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袁州古天文台

古天文台位於江西省宜春市鼓樓路步行街天文廣場。創建於南宋嘉定年間,據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館專家考證,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天文台,它集測時、守時、報時、授時功能為一體,表明我國運用天文、氣象觀測指導民間生產、生活的歷史久遠,具有極高的文物、天文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春袁州古天文台
  • 地理位置:江西省宜春市鼓樓路步行街
  • 地位: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創建於:南宋嘉定年間
地位,位置,歷史,發現,修復,現存最早的地方時間天文台,銅壺滴漏再現古人測時,使用袁天罡觀天設備銅璇璣,具有測時、守時和報時綜合功能,地圖信息,

地位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宜春市文物保護單位。

位置

古天文台位於江西省宜春市鼓樓路步行街天文廣場。創建於南宋嘉定年間,據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館專家考證,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天文台,它集測時、守時、報時、授時功能為一體,表明我國運用天文、氣象觀測指導民間生產、生活的歷史久遠,具有極高的文物、天文價值。該鼓樓跨街卷拱築台,台層屋疊,飛檐重閣,朱檐碧瓦,畫棟雕梁,儼若宮殿,占地面積780平方米,東面洞卷拱上陰刻"鼓樓"二字,西刻"餘暉",台南北兩端有19.5×7.6米的觀天台,樓上設有夜天池、日天池、平壺、萬水壺、水海影表、定南針、更籌漏箭、鐵板鼓角,還設有陰陽生,輪值候籌打更報時。2003年按原貌進行了修復,同時還復原製作了渾儀、圭表、四級銅壺滴漏、天體儀、日晷、銅壺、鼓角等15項室內古代天文儀器和占地30畝的天文廣場。天文廣場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按西漢時期定位設定,在地面上鋪設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圖案,以及與天文有關的天干地支、二十八宿星和八卦符號,四周還設定10個日晷,既有測時功能,又有觀賞價值。在天文廣場上還建有現代天文台、天象館、難禪閣和袁州會議舊址,用於天文觀測和天文圖片展示,成為國內唯一的一個地方青少年天文科普教育基地。

歷史

公元1219年,袁州知州滕強恕神情凝重,他命人在譙樓上添設銅壺、夜天池、日天池、萬水壺……設陰陽生輪值,自此暮鼓晨鐘;到明萬曆年,知府加修譙樓時,甚至為掌管觀天象、推曆法的唐欽天監台正袁天罡立祀,而在民間袁天罡已是被神化的天文學家

發現

上世紀90年代,中科院古天文史專家薄樹人先生等眾多專家幾經論證發現,知州滕強恕修置的宜春譙樓竟然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地方時間天文台,它比現存的鐵木爾帝國天文台(現烏茲別克斯坦境內)要早兩個世紀;比建於公元1276年的我國河南登封觀象台早50多年。

修復

2003年宜春市把袁州(古宜春)古天文台修複列為全市25項重點城建工程之一,投資415.3萬元,並聘請國內專家對修復工程設計方案進行多次論證,按天文台創建時的原貌修復,同時還復原製作了渾儀、圭表、四級銅壺滴漏、天體儀、日晷、銅壺、鼓角等15項室內古代天文儀器和占地30畝的天文廣場。天文廣場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按西漢時期定位設定,在地面上鋪設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圖案,以及與天文有關的天干地支、二十八宿星和八卦符號,四周還設定10個日晷,既有測時功能,又有觀賞價值。在天文廣場上還建有現代天文台、天象館、難禪閣和袁州會議舊址,用於天文觀測和天文圖片展示,成為國內唯一的一個地方青少年天文科普教育基地。

