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平原

宜山平原(YiShan Plain)位於廣西中部偏北、龍江中下游,是沿著宜山弧形構造發育的弧狀槽谷平原和溶蝕平原。平原主要分布於弧頂及其兩翼的槽谷之中,面積641.50平方公里,以溶蝕侵蝕平原為主。

宜山(Yishan)古時為百越之地,地處東經108°4′11″~109°2′44″、北緯24°0′10″~24°5′25″之間,地在廣西中部偏北,位於龍江中下游,面積3869平方公里。境處於桂北九萬大山余脈南端與鳳凰山山脈之交接地帶,境內地形特點為南北高、中部低,自西向東傾斜,屬半山半丘陵地區。中山、低山面積占27.47%,丘陵面積占58.80%,台地面積占3.53%,平原面積占10.20%。總面積占自治區總面積1.63%,占河池市總面積11.7%。,喀斯特地貌發育。

境內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與中亞熱帶谷地氣候區的過渡帶,夏天長、冬天短,春秋歷時均勻,四季不分明。氣候宜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時數1696.9小時,年平均氣溫在19.6-20.2℃之間,極端最高溫39.9℃,最低氣溫-2.2℃。

境內大小河流溪水295條,其中季節性溪流211條。主要幹流龍江及其支流臨江河(下梘河)、中洲河(小環江)、洛壽河、五拱河、永代河、大安河、德橋河、泗柳河、中和河、刁江支流都良河及紅水河支流永定河等11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山平原
  • 外文名:YiShan Plain
  • 別 名:宜州平原
  • 面 積:641.50平方公里
  • 氣 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 地理位置:廣西中部偏北、龍江中下游
宜山平原位於廣西中部偏北、龍江中下游,是沿著宜山弧形構造發育的弧狀槽谷平原和溶蝕平原。平原主要分布於弧頂及其兩翼的槽谷之中,面積641.50平方公里,以溶蝕侵蝕平原為主。弧頂在宜山縣城之南,兩翼分別向東北方向和西北方向伸展。東翼向東北方向伸展至柳城縣的龍頭圩、洛崖圩、馬山圩等地,由三列平行槽谷組成,槽谷間有丘陵或峰林隔開,槽谷最長40-42公里、寬1-1.5公里。西翼向西北方向伸展至河池市東江鄉和宜山縣德勝鎮德勝街及其南部的地羅。由兩條平行槽谷組成,最長38公里、寬0.5-1公里,谷地內地下河系發育,地表河時明時暗,使地表水流失,雨後則洪水泛濫,但很快為落水洞和圓窪地吸收,故旱、澇問題仍以旱的問題最突出。弧頂岩層破碎,也成為溶蝕平原發育的地點。弧頂平原位於宜山縣城之南,龍江自西向東流經其間,平原似半月形東西展布,弧形向南凸出。東西長26公里、寬2-3公里、海拔130米。基底地層為石炭系的大塘階、岩關階的灰岩夾砂頁岩。組成物質,沿河邊為海拔130米的Ⅰ級階地,由現代河流沖積物組成,水土條件較好;離河較遠的Ⅱ級階地,海拔140-150米,由第四系紅土覆蓋,土壤肥力較低,並有石芽出露,窪地發育。由於建有六坡水庫和洛壽水庫,灌溉條件較好,以種水稻為主。在弧頂平原以南,還發育有矮山和太平兩條東西走向相互平行的槽谷,另有三條槽谷自弧頂成梳狀向南放射,與矮山圩、太平圩槽谷近於垂直相交。表明宜山弧頂的張裂狀況。這些槽谷平原,地表水源較缺,以旱作為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