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中下游沉積物再懸浮過程中多環芳烴的釋放機制

黃河中下游沉積物再懸浮過程中多環芳烴的釋放機制

《黃河中下游沉積物再懸浮過程中多環芳烴的釋放機制》是依託河南師範大學,由馮精蘭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河中下游沉積物再懸浮過程中多環芳烴的釋放機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馮精蘭
  • 依託單位:河南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多環芳烴(PAHs)具有三致效應和環境雌性化效應,對人類健康和水生生態系統危害巨大。沉積物作為環境中PAHs的主要儲集場所,在人類活動及水流、波浪等因素的作用下,可發生再懸浮。在此過程中,吸附在沉積物中的PAHs可重新釋放進入水體,造成水體 二次污染。本研究以黃河中下游為研究對象,以典型有毒有機污染物PAHs為目標化合物,通過野外調查和室內模擬實驗相結合,全面探討黃河中下游沉積物主要成分對再懸浮過程中PAHs釋放行為的耦合效應,從沉積物組成層次方面深入探討黃河中下游沉積物上PAHs的解吸機理,並闡明水化學條件和水動力條件對黃河中下游沉積物再懸浮過程中PAHs釋放行為的影響,揭示尚不清楚的黃河中下游沉積物再懸浮過程中PAHs的釋放機理,進而建立黃河中下游沉積物再懸浮過程中PAHs的釋放模型。為黃河中下游水體中PAHs的遷移規律、生態風險評價和水體的綜合整治提供基礎數據和

結題摘要

三年來按照研究計畫要點,進行了以下研究:一,評價了黃河中下游水中PAHs的生態風險,結果表明枯水期存在生態風險而豐水期生態風險較低。健康風險評價表明黃河中下游水體不存在健康風險;二,定量解析了PAHs的來源及其貢獻,結果表明PAHs主要來源於機動車尾氣25.1%-36.7%、燃煤34.0%-41.6%以及生物質燃燒和煉焦29.2%-33.2%;三,各分級沉積物中PAHs濃度差別較大,輕組分最高,重組分最低。沉積物中PAHs分布與其理化性質沒有顯著的相關性。此外,焦作沉積物中PAHs主要賦存於大粒徑(>200 μm),而開封沉積物中PAHs主要賦存於小粒徑(25~125 μm),與其沉積物以粉砂粘土為主而焦作沉積物含有較多的植物碎屑有關。四,沉積物中PAHs的短期釋放符合一級動力學。長期釋放速率逐漸變小,符合兩階段動力學模型。200~125 µm沉積物中PAHs釋放最快,開封沉積物中PAHs的釋放速率高於焦作,重組分PAHs的釋放速率高於未分級組分,這是由於開封及其重組分中PAHs的主要吸附劑為無機礦物,與PAHs結合力較弱,容易釋放。低分子量PAHs的釋放快於中等分子量PAHs。五,再懸浮中水體顆粒態PAHs質量濃度隨剪應力增加而降低,但體積濃度相反,這是由於再懸浮顆粒物濃度隨剪應力增加的幅度大於其PAHs質量濃度降幅所導致。開封顆粒態PAHs體積濃度增幅較一致,而焦作3環PAHs增幅(6〜9倍)高於4環以上PAHs(2〜3倍)。水中溶解態PAHs來源於再懸浮顆粒物中PAHs的解吸,3~4環PAHs濃度隨剪應力的增加而增加,萘隨剪應力的增加而降低。而logKow>5的PAHs,沒有觀察到其再懸浮過程中的釋放。各分級沉積物再懸浮過程中,粒徑<125 µm的未分級組分和重組分再懸浮顆粒物濃度基本相同,而500~200 µm和200~125 µm未分級組分再懸浮顆粒物濃度顯著高於重組分,這是由於其輕組分含量較高而<125 µm沉積物輕組分含量少。焦作各分級沉積物再懸浮過程中PAHs的釋放量差異較大,與比表面積呈正相關而與孔徑呈負相關。而開封再懸浮過程中PAHs的釋放與其理化性質間均不存在相關性。本研究將為水體PAHs污染控制,準確評價水體中 PAHs在水-沉積物中的環境行為以及環境風險提供理論依據。三年來,公開發表標註本項目編號(41103071)的 SCI 論文1篇,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