現存最早的地方時間天文台

公元954年,南唐保大二年,刺史劉仁瞻建造袁州(古宜春)府署,當時府署達六百多間,規模宏大,譙樓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誰也不會料到後來這座譙樓添上神秘的天文色彩。
2003年,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住譙樓天文台的歷史信息,維修工程中工人們重新啟用天文台舊址的十萬古磚。如今的譙樓位置處於宜春市的最繁華地段,過往行人在譙樓城牆上,不時可以發現刻有繁體字的古磚。“最底部的牆基部分為南宋時期古磚,存有‘皇宋淳佑十一年’的銘文磚,台牆為明清兩代維修砌築,存有‘明洪武十年’和‘清道光十六年’、‘同治二年’銘文磚,譙樓棟樑上還題有‘大清光緒十四年’。”鼓樓管理中心鐘樂民主任說,因為暮鼓晨鐘的關係,這裡又被稱作鼓樓
在譙樓建成兩百多年後的公元1219年,知州滕強恕掀開了袁州譙樓天文台光輝歷史的首頁。
宜春地區的修志者在查閱古代地方志中,發現明正德《袁州府志》中有這么一段記載:“譙樓,府治東。宋嘉定間郡守滕強恕建。築台為樓五間,原置銅壺一座,並夜天池、日天池、平壺、萬水壺、水海影表、定南針、添水桶、更籌漏箭、鐵板鼓角。設陰陽生輪值、候籌報時。”“當時交通、通訊不便,知州滕強恕建天文台,可以說是應地方社會需求。”宜春市文化局文管所葉飈所長說。
這一線索的發現,立即引起各界強烈反響。而此前,在《世界之最》一書中,以及在《中國大百科全書》一書中,所記錄的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天文台,是創建於元朝初年,位於河南登封縣城東南15公里的觀星台,在國外,已發掘並且確有實據的最早古天文台遺址,是15世紀鐵木爾帝國建在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的天文台。
那么依地方志所說,宜春的這座古天文台歷史要久遠得多。1992年,宜春市博物館與原江西大學合作,對鼓樓課題進行了考證和研究,並得到省科委的重視,下達了《袁州譙樓——我國現存最早的地方時間工作天文台》項目任務通知書,撥給了專項經費。課題組成員歷時兩年多,先後赴多個相關城市調查,查閱了大量史料,建立了八萬餘字的卡片資料,在古天文台遺址實地更是逐項細加考證。
1994年9月,江西省科委鄭重邀請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所長薄樹人教授、北京天文館館長陳曉中研究員、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徐伯安教授、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長李東明教授、南京大學天文學系盧央教授及省內專家學者20餘人來宜春,進行最後論證,並召開了科研成果驗收鑑定會,一致認定宜春袁州鼓樓為我國現存最早的地方時間天文台。

銅壺滴漏再現古人測時

鼓樓外人聲嘈雜,鼓樓里一套價值不菲的銅壺滴漏設備安靜地放置在角落,古人測時的秘密就隱藏其中。
在一個呈梯形的柜子上,依上而下擺放著夜天池、日天池、平湖、萬分壺四個水箱和水海。“這是一套複製品,天文台以前就是依靠它來測算時間。”鐘樂民親手為記者演示了一番,並解釋銅壺滴漏的原理,是一個壺底或靠近底部鑿小孔的盛水工具,水從小孔逐漸滴漏下去,用以計時,我國的銅壺滴漏一般用四隻銅壺,由上而下互相疊置,上面三隻壺底都有小孔,最上一隻銅壺裝滿水後,水即逐漸流入以下各壺,最下一隻壺內裝一直立浮標,上刻時辰,水逐步升高,浮標也隨之上升,這樣就可以知道時辰,然後將這個時辰,報給各鼓樓和鏜樓的打更手,於是他們就可以定時報時,白天敲鼓擊鐘,晚上用梆子打更,百姓可知道時辰。
上了樓,一口撞鐘與一面鼓對應放立,據說當年敲鐘的響聲十里八村的人們都可以聽到。實際上,南宋嘉定十二年,知州滕強恕在袁州天文台上,設定了當時許多先進的天文設備,當時中國的天文科技水平在世界上也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這不僅得力於天文理論家,而且也得力於一批天文計時儀器製造家。”葉飈說。
北宋進士、天文學家、中國赤道式日晷(晷漏)最早設計者曾南仲在實踐中發現了時間差的問題,並採用了多方位的測時儀器同時測時,互為矯正;豐城籍的天文學家和天文儀器製造家曾民瞻所制天文儀器,在文獻中都有詳細記載;包括史上比較有名的贛西天文學家還有豐城的孫羲都是南宋人,這對當時繁榮贛西的測時天文事業起到了積極的延續和發展作用。
看來,古袁州天文台上銅壺滴漏的出現完全是水到渠成。

