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宜紅茶

宜都宜紅茶

宜都宜紅茶,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宜都宜紅茶,產自長江與清江交匯的丘陵山區,其條索緊細有金毫,色澤烏黑油潤,香氣甜香高長持久,滋味醇厚鮮爽,湯色紅艷明亮,茶湯有“冷後渾”現象,是中國條形紅茶的代表之一。宜紅古茶道是中俄萬里茶道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茶葉轉運倉庫、茶商聚集地和宜紅茶重要集散地,宜都境內陸路、水路古茶道上現存歷史遺蹟眾多。

2014年5月2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宜都宜紅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都宜紅茶
  • 產地名稱: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
  • 品質特點:烏黑油潤、香氣甜香、滋味醇厚鮮爽、湯色紅艷明亮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第2105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4年5月22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氣候情況,土壤地貌,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感官特徵
宜都宜紅茶名優茶:條索緊細且勻齊,烏黑油潤顯金毫,淨度好;湯色紅亮,葉底嫩勻紅明,香氣濃郁持久,滋味鮮醇。
宜都宜紅茶大宗茶:條索緊結且勻整,烏黑油潤,淨度好;湯色紅明,香氣純正,葉底尚紅勻,滋味醇和。
品質指標
宜都宜紅茶品質獨特,內質豐富。其中茶多酚≥11% ,水分≤6.0%,水浸出物≥30.0%,胺基酸總含量≥1.7% 。
宜紅茶宜紅茶

產地環境

氣候情況

宜紅茶區地處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內,四季分明,冬冷夏熱,雨量充沛,雨熱同季,暴雨甚多。山間谷地熱量豐富,山頂平地光照充足。境內垂直氣候帶譜明顯,適合多種茶樹生長。年平均氣溫16.7℃,年平均降水量在1235.4毫米左右。
宜都宜紅茶園宜都宜紅茶園

土壤地貌

宜都市土壤類型以粒質頁岩黃壤土、碳酸鹽黃壤土為主,占土壤總面積的90%,土層深厚,土壤結構好,土質疏鬆,透氣性好,pH值多在5.0~5.5之間,有機質含量1.5%以上,鹼解氮158.7濃度,速效磷65.4濃度,速效鉀在185.9濃度以上,即鹼解氮和速效鉀含量豐富,速效磷中等,土壤質地疏鬆,通透性好,耕作層深厚,養分含量高。

歷史淵源

十九世紀中葉,有茶商來到宜都開設茶莊,傳授紅茶製作技藝。
19世紀末,英國人在宜昌設立了洋行,大量收購這裡出產的紅茶,從漢口轉運到歐洲。僅1886年前後,“宜紅茶”出口年輸出量就達15萬擔左右。
20世紀50~60年代,宜紅、祁紅、滇紅並列為中國三大出口工夫紅茶;20世紀50年代,宜都已成為“宜紅茶”最重要的生產加工和集散基地。
宜都宜紅茶的發展,幾經風雨後,於1951年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原蘇聯在宜都援建了中國第一家專業的茶廠,開始了宜都宜紅茶的收購、精製加工與銷售工作。
2010年前後,當宜都準備大力復甦沉寂已久的“宜紅”品牌時,卻發現與宜紅相關的品牌商標早已經被人搶先註冊。
2017年,隨著北京市高等法院的一紙終審判決,“宜紅”品牌正式回歸宜都宜紅茶協會。

生產情況

宜紅茶宜紅茶
2014年,宜都宜紅茶種植規模10萬畝,產量1.3萬噸。

產品榮譽

2014年5月2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宜都宜紅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宜紅茶宜紅茶
2017年,“宜都宜紅茶”成為湖北茶葉中唯一的中歐互認地理標誌產品。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宜都宜紅茶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宜都市全境包括(紅花套鎮、高壩洲鎮、姚家店鎮、五眼泉鎮、聶家河鎮、潘家灣土家族鄉、王家畈鄉、松木坪鎮、枝城鎮、陸城街道辦事處)產地地理坐標位於北緯30°05′55″~30°36′00″,東經111°05′47″~111°36′02″之間。

