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族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人數極大的大國,漢族占絕大多數。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漢民族。故漢民族的姓氏淵源即包含了客家的姓氏淵源。
客家先民原住中原,因戰亂、災荒或官職遷調等原因而舉家南遷。歷次客家先民輾轉遷徙,南渡長江,篳路藍縷、歷經艱辛,定居贛、閩、粵諸省,後又蕃衍播遷海內外各地。客家先民最早定居客家搖籃贛州已超過2000年了。
圖書信息
書本簡介
一個姓的歷史、家族的歷史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它當然無法取代中國史和中國文化,但因為它具體而微,無不有自己鮮明的特色。
一些在中國史中沒有必要或無法顯示的事件或內容,卻是一姓一族有決定意義的要事大事,因而需要詳細記載,讓子孫後代永誌不忘。也正因為有了這些記載,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才能那么源遠流長、豐富多彩。
每個人都希望了解自己和家族的來源,了解本姓的歷史,而且由於這歷史與自己有密切的關係,其中一部分就產生在自己熟悉的人物和地點之間,必定會備感親切,更受教益。只要擺脫了狹隘的宗族觀念,敬祖愛家與熱愛祖國完全可以並行不悖,了解本姓本族的歷史與學習祖國的歷史就能相得益彰。
本著這樣的目的,編著者廣集了姓氏、譜牒、史志、傳記等資料以編撰出本書《客家姓氏淵源》,以適應社會各界的需要。如《客家姓氏淵源》從各姓氏族譜、家譜中摘編錄了大量的與史志相印證的精華資料,可以說是客家姓氏的簡史、簡譜。
中華民族自漢以來就有撰修家譜、族譜、祠譜、墓誌的傳統,客家先民也因崇敬祖先,為了尋根溯源而重修、續修了許多家譜、族譜、祠譜。這些譜牒多成書於封建時代,是有些消極的因素,但其中絕大多數是如實地記載了一姓的蕃衍、遷徙、仕宦、業績等情況,
從而也包含了許多真實而具體的史料,不僅包含許多重要歷史事件的資料,也包含有社會學、人口學、民族學、客家學、民俗學、地方經濟史等方面的資料,其價值遠在一家一族歷史之上。
書本特色
這本《客家姓氏淵源》是以客家主要姓氏為對象編寫的。《客家姓氏淵源》與舊百家姓相比有不同的特色。其一,與以往籠統地收錄中國姓氏的舊百家姓不同,《客家姓氏淵源》盡現所占有資料同時力避了以往的一些誤傳及牽強資料,以全面介紹當今的客家主要姓氏;
其二,與舊百家姓只註明各個姓氏的郡望地不同,《客家姓氏淵源》儘可能詳盡地追根問祖,簡明扼要地說明客家姓氏的由來;其三,與舊百家姓相比,《客家姓氏淵源》還增加了各姓氏家族蕃衍遷徙、專用楹聯、郡望堂號(有的以郡望為堂號)、姓氏分布、名人之最等內容;
其四,舊百家姓單純地介紹姓氏知識,而《客家姓氏淵源》則在更全面、系統地介紹姓氏知識的基礎上,特別注重趣味性,將知識性、趣味性融為一體,這也算是使姓氏學大眾化、通俗化的一種嘗試吧。
在此,還就《客家姓氏淵源》的編寫作以下說明:本書的名人大體上是以《辭海》為選編對象。之所以以《辭海》為準,一是考慮到《辭海》的權威性,
二是考慮到它所收人物從古到今,能夠有一個統一的取捨標準。每姓名人如其姓名後注有籍貫者,意為客家籍。此外,還參考了《中國革命史辭典》《華夏女名人辭典》《中國近代史辭典》《中國現代史辭典》《辭源》《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黃埔軍校三百名將傳》等。各姓氏的“名人之最”是各姓氏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傑出人物的簡介。
編寫時,編著者力求全面,既有男性傑出人物,也有女性名人;既寫忠臣良相,也寫奸臣賊子。本書的常用專用名稱,首次出現時使用全稱,以後則用簡稱,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簡稱解放前(後),中國共產黨簡稱中共,公元108年簡寫為108年等。
客家姓氏
古代姓氏
上古時,姓和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所謂“男子稱氏,婦人稱姓”,說明氏起源於父系,而姓則來自母系。但秦漢起姓氏不分,以後人們就只有姓,而沒有氏了。今天如果提到姓氏,一般就理解為姓名了。中華姓氏如從黃帝賜給其兒子12個姓起,已有5000年的歷史了;如從伏羲氏姓風起,就至少有1萬多年的歷史了。即中華姓氏自原始公社時期就有了。
自古以來,姓已經成為華夏——漢族人民家族的標誌性稱號。在華夏文化的影響下,很多少數民族和一些周邊國家也採用了以姓為家族標誌的制度,或直接採用了漢姓。發展到今天,絕大多數中國人,包括生活在海外的華人、華裔,尤其客家人及其後裔,都有自己的姓,而且一般都沿用本家族的姓。
