特徵 第三節 淺水湖泊沉積物再懸浮與沉降特徵 一、沉積物再懸浮的室內模擬及其定量化研究 二、不同湖區再懸浮與沉降過程的季節 變化 三、水動力再懸浮與絮凝沉降狀態中的顆粒物特徵 第四節 擾動過程下湖泊沉積物對營養物的吸附解吸行為 一、...
課題首次獲得了陸架區PBC的再懸浮通量,該通量占POC再懸浮通量的29%,明顯高於PBC對POC輸出通量的貢獻,揭示了PBC比其他POC組分更難降解的特性。發現陸架區再懸浮的PBC可擴散進入海盆中層水體,導致中層水體PBC輸出通量高於上層水體的現象,這一現象反映了跨陸架輸運是調控南海PBC沉積後再分布的重要過程。湄公河等徑流...
本項目擬以上海黃浦江為典型區域單元,重點研究複雜環境條件下,城市感潮河流中重金屬的遷移轉化機制,闡明水體顆粒物中重金屬分布的潮周期、季節性變化以及空間變化規律;揭示感潮河流水動力、水介質條件變化過程與重金屬遷移轉化過程的動態耦合關係;深入探討鹹淡水混合、沉積物再懸浮作用對顆粒物-水界面重金屬累積、釋放...
3.2.1 顆粒物沉降 3.2.2 泥沙的水平輸運 3.2.3 再懸浮和沉積 3.2.4 輸沙方程 3.2.5 濁度和透明度(塞氏盤深度)3.3 黏性泥沙 3.3.1 黏性泥沙濃度的垂直分布 3.3.2 絮凝 3.3.3 黏性泥沙沉降 3.3.4 黏性泥沙沉積 3.3.5 黏性泥沙再懸浮 ……第4章 病原體和有毒物質 ...
第七章? 中國近海海水中垂直沉降顆粒物的海洋通量 7.1 南沙群島珊瑚礁生態系中碳、氮、磷的垂直通量 7.2 南沙�湖中磷的垂直輸運過程 7.3 東海海水中顆粒物與微量金屬的沉積通量 7.4 東海沉降顆粒物的特徵 7.5 東海陸架區碳、氮的垂直通量 7.6 東海沉降顆粒物的再懸浮 7.7 南沙珊瑚礁生態系中稀土...
《浙閩沿岸泥質帶冬季懸浮體的沉積機制》是依託中國海洋大學,由喬璐璐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長江口以南正發育長約800km、寬約100km的東海沿岸泥質帶,它是複雜的陸-海相互作用下顆粒物源-匯效應研究的理想場所,目前對該海域沉積作用活躍的冬季沉積機制認識不清,已有的上升流沉積理論也難以合理的...
溶解態錳在長江口鄰近海域和東海陸架表現出非保守混合的行為,顆粒物吸附、沉積物再懸浮過程的釋放、低氧條件下的再生、浮游植物的吸收利用等是影響錳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重要因素。其中長江口鄰近海域的季節性缺氧對水體中錳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影響非常顯著,缺氧季節底層水體中溶解態錳的含量是春季背景值的2-11倍。...
主要包括:[1]量化渤海海峽物質輸運時空變化及其對渤、黃海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的影響;[2]深入揭示海峽物質通道上底邊界層動力學過程,定量地解釋在不同水動力條件下沉積物的沉降、再懸浮、以及輸運過程和驅動機制;[3]為將來以數值模擬研究全新世以來渤海海峽沉積物的搬運和堆積過程以及全球變化對渤海海峽物質通量...
基於此,本項目採用野外調查、現場觀測、室內實驗、理論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通過分析河流水位變化引起的河岸帶土壤理化指標的變化,探討河流水位變化對河岸帶淨污效果的影響,剖析河流水位變化引起的河岸帶植被的生理回響機制,探求不同水流速度情況下河岸帶對河流中懸浮物的截留效應,從而揭示河流水文特徵變化對河岸帶...
6.3.8採樣管路中的擴散遷移沉積112 6.3.9儲存艙與儲存袋內的沉積113 6.4其他採樣問題114 6.4.1稀釋狀況下的採樣114 6.4.2採樣管路與入口處的阻塞115 6.4.3沉積物的再懸浮現象116 6.4.4入口和傳送管道中粒子濃度的不均一性116 6.5結論117 6.6符號列表118 6.7參考文獻120 7濾膜採樣和分析123 7....
第5章 沉積物再懸浮模型 5.1 沉積物-海水界面營養鹽交換的影響因素 5.1.1 生物擾動 5.1.2 底動力影響機制 5.2 沉積物再懸浮模式 5.3 營養鹽的再懸浮釋放量 5.3.1 相關假設 5.3.2 沉積物中的營養鹽含量 5.3.3 再懸浮釋放量 5.4 小結 第6章 拉格朗日粒子追蹤模型 6.1 顆粒運動...
河口的水體中和床面上的泥沙。可來自流域、海域、疏浚棄土和風沙等。泥沙分類性質 泥沙分類 按力學特性,河口泥沙可以分無黏性泥沙和黏性泥沙兩大類。無黏性泥沙顆粒較粗,由粉沙、細沙、粗沙甚至礫石組成。運行過程保持分散狀態,沿河底滑動、滾動、跳躍和懸浮。輸移方式取決於顆粒的粒徑、形狀、容重以及水流特性,...
(1)國家重點研發計畫:海底沉積物力學特性的原位測試裝置,時間2018.8-2021.12,資助號2018YFC0309200,主持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內孤立波對南海水合物試採區海底面穩定性影響研究,時間2019.1-2023.12,資助號41831280,主持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儀器專項:複雜深海工程地質原位長期觀測設備研製,...
據研究,從有機碳小顆粒到生物糞便的形式轉化,加快了懸浮顆粒物質在水體中向底層的垂直運移,被認為是碳從海洋淺層向海底輸送的主要途徑之一。據估計,約有12000萬億噸二氧化碳以有機沉積物的形式存在於海底。廉價微量元素增強海洋生物固碳。研究證明,向海洋表面投放鐵礦渣等營養物,以鐵充當肥料,可以刺激海洋浮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