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樓

宜春樓

宜春樓坐落於江蘇省句容市,東門因迎春於東郊,故名宜春樓。清康熙十三年題名額為太平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春樓
  • 所屬年代:公元前128年
  • 出土地點:句容東門
  • 別名:太平門
歷史背景,遺存現狀,

歷史背景

句容,西漢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置縣,屬丹陽郡,兩晉因之。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始建句容城,迄今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
宜春樓
句容行政圖
三國吳赤烏三年(240年),當時耗全縣之力築城郭、砌譙樓,開挖護城河,築子城周長390丈,以土夯為主,才有了現今句容城的雛形。據有關明清句容縣誌記載,古城牆有過多次大小規模的修建,句容古城的“骨架”和“經脈”隨之日漸豐滿。
宜春樓
句容行政圖
唐天佑四年(907年),耗巨資重修句容城牆,在土夯基礎上,部分地段外包石料,並建東、南、西、北、牡羊(今北陽門)、上羊(今上陽村)六門,城牆具備了一定的防禦能力。尤其是六個城門的建設,極大方便了縣城治安管理、百姓出行和工商貿易。
明景泰四年(1453年),城內建起了石路,東西長396丈,南北長250丈,城內基礎設施水平也初步得到了提升。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城牆重修,題城門匾:東門因迎春於東郊,故名宜春樓;西門地接南京都下,故名為朝闕樓;南門因路通華陽,故名華陽樓;北門因路通長江,登可望遠,故名望江樓;牡羊門因相傳茅山仙侶往來集會於此,故名集仙樓。
嘉靖三十三年(1554),句容城牆迎來一次聲勢浩大的擴修,以備倭患。牆體向外圍進一步擴伸,在土夯基礎上,全部改用磚砌外包,氣勢磅礴,周長達7.8華里,高2.6丈(約8.6米),城垛2000多個,警舍24所,設東、南、西、北及小南門五個城門,挖護城河蓄水六關。城牆擴伸帶來的是縣城面積的擴大和車水馬龍的生活景象。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重修句容城,題名額5門,東為太平門,西為致遠門,南為登瀛門,北為廣運門,東南為華陽門。
乾隆六十年(1795年)再次修葺,後存磚上多為陽文“乾隆乙卯”後有“東、南、西、北、中”代表城牆方位。這次修葺不同以往,為了鞏固城池,使其固若金湯。所燒造的城牆磚不僅加了方位與紀年銘文,還上加了星辰、八卦的標誌,並配以元寶等圖案,融合了星辰與周易八卦的風水理論,同時還有吉祥與財富寓意。
鹹豐年間的洪楊之亂,清軍與太平軍四次爭奪句容縣城,城市遭到嚴重破壞,句容原居民十不存二。
宜春樓
句容城太平門主街
光緒三十年(1904)《續纂句容縣誌》載:“嘉靖三十三年(1554),知縣樊垣始築磚城,備倭患也。周七里,一千三百十一丈有奇,高二丈有六,雉垛二千有奇,警舍二十有四,敵樓四。外浚池蓄水,設閘六,門四,小南門一。一修於國朝康熙十三年(縣令林實)。再修於乾隆五年,時縣丞湯廷鳳署縣篆。乾隆六十年修聳一次。城磚猶有存者,陽文乾隆乙卯。自遭粵逆之亂,缺口處多。光緒五年知縣袁照捐廉,重建東門宜春樓,西門朝闕樓。其四圍城垣,於十八年經知縣張沇清捐廉修補,今又多損壞,邑令黃公履任後,已諭董興修矣。”

遺存現狀

市檔案館館藏的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句容縣城區警管區分區圖顯示:當時的古城牆還算較完整,明嘉靖擴修的五個城門仍在使用。
宜春樓
民國時期句容縣城區警管區分區圖
句容古城牆於1954年開始拆除。到1982年,城牆被全部拆除,護城河也因建設而逐步填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