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鱗毛蕨(原變種)

宜昌鱗毛蕨(原變種),屬水龍骨目鱗毛蕨科植物,拉丁名為Dryopteris enneaphylla (Bak.) C. Chr,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北、台灣。模式標本采自湖北宜昌。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宜昌鱗毛蕨(原變種)
  • 拉丁學名:Dryopteris enneaphylla (Bak.) C. Chr. var. enneaphylla
  • :植物界
  • 英文名稱:Dryopteris enneaphylla
  • 植株高:0.5-1.0米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植株高0.5-1.0米。根狀莖粗短,直立,連同葉柄下部密生黑褐色狹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長20-60厘米,粗2-5毫米,深禾稈色,中部以上近光滑;葉片長25-40厘米,寬30厘米左右,三角狀長方形,奇數一回羽狀,側生羽片3-4對,長15-20厘米,寬2.5-3.5 (6)厘米,闊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漸尖頭,基部為略不等的圓形或圓楔形,基部羽片有長0.5厘米的短柄,頂生羽片和其下的同形,稍小,基部有一耳狀大形裂片,羽片全邊緣有波狀粗鋸齒或淺裂;葉脈不顯,側脈羽狀分叉,每組有小脈4-6條,除基部上側一條較短外,其餘均直上達葉邊;葉厚紙質;乾後褐綠色,上面無毛,下面偶有纖維狀小鱗片。孢子囊群圓形,生於小脈的中部稍下處,沿羽軸兩側各排列成不整齊的3-4行,近葉邊處不育;囊群蓋圓腎形,全緣。

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550-700米的林下濕潤處。

分布範圍

產自浙江、台灣、湖北。模式標本采自湖北宜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