姓既然是標誌家族的稱號,由於家族地位的差異,就是在同一個姓內,也會有高低貴賤之分。魏晉後講究門閥,出身高門大族成為獲得政治和社會地位的先決條件。到了唐朝,姓望、郡望應運而生,姓望或郡望成了區別門第高下的標準。如同樣姓王,太原王氏門第最高,琅琊王氏其次,其他地方的王氏等而下之。
排不上姓望的就只能算寒門素族了。在這種情形下,要想當官入仕,出人頭地,就只能攀龍附鳳,以至不惜編造譜系,將本家族與本姓的郡望聯繫起來。流風餘韻,歷久不衰。
北宋編《百家姓》列皇族趙姓為第一,明朝的《千家姓》用明皇家朱姓開頭,而清朝康熙年間的《御製百家姓》大概不便將皇室滿族的姓“愛新覺羅”與“趙錢孫李”並列,改以孔姓居首。
據統計,中國見之於文獻的姓氏就有5660個,其中單姓3484個,複姓2030個,三字姓146個。而杜若甫與袁義達所編《中華姓氏大辭典》收錄的姓氏有11969個, 其中單姓5327個,複姓4329個,三字以上的姓2313個。據有關專家考證,中國姓氏的發展大致有以下各類姓源,或線索。
(1)諸侯、卿大夫及其後裔,以封國、封地或出生地、居住地為姓氏。如:梅、阮、密、蔡、郯、項、玄都、任、虢、飛廉、修魚等為封國姓;屈、知、壺、卞、諸梁、堂、鎬、謝、丘、鄤、單為封邑姓;劉、鄉、亭等為封地姓;百里、東門、北野、北郭、北海、南郭、南宮、瀛、毋丘、姬、閭葵、諸葛(山東諸城葛姓後遷河南以別當地葛姓)等為居住方位姓;以出生地為姓的如:東方(傳為伏羲氏生地)、姚(傳為虞生在姚墟)等。
(2)大夫、官吏、貴族,以受封的官名、爵號為姓氏,或以職業技能為姓氏。如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是分別掌管教化、軍事、工程、爵祿、刑獄的,則以官職為姓;以官職為姓的還有:賈正(掌商業)、宮正(掌宮中戒令)、卜(掌占卜之官)、祝(古時巫吏祝之官)、刑吏(掌刑罰)等;裘(制表工)、冶(金工)、巫(黃帝時巫彭作醫)、膳、軌(占卜)、漁、樵等,均以職業、技能為姓氏。
(3)以祖先的族號或諡號為姓氏。例如,堯的族號為“唐”,堯的部分後代便姓唐。類似這種姓氏的有虞、夏、商、殷、周等。所謂諡號,是古代人在死後按其生前事跡評定褒貶給予的稱號。古代帝王死後,在祭祀儀式中,均要追謚廟號,如周朝有文王、武王等諡號,他們的某些後代就分別姓“文”、姓“武”。由這條線索發源的姓氏還有昭、穆、康、詩、襄等。
(4)上古時代由於人類對自然物的迷信和崇拜,便以自然物、器物或顏色為姓氏。如:牛、馬、羊、魚、熊、虎、江、山、水、風、雨、火、星、楊、柳、花、夏、冬、秋、紅、黃、白、黑、藍等。
(5)統治者封賜有功之臣和貶斥有罪之臣的姓氏。前者多為褒義,如曼(相傳古帝顓頊時,因少昊的一個兒子有德業,賜予曼氏)、李(唐代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鮮于、張、阿布、阿鐵、舍利、失邪、董、羅等姓氏的臣民之部分因建國有功,從唐皇族姓李),類似於這種封賜姓氏的還有:德、穆、文、武、昭、幸、惠、寵等;後者多為貶義,如:毒(唐宰相竇懷貞與太平公主謀逆,既敗後,皇上令其改姓竇為毒,意為“惡毒之人”)、黥(黥為古代的一種肉刑,又稱墨刑,即用刀刻刺面部,再塗上墨色,以示有罪。漢代初年諸侯王英布曾因罪而受此刑,其後因以為氏,意為“有罪之族”)、梟(隋煬帝誅楊玄感,改其姓為梟氏,意為“懸頭示眾之人”)、饕餮(南朝梁武王肖紀舉兵反對梁國朝遷,兵敗之後,梁元帝肖繹令其改姓饕餮,意為“貪婪兇惡之人”)。
(6)以天干、地支、數詞、量詞、長
幼、次第為姓氏。如甲、乙、丙、丁、子、醜、寅、卯;七、四、百及第一至十,還有伯、仲、叔、季等。
(7)兄弟民族的姓氏譯音及兄弟民族借用的漢字單姓。據統計,來自於兄弟民族的姓氏音譯的姓氏,占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的全部姓氏的1/3左右。
(8)除上述姓源外,還有因避諱而改姓,是指凡遇到皇帝或尊親的名字都不能直接說出或寫出;因避仇、避禍而改姓。又有冒充、假冒某姓的,稱為冒姓;還有音訛、聲轉、省文及異寫而分化成不同姓氏的。等等。
常用姓氏
宋代《百家姓》應當看作是姓氏研究和考證的最早成果。它收錄了中國古代400多個姓氏,並對各個姓氏望族居住地進行了考證。明朝洪武年間的吳沈已收集到1900多個姓。據調查,中國人主要使用的漢姓達3050個之多,而使用最多的100個姓(其中也多是客家的主要姓氏),即
李 王 張 劉 陳 楊 趙 黃 周 吳 徐 孫 胡 朱 高 林 何 郭 馬 羅 梁 宋 鄭 謝 韓 唐 馮 於 董 蕭 程 曹 袁 鄧 許 傅 沈 曾 彭 呂 蘇 盧 蔣 蔡 賈 丁 魏 薜 葉 閻 余 潘 杜 戴 夏 鐘 汪 田 任 姜 范 方 石 姚 譚 廖 鄒 熊 金 陸 郝 孔 白 崔 康 毛 邱 秦 江 史 顧 侯 邵 孟 龍 萬 段 雷 錢 湯 尹 黎 易 常 武 喬 賀 賴 龔 文
這100個姓人口約占中國總人數的85%;較為常見的姓,也有300個左右,其人口則占人口總數的99%以上。不過,時至今日,人們還是習慣於用“百家姓”來代表眾多的姓,“百家姓”已成為中國諸姓總和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