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地震台占地面積300平方米,建築面積16.8平方米,係數字化無人值守台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都地震台
- 外文名:Yidu Seismic Station
- 性質:地震觀測機構
- 建成時間:1984年9月
- 台站概況
湖北省宜都地震台占地面積300平方米,建築面積16.8平方米,係數字化無人值守台站。
宜都地震台台基為奧陶系厚層灰岩,地處中低山區,黃陵斷塊南端。北北西走向的仙女山斷裂帶及松園坪斷裂與近東西走向的漁關斷裂帶在此交匯,北東走向的漁關-斷裂也在此交匯。該區局部還發育有一系列近南北走向的,近等間距排列的斷裂系統,在空間上排布選置組成地塹地壘系列。1961年該區曾發生過MS4.8級地震。
宜都市潘家灣鎮地處中低山區,無滑坡、河灘和洪澇等自然災害。
二、台站歷史資料
宜都地震台的前身是1979年原宜都縣在潘灣中學設立的地震測報站,曾被定為全省骨幹測報點之一。1984年9月,潘灣中學地震測報站撤銷,在鄧家橋水庫管理處設立宜都地震站,安裝了地震觀測儀器。
1989年9月成立“枝城市(原宜都縣)地震辦公室”,同時決定建枝城地震台。由武昌台台長王新忠副研究員率宜昌地震局譚敦才、枝城市科委胡國成、李孝業等同志一起開展選址工作,歷時半年於1990年4月選址結束,確定在香客岩電站橋東建地震台。台基為古生界地層,振動干擾源少。
1990年10月鄧家橋地震站搬遷至香客岩水庫區,1991年進行地震設備安裝調試,1992年投入觀測。1998年8月對台站觀測技術進行改造,配備DSL-1自動校時儀1台,BSZ-2數字鐘1台,1999年投入觀測。同時“枝城地震台”更名“宜都地震台”,正式納入湖北省地震觀測台網統一管理。
2005年根據“十五”期間湖北省地震應急快速反應系統建設項目的要求,台站重新選址定在潘家灣鄉潘家灣村。2005年11月,開始清理儀器房基岩風化層,先後建設了地震儀器房、台站院牆、供電和綜合防雷系統等工程,2006年5月,宜都台專業土建工程基本竣工。同年12月份安裝了BBVS—60型寬頻帶地震計,投入試運行。2012年根據湖北地震背景場探測項目的建設要求,增設強震觀測項目。
三、觀測項目系統介紹
台站儀器有BBVS-60型三分向一體40HZ-60sec數字地震計,EDAS—24IP型24位3通道地震數據採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