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天問學校

宜昌天問學校

宜昌天問學校創辦於 2004 年 4 月。學校設有國小、國中、高中三個學部,三個獨立校區,現有專任教師210名,60個教學班,學生2400人。國小部位於宜昌市西壩路10號,國中位於宜昌市點軍區江南大道紫陽路,高中部位於宜昌市點軍紫陽中建七局五公司生活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昌天問學校
  • 簡稱:宜昌天問高中
  • 創辦時間:2004年4月
  • 類別:私立高中
  • 所屬地區:中國湖北宜昌
  • 主要獎項:影響宜昌歷史進程60品牌
學校榮譽,辦學特色,發展目標,校長風采,管理機制,

學校榮譽

2005年被評為宜昌市示範學校(民辦一等學校)
宜昌天問學校
2006年被評為宜昌市先進民辦學校
2007年被評為湖北省先進民辦學校
2008年被評為湖北省民辦非企業先進單位
2009年和2011年兩次(全省僅評了兩次)被省教育廳評為五星級學校,成為湖北省最高層次的民辦學校之一,同時被評為“影響宜昌歷史進程60品牌”。連續7年中考位居城區前三甲,高考績效進入大宜昌市前10強(含重高)。

辦學特色

國學、英語、才藝等學科教學特色,初高中連讀綜合課改特色,自我管理、自主學習的“兩自”教育特色均產生了較大影響,提高了辦學品位;教師學習與發展共同體的建立、“三小式”(小問題、小現象、小策略)教研的運行促使以中青年為主幹的學習型、研究型、創新型教師團隊基本成型;“精細服務、自主發展”的辦學理念得到專家及社會的認可,正日益成為全體教職工的自覺認識和具體行動。

發展目標

從2004年9月學校在點軍紫陽正式創辦時的300餘名師生,發展到2600餘名師生的規模。國小、國中、高中、國際三校四部,學校連年被評為湖北省先進民辦學校。繼2009年之後,2011年再被省教育廳評為“五星級學校”之一。天問實施的“教師學習與發展共同體”校本研修,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兩自”教育等工作特色受到省、部級專家的首肯,在教育界引起強烈反響。  學校取名為“天問”,旨在弘揚屈原的“求索”精神,打造更好的教育品牌。提供更優質的教育服務,滿足宜昌人民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在“一所特色國小、一所精品國中、一所優質高中”的目標基本完成後,學校又搶占優質教育的更高點。數月前,理事長高正華代表學校與夷陵區政府簽訂了“夷陵天問學校”辦學協定,在開發新區發展大道梅子埡村征地100畝,按照理念超前、特色鮮明、功能齊全、設施一流、宜昌最優、湖北領先的標準,將新建一所含幼兒部、國小部和國中部,規模達3000人的現代化民辦學校,確保2013年9月1日正式開學。同時在點軍區夷陵大橋和正在籌建的廟嘴長江大橋之間再完成征地300畝,建一所集國小、國中、高中於一體的現代化學校。屆時天問將形成“南北兩校區,雙橋相貫通”的宏大布局。
夷陵天問學校效果圖夷陵天問學校效果圖

校長風采

高正華,男,生於1963年1月4日,中共黨員,枝江市人。華中師範大學教育管理碩士研究生學歷,中學高級教師,全國民辦學校優秀校長,湖北省首批中學骨幹校長,宜昌市首批傑出校長,湖北省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宜昌市政協委員,點軍區人大常委。各項成果榮譽百餘項。  主要經歷及業績:
1993年8月—2001年6月 枝江市實驗中學校長。
宜昌天問學校
1995年至2001年,枝江實驗中學中考7連冠。枝江實驗中學被評為宜昌市示範學校,湖北省教育科研五十強學校,教育部表彰的科技活動先進單位(宜昌市僅市一中和枝江實驗中學兩所)。
2001年6月—2006年4月創辦枝江英傑學校(未投資),任校長,連續4年中考枝江市第一。其中2003年創辦宜昌英傑學校(未投資)。
2004年創辦天問學校(同一批骨幹教師一起投資創辦時校名為點軍英傑外國語學校)。從擔任枝江英傑學校校長到創辦天問學校至今,已有10年民辦中國小校長經歷。
高正華現任天問學校理事長(董事長)、校長。著有《和諧——教育的理想與追求》一書。該校學生潘子為設計的科技作品被選定為宜昌市科技節永久節徽,中學男子籃球隊作為民辦學校唯一組隊單位進入宜昌市甲級隊。學校規模已達2200名學生。
天問學校創辦以來有六次中考,均居宜昌城區前三甲,有兩次高考,均居普通高中前列,09年被評為省首批五星級學校(全省20所,宜昌僅天問和金東方兩所)。高正華個人於09年被教育部表彰為全國優秀校長、被宜昌市組織部表彰為“傑出校長”。

管理機制

學校創新資金運行模式,形成了多渠道籌措辦學資金,又和股東名師利益實現捆綁的高效運行機制。改革創新用人機制,最大限度地激活每位教師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實行民主選舉校長、全員競聘崗位及任期目標責任制,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富有生機和活力的用人機制。調整工資結構,運用天問名師基金等靈活的獎勵手段調動骨幹教師的工作熱情,運用崗位津貼、校齡補助及“OEC看板”等手段激發教師專業成長,打造教師學校利益共同體。挖掘拓展課程資源,人人爭做教改先鋒,優質教育、多元模式、人格塑造在改革創新中得到充分體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