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閩沿岸泥質帶冬季懸浮體的沉積機制》是依託中國海洋大學,由喬璐璐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閩沿岸泥質帶冬季懸浮體的沉積機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喬璐璐
- 依託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長江口以南正發育長約800km、寬約100km的東海沿岸泥質帶,它是複雜的陸-海相互作用下顆粒物源-匯效應研究的理想場所,目前對該海域沉積作用活躍的冬季沉積機制認識不清,已有的上升流沉積理論也難以合理的解釋冬季弱上升流、強海流條件下的浙閩泥質帶的形成機制。 本項目以浙閩沿岸流與台灣暖流形成的流場切變鋒為切入點,基於高解析度的現場觀測資料、高時空解析度的衛星遙感數據、高精度數值模型,在細緻刻畫浙閩泥質區冬季懸浮體時空分布規律的基礎上,研究控制懸浮體分布的因素,定量計算典型斷面懸浮體輸運通量,研究跨鋒面懸浮體輸運的路徑和過程,揭示浙閩泥質帶懸浮體的鋒面沉積機制及其對泥質帶形成的貢獻。該研究抓住陸-海相互作用和顆粒物源-匯效應研究中的關鍵問題,以期為推動海洋沉積學和高濁度海洋軍事環境研究理論的發展提供支持。
結題摘要
全新世東海內陸架泥質沉積區是複雜海陸相互作用下物質源-匯效應研究的理想場所,然而該泥質沉積帶發育機制尚不明確。本項目以浙閩沿岸流與台灣暖流形成的海流切變鋒為切入點,結合高解析度現場觀測、高時空解析度衛星遙感反演以及高精度三維數值模型,闡明冬季浙閩近岸海流切變鋒特徵、時空演化規律及機制、細緻刻畫切變鋒影響下懸浮體分布及其時空變化,甄別懸浮體跨鋒面輸運通道,揭示冬季浙閩近岸懸浮體的鋒面沉積效應及其對泥質帶發育的貢獻。研究認為:冬季浙閩近岸海流切變鋒因浙閩沿岸流及台灣暖流流向相反而形成,大致位於50m等深線以東海域,呈現自底向表逐漸向海傾斜的三維空間結構;風速、風向和溫鹽顯著影響鋒面的空間形態、切變強度及位置,大小潮變化導致鋒面位置的周期性變化。近岸懸浮體濃度較高,以再懸浮為主,向海方向濃度降低;切變鋒對近岸懸浮體向外海輸運有明顯的屏障作用;100m等深線以淺海域懸浮體分布的年際變化,主要受冬季風、溫度鋒面、厄爾尼諾及冬季風暴浪的影響;大小潮周期影響下鋒面位置沿經向的周期性變化,是影響內陸架泥質區空間分布和厚度的主要水動力因素。非均勻變化的地形導致海流切變鋒在水平方向上發生向海彎曲,成為東海內陸架高濃度懸浮體的跨鋒面輸運通道。本項目綜述的遙感反演進展和編制的反演軟體,為開展高濁度海域衛星遙感資料反演提供重要的科學支撐和有效的技術手段;揭示的鋒面演化機制及沉積效應研究,對開展陸架邊緣海鋒面過程及其對物質輸運影響的研究提供借鑑,豐富了陸架邊緣海沉積動力學理論。項目發表論文16篇,其中SCI/EI期刊論文12篇(二區TOP期刊3篇),核心期刊論文4篇;計算機軟體著作權1項;項目組成員組織河口泥質海岸沉積動力研討會1次,參加國際/國內會議36人次;建立了一支東海內陸架沉積動力研究團隊,2人晉升教授、1人晉升副教授,培養學生10名,項目成員2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