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者高井冬二命名依據的正型標本是一散亂但基本完整的個體。該化石以日本學者室井渡的姓氏作種名首先記述報導,初始高井冬二把該魚劃入亞洲魚屬。原文記載該化石產自阜新盆地阜新系,並有詳細地點和標本編號。正型標本保存於日本東京大學地質研究所。室井氏狼鰭魚體呈紡錘形,略側扁。頭短,頭長與頭高近相等,但小於體高。
中文名稱:室井氏狼鰭魚
化石年代:早白堊紀
地層層序:義縣組
生物群落:熱河生物群
化石分布:遼寧省義縣金剛山
命名年代:1943年
命名學者:高井冬二(F.Takai)
日本學者高井冬二命名依據的正型標本是一散亂但基本完整的個體。該化石以日本學者室井渡的姓氏作種名首先記述報導,初始高井冬二把該魚劃入亞洲魚屬。原文記載該化石產自阜新盆地阜新系,並有詳細地點和標本編號。正型標本保存於日本東京大學地質研究所。
室井氏狼鰭魚體呈紡錘形,略側扁。頭短,頭長與頭高近相等,但小於體高。全長約為頭長的4.5—5倍,體長為體高的3—3.5倍。室井氏狼鰭魚的頭部骨骼的形態特徵與戴氏狼鰭魚很相似,比較明顯的差異包括:室井氏狼鰭魚的額骨寬短,齒骨冠狀突較明顯,口喙及口內的尖錐形牙齒碩大。脊椎40—41枚,其中尾部椎體較穩定為19枚,有肋骨18—19對。尾柄細而短。背鰭起點略前於臀鰭起點。尾鰭分叉鰭條不多於15根,無尾上骨。鱗片圓形,較厚大。鱗片的核大,偏於頂區,同心生長環線細密。基區約有20條輻射溝。
1943年,高井冬二當時把室井氏狼鰭魚命名為室井氏亞洲魚,1963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魚類專家劉憲亭等將其歸入狼鰭魚屬,稱為室井氏狼鰭魚。1995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魚類專家金帆等對這種魚的譜系進行了重新修訂,並糾正了原形態描述中的一些謬誤。同時指出:室井氏狼鰭魚化石僅發現於遼寧義縣金剛山義縣組地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