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一.產地選擇
宜紅茶園土壤要求土質適合茶樹生長,土壤pH4.0~6.5之間, 最適為5.0~5.5,土層厚度1米以上,有效土層在60厘米以上,排水和透氣性能良好,地下水位1米以下,生物活性較強,營養豐富均衡,耕層有機質1.5%以上。
二.品種選擇
從適制性、抗逆性、豐產優質性及季節性用工等多種因素考慮,在品種搭配上應選中小葉型優質特早、早芽種合理搭配,並以無性系良種為主,充分利用好宜紅茶產地群體種成齡茶園。主要選用適宜加工宜紅茶的宜紅早、鄂茶7號、烏牛早、福鼎大白等為當家品種,宜紅茶區本地群體種成齡茶園為補充。無性系茶苗應達到《GB11767-2003》二級以上標準。對有機茶園種植的茶樹種子和苗木,儘可能來自有機農業生產系統,也可使用未經禁用物質處理的常規種子和苗木(來源應有記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輻射處理技術生產的種子與苗木。
三.生產過程管理
宜紅茶加工過程必須嚴格按照《無公害食品茶葉加工技術規程》(NY/T5019-2001)操作。生產過程中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必須符合《無公害食品茶葉生產技術規程》(NY/T5018-2001 )。
四.產品收穫及產後處理
①:採摘原則
鮮葉採摘不僅是一種收穫方法,也是一種養樹、防衰的栽培措施,更是協調產量與質量矛盾,增加收益的手段,因此,必須合理採摘,采養結合。鮮葉採摘應根據茶樹的生長特性和宜紅茶對加工原料的要求進行,掌握好留葉采、標準采、適時采和分批多次採摘等技術環節,實行先發先採,采強留弱,采高留低、采中留側。幼齡茶樹貫徹以養樹為主,以採為輔,即3足齡茶樹春留二葉,夏留一葉,秋留魚葉或一葉采。壯年茶樹貫徹以採為主,以養為輔。
②:採摘標準
名優茶細嫩采,以單芽、一芽一葉初展或一芽一葉為主,這種採摘標準費功夫,產量低。大宗茶適中采,以采一芽二葉為主,兼采一芽三葉和同等嫩度的對夾葉,這種採摘標準產量高,品質好,是目前大宗茶的採摘標準。適時留葉采。茶樹產量的90%~95%來自光合作用,因此,採摘必須合理留葉,一般成年茶園春茶留魚葉,夏茶留一葉,秋茶留葉采或只採有芽頭的茶葉為好。
③:採摘時期
根據茶樹留葉的原理和採摘標準對新梢嫩度的要求,要及時分批採摘芽葉。一是開採期。加工名優宜紅茶,當有5%達到標準時就要開採,大宗茶10~15%達到標準開採。注意早發早采,遲發遲采。二是間隔期。名優茶每隔2~3天采一次,大宗茶5~6天采一次,機械(或採茶鋏采)採摘一般每季只採2批,間隔15~20天。三是封園期。茶園正常年份的封園期在秋分到寒露之間。一般春夏未留葉,需留養樹冠或要春季高產以及機械採摘的茶園要提早封園;而管理水平高,秋季氣溫高或當年需較高產量的可適當推遲封園。
④:採摘方法
宜紅茶鮮葉採摘方法有手采和機采。手工採茶要求用折采或提采,保持芽葉完整、新鮮、勻淨,不夾帶蒂頭、單片、茶果與枝葉,禁止捋采、抓采和用指甲掐采。手采可分為打頂採摘,即新梢生長到一芽四、五葉時采一芽一、二葉,多用於幼齡樹;留大葉採摘,即新梢生長到一芽三、四葉,留1~2片大葉采,多用於台刈茶園;留魚葉采一芽二、三葉,多用於成年茶園。機采是代替手工採摘,解決采工矛盾的重要方法。套用各種採茶機械作業時,操作人員要按照技術規程操作,保證質量。同時,使用無鉛汽油和機油,防止污染茶葉、茶樹和土壤。目前推廣的採摘機主要有浙江川崎、落合弧形雙人採茶機和單人採茶機,機采適宜大宗茶的採摘。由於機械採摘對茶蓬要求較高,一般應先用茶園修剪機修剪1~2次,以提高機采鮮葉質量。我市山區部分茶農使用特製的採茶鋏採茶,日采鮮葉可達100~130公斤,效果明顯,應適量推廣。
⑤:鮮葉集運
盛裝鮮葉的器具,應採用清潔、通風性能良好的竹器竹籃,盛裝量以不影響鮮葉品質為度,嚴禁使用塑膠袋等不透氣的軟包裝材料。鮮葉不能擠壓,防止鮮葉質量劣變和混入有毒、有害物質。在盛裝、集運、貯存過程中,注意輕放、輕壓、薄攤、勤翻等,切忌重壓、日曬、雨淋,減少機械損傷和變質。採下的鮮葉要及時送往加工車間,攤放在陰涼、通風、衛生、乾淨處,厚度約10厘米左右,攤放時間控制在8小時內,做到及時加工製作。
