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歷程
2002年,原四川省發展計畫委員會批覆宜賓長江大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03年5月21日,宜賓長江大橋開工建設。
2007年9月18日,宜賓長江大橋主跨合龍;12月,宜賓長江大橋主體工程完工。
2008年4月7日,宜賓長江大橋通車運營。
橋樑位置
宜賓長江大橋位於中國四川省宜賓市東部,金沙江與岷江匯合處下游2.4千米處的菜園沱長江幹流處,連線翠屏區與敘州區。大橋北起白沙路,上跨中元路、環長江景觀大道、長江水道、三江路,南至敘府路與長江南路交叉點。途經該橋的線路為宜賓—興文公路
(國道G547)。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宜賓長江大橋分別由主橋、引橋組成;全橋路段呈東北-西南方向布置。
結構特點 |
---|
| 宜賓長江大橋主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雙塔PC梁半漂浮體系斜拉橋,北岸引橋為混凝土簡支T梁橋。 |
| 宜賓長江大橋主橋主梁一般段為採用分離式箱形斷面;邊跨密索段和索塔處0號段採用閉口箱形斷面,單箱三室。主梁為雙向預應力結構,在頂底板縱向、頂板橫向和橫隔板設定預應力鋼束。 |
| 宜賓長江大橋索塔塔形為H形,採用C50混凝土。索塔不設墩,索塔上設定箱形橫系梁將塔柱分為上、中、下段。索塔採用箱形斷面,上塔柱等截面;縱橋向自上橫樑向下雙向變寬,橫橋向自下橫樑向內變寬;上塔柱斜拉索錨固區預應力鋼束採用“U”形布置,上、下橫樑預應力鋼束按中心對稱布置。 |
| 宜賓長江大橋為平行索麵,斜拉索除0號索外均按扇形布置,採用環氧噴塗鋼絞線。斜拉索具有4層防護,第1層為環氧粉末全塗裝,第2層為防腐油脂,第3層為單根鋼絞線熱擠PE防護,第4層為整體外套哈弗管防護。 |
| 宜賓長江大橋交界墩採用鋼筋混凝土蓋梁,為薄壁空心墩;輔助墩均為雙柱式圓墩。 |
|
設計參數
宜賓長江大橋全長928.73米,主橋長828米,主橋橋跨布置採用(184+460+184)米,北岸引橋橋跨布置為(3×30)米;寬度為22.5米,主橋典型橫斷面布置為0.25米人行道欄桿+3米人行道+0.25米護輪帶+2×3.75米行車道+0.5米中央劃線帶+2×3.75米行車道+0.25米護輪帶+3米人行道+0.25米人行道欄桿。主梁中心處梁高3.3米,頂板厚25厘米,設2%的雙向橫坡,梁頂全寬25米,兩分離式箱內緣距離為8米。南岸索塔高159.93米,北岸索塔高172.52米,橋面以上塔高113.1米,南岸塔三段高度比為2∶1.5∶1,北岸塔三段高度比為1.5∶1.1∶1,;索塔順橋向寬7.6米,橫橋向寬4.8米,橫橋寬與順橋寬的比值接近黃金分割;塔柱縱向壁厚1.2米,上、中塔柱橫向壁厚1.0米,下塔柱橫向壁厚1.2米。索塔承台厚7.0米,南岸承台平面外形尺寸為32.5米×32.5米,樁基礎由21根直徑2.5米群樁組成,最大樁長82米;北岸承台平面外形尺寸為27.0米×32.5米,樁基礎由20根直徑2.5米群樁組成,最大樁長45.5米。交界墩縱橋向寬4米,橫橋向全寬15.7米,薄壁厚度80厘米,承台平面外形尺寸為19.20米×9.70米,厚度為5.0米,樁基礎由8根樁徑2.2米群樁組成。每個邊跨設2個輔助墩,全橋共4個輔助墩,輔助墩直徑為2.2米。全橋共152對斜拉索,鋼絞線直徑15.24毫米,標準強度為1860兆帕,彈性模量為1.95×105兆帕。
設計參數 |
---|
| |
| |
| 汽車一超20級、掛車—120級、人群荷載3.5千牛/平方米 |
| |
| |
| |
| |
| |
|
設備設施
宜賓長江大橋拉索上布置有20萬個LED點光源,使整個拉索麵形成動態螢幕。
運營情況
通行事項
2017年4月21日起,每日07:30-09:30、17:30-19:30,宜賓長江大橋雙向禁止貨運車輛通行。
交通流量
據2021年信息顯示,宜賓長江大橋日均車流量約10萬輛。
建設成果
宜賓長江大橋設計施工過程中,主要有以下技術難題:
1.大橋邊、中跨比較小,設計難度較大。
2.大橋跨徑大,施工難度較大。
宜賓長江大橋施工過程中,主要採用以下技術:
1.採用四層防腐防護斜拉索體系。
2.在全橋受力較為關鍵的斜拉索上安裝了壓磁感測器監測監控系統。
3.大橋配重採用邊掛索邊壓重方案,邊跨配重與中跨施工同時進行。
4.合龍段混凝土採用預壓換重法施工,即預先在合龍段一端加水箱按合龍段混凝土重量注水壓重, 選擇溫差較小的夜間對合龍段剛性連線施焊鎖定勁性骨架,澆築混凝土時邊澆築邊放水直至合龍段澆築完成。
價值意義
宜賓長江大橋的建成通車,對於宜賓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方便了老百姓出行,有效地緩解了中心城區交通擁堵現象。大橋氣勢恢弘,是人們觀賞金沙江、岷江、長江三江匯合部美景以及浩浩長江東流去氣勢的好去處。(四川新聞網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