使用袁天罡觀天設備銅璇璣

《漢書·王莽傳》記載:“十一月,有星孛於張,東南行,五日不見。莽數召問太史令宗宣,諸術數家皆謬對,言天文安善,群賊且滅。莽差以自安。”
中國史書上不乏天生異象的記載,在古代中國,觀星之重要更不亞於任何朝綱大事,歷朝歷代也都任命有掌管觀測天象的官員,這些人就像了不起的預知者,身系王朝的興衰。
在這一方面,古袁州天文台當然不會缺席。
但是在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袁州天文台建立300多年後,一場大火幾乎將其燒毀殆盡。當時袁州知府是名氣極響的范欽,他是寧波市月湖之西著名藏書樓“天一閣”的主人,他和同知張澤、同判林日昭重修主樓。葉飈介紹,范欽重修天文台時,注重其防火體系的建造,近年來范欽的後世研究者曾經造訪宜春,發現天文台的防火體系與天一閣頗有相似之處。
直到明萬曆年間,對譙樓又進行加修,並增添了新內容。清代編修的《宜春縣誌》又載:“萬曆中,知府鄭淳典重修。”“同知李瀚又鑄天罡原造銅璇璣於觀天台,祀袁天罡於其上。”
不得不提的是,唐太宗時期的欽天監台正袁天罡,是一個被許多古代神怪小說、武俠小說渲染得神乎其神的異人。所謂欽天監,是朝廷掌管觀天象、推曆法的機構。袁天罡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天文學家,這位供職朝廷的天文學家,在宜春很古的時候就有許多關於他的傳說。明朝以前的宜春舊志中,說袁州府地形如龜,袁天罡於城內鑿龜鼻、龜眉、龜目五井以全龜形。此五井在民國時期還遺蹟尚存。又說袁天罡死後葬於袁州,袁州府衙牆西三十步那片古木盤屈的地方,就是袁天罡墓地。
由記載中可以知道,袁州古天文台建立了觀天台,使用了袁天罡原造的觀天設備。如今的鼓樓依然有著南北觀天台,這兩處古代觀測天象的場所,如今恢復有影表、日天池、夜天池和定南針。

具有測時、守時和報時綜合功能

眾多專家的論證發現,毫無疑問,袁州古天文台的始建時間,比河南登封周公測景台和蒙古國的撒馬汗天文台要早100餘年,不僅如此,無論是登封台或者撒馬汗台都沒有報時的工作,因此袁州古天文台是現存唯一的具有測時、守時和報時綜合功能的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
葉飈說,袁州古天文台的規模、規格、功能在我國同類型的地方天文台中是具有代表性的,其先進性在國際上也是領先的。鼓樓上設定的銅壺、夜天池、日天池、平壺、萬水壺、水海、影表、定南針、添水涌、更籌、鐵板、鼓角、陰陽生輪值、候籌報時等設施,組成了一整套全天候的完整的天文鐘系統。
雖然說遠至東漢張衡就已經設計成功了水運渾象,唐代的一行和尚已經發明了帶有擒縱器的恆速天文鐘,北宋的蘇頌和韓功廉在此原理上建成了水運儀象台,但由於作為動力的水速、水壓不易均衡地掌握和技術的複雜,而僅僅局限於對古代機械天文鐘的研究,並未得到大規模的推廣使用,故而從中央到地方的時間工作檯,仍然沿用著袁州古天文台的測時、守時、授時的模式。
但時代造就了古天文台,同樣也逐漸冷淡了它。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知府李春芳和乾隆二十年(公元1759年)知府陳廷枚,以及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知府駱敏候等主政者都對主台上的譙樓進行過不同程度的修繕和利用。但是到了清末,主台上的譙樓才逐漸衰敗,北觀天台也被侵占並損壞。這主要是因為19世紀後,中國近代機械鐘錶業有較大的發展,鐘錶的改進及普及,使古老的漏壺計時工具逐漸相形見絀,再加上連年不斷的內憂外患,軍閥混戰,使得袁州的地方當局沒有這個財力來保護維修古天文台,以至於主台上的譙樓日漸衰敗,台上各種儀器裝備也失散了。
修復後的宜春古天文台保持了自身原貌,恢復了銅壺滴漏、天體儀、影表、銅鐘和大鼓,天文廣場上建有古代四象、星座等各種天文符號,但各種原儀器設備的遺失依然成為走過古天文台人們心中最大的遺憾。
該古天文台是原江西大學物理系教授欒杏麗等老師在承擔原江西省科委“江西科技志”課題的過程中發現的。之後,原江西省科委給原江西大學下達了《袁州譙樓——我國現存最早的地方時間工作天文台》項目,宜春市博物館為該項目協作單位。

地圖信息

地址: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鼓樓路袁州古天文台遺址(鼓樓廣場旁)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