⑥:鮮葉管理
宜紅茶鮮葉必須來自無公害以上標準的茶園,防止混入非無公害茶園鮮葉,堅持按質量標準驗收分級,分別攤放管理。進廠後的鮮葉至整個加工過程,茶葉不直接與地面接觸。
四.加工要求
①:初制加工要求
廠址選擇宜紅茶加工廠所處的大氣環境不低於GB3095-1996中規定的三級標準要求。加工廠離開垃圾場、畜牧場、醫院、糞池50米以上,離開經常噴農藥的農田100米以上,離開交通主幹道20米以上,遠離排放三廢的工業企業。要求水源清潔、充足、日照充分。宜建在茶園中心或附近安全地帶,兼顧交通、生活、通信的便利。
②:工廠要求
應有衛生行政部門發放的衛生許可證。配有相應的更衣、盥洗、照明、防蠅、防鼠、防蟑螂、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施。加工廠內不應堆放生產資料和雜物。廁所有化糞池。
③:廠房設計
宜紅茶初制廠設計應遵從《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第八條的要求。建築應符合工業和民用建築要求。根據加工要求布局廠房和設備。應有足夠的鮮葉、半成品、成品場地,以利鮮葉、半成品、成品分開放置。應有與加工產品數量相對應的加工、包裝廠房或場地,廠房面積不少於設備占地面積的8倍,地面要硬實、平整、光潔,牆壁無污垢,日光萎凋場地應硬化、清潔無污染。加工區與生活區和辦公區隔離,無關人員不宜進入生產區。加工廠環境應整潔、乾淨、綠化、無異味。廠區道路應鋪設硬質路面,排水系統通暢。
④:車間要求
灰塵較大的車間宜安裝換氣風扇或除塵設備,室內粉塵最高容許濃度不得超過10毫克/立方米。加工車間應採光良好、燈光明亮,照度達到500勒以上。測定按GB/T18204.21規定執行。加工和包裝場地至少在茶季前應全面清洗消毒一次。
⑤:倉庫要求
加工廠茶葉倉庫應具有密閉、防潮功能,推薦使用冷藏庫貯存茶葉,保存溫度5℃左右。
⑥:加工用水
宜紅茶加工中直接用水、沖洗加工設備和廠房用水要達到GB 5749的要求。
⑦:加工設備
不宜使用鉛及鉛銻合金、鉛青銅、錳黃銅、鉛黃銅、鑄鋁及鋁合金材料製造接觸茶葉的加工零部件。加工設備的爐灶間、熱風爐應設在加工車間牆外,有壓鍋爐另設鍋爐間。燃油設備的油箱、燃氣設備的鋼瓶和鍋爐等易燃易爆設施與加工車間至少留有3米的安全距離,並採取相應的安全隔離措施。強烈震動的加工設備採取必要的防震措施。可分離安裝的大型風機設在車間外,車間內噪聲不得超過80分貝。允許使用竹子、藤條、無異味木材等天然材料和不鏽鋼、食品級塑膠製成的器具和工具,所有器具和工具應清洗乾淨後使用。新購設備要清除材料表面的防鏽油。每個茶季的開始,對加工設備進行清潔、除銹和保養。定期潤滑零、部件,每次加油應適量,不得外溢。
⑧:加工人員
加工人員上崗前應經過生產培訓,掌握加工技術和操作技能。上崗前和每年度均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後方能上崗。加工人員應保持個人衛生,進入工作場所應洗手、更衣、換鞋、帶帽。離開車間時應換下工作衣、帽和鞋,存放在更衣室內。包裝車間工作人員需戴口罩上崗。加工、包裝場所不宜吸菸和隨地吐痰,不得在加工和包裝場所用餐和進食食品。
  • 質量安全規定
    宜紅茶產品衛生安全指標應符合GB 2762、GB 2763規定要求。

專用標誌使用

宜都市宜紅茶協會會員單位為地理標誌宜紅茶產品生產經營單位,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宜紅茶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宜都市宜紅茶協會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宜紅茶宜紅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