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長城榆林鎮重要關堡。位於陝西省定邊縣境內。定邊城在明長城榆林鎮防禦系統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據《定邊縣誌》載,定邊城為明正統二年(1437)所建。現北、南、東三面夯土城牆有部分殘存,西城牆及四座城門均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定邊城
- 性質:明長城榆林鎮重要關堡
- 地點:陝西省定邊縣境
- 時間:(1631年
簡介
史書記載
![定邊城 定邊城](/img/7/045/cGcq5SZwEmN4MGMkVjZxUjNmJmZlRTZyIGN2k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明長城榆林鎮重要關堡。位於陝西省定邊縣境內。定邊城在明長城榆林鎮防禦系統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據《定邊縣誌》載,定邊城為明正統二年(1437)所建。現北、南、東三面夯土城牆有部分殘存,西城牆及四座城門均毀。
明長城榆林鎮重要關堡。位於陝西省定邊縣境內。定邊城在明長城榆林鎮防禦系統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據《定邊縣誌》載,定邊城為明正統二年(1437)所建。現北、...
萬人墓位於明定邊城(今龍場鎮定塘)遺址西門外150米處,建於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墓為石砌,封土高2米,周長19米。墓前有單檐硬山頂四柱三門牌樓式墓碑,主...
鐵邊城遺址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西北吳旗縣城西北45公里處,地處陝、甘、寧三省交界處。鐵邊城為西夏毅宗奢單都二年(1058)所建,初名定邊城,明...
宋元符二年(1099)在故洛源縣地築定邊城(安定邊疆之意),後改為定邊軍。政和六年(1116)定邊軍轄定邊縣、白豹城(今陝西吳起縣南)、東谷寨(今甘肅華池縣)、...
1937年陝甘寧省裁撤,陝甘寧邊區政府設三邊特別行政區(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治地定邊城,1949年先後領轄定邊、鹽池、吳旗、靖邊、安邊諸縣。解放後,安邊縣...
宋哲宗四年(1097)攻克,元符二年(1099)改為定邊城設定邊軍於此。宋徽宗六年(1116),於定邊軍置倚郭一縣,金皇六年(1146)以定邊軍等沿邊地賜夏國,遂撤軍、縣...
廣武城、北樓口、狼牙口、龍泉關、固關、鶴度嶺口、馬嶺關、支鍋嶺口、峻極關、吳旗秦長城、魏長城南起點、定邊城、高家堡、鎮北台、統萬城、韓城魏長城、黃甫川...
廣武城、北樓口、狼牙口、龍泉關、固關、鶴度嶺口、馬嶺關、支鍋嶺口、峻極關、吳旗秦長城、魏長城南起點、定邊城、高家堡、鎮北台、統萬城、韓城魏長城、黃甫川...
定邊軍。元符二年,環慶路建築定邊城,後改為軍。(東至九陽堡三十五里,西至綏遠砦二十里,南至橫山砦三十里,北至通化堡二十里。)縣一:定邊。(政和六年,...
崇禮縣城(西灣子鎮)在遼金時始建,元朝時定名為定邊城,明末叫大東溝。清初,因該村所處之地在東溝門村西的山灣和清水河的拐彎處,以地得名,稱西灣子。公元...
17日,中路軍紅二十八軍主力和騎兵團進駐定邊城。隨後,紅七十八師及騎兵團主力由定邊向鹽池進擊,於21日3時攻占鹽池城,全殲守敵新七師騎兵第一旅第二團第一營...
1935年秋天,三邊特委派楊嘯風以客商身份,深入馬鴻逵統治的定邊城搞地下工作。在趕赴定邊途中,楊嘯風寄宿一客棧,偶然收留一位乞討的孩子小石頭。楊嘯風的善良令小石頭...
康熙十四年(1675年)吳三桂舊部王輔臣任陝西提督,隨吳三桂叛清,派兵於4月13目攻陷定邊城,4月19攻陷靖邊、花馬池。4月26日盤踞定邊的朱龍和花馬池守將來他率...
築環慶路定邊城。丁巳,秦鳳經略司言吳名革率部族孳畜歸順,詔名革補內殿承旨,首領李?移補右侍禁,及賜錢帛有差。夏,四月,庚辰,幸莘王府。...
隨後,寧夏人民解放軍奉命隨西北野戰軍四縱隊出發,過環縣收復定邊,在定邊城的北大操場召開了祝捷大會,彭德懷司令員在大會上講話,他風趣地說:“馬鴻逵是禿頭上的虱子...
廣武城、北樓口、狼牙口、龍泉關、固關、鶴度嶺口、馬嶺關、支鍋嶺口、峻極關、吳旗秦長城、魏長城南起點、定邊城、高家堡、鎮北台、統萬城、韓城魏長城、黃甫川...
哲宗紹聖四年(1097)連破洪州,鹽州,元符二年(1099)在洛源縣地築定邊城(安定邊疆之意),後改為定邊軍。政和六年(1116)置定邊縣隸屬定邊軍,轄白豹城(今吳起縣...
廣武城、北樓口、狼牙口、龍泉關、固關、鶴度嶺口、馬嶺關、支鍋嶺口、峻極關、吳旗秦長城、魏長城南起點、定邊城、高家堡、鎮北台、統萬城、韓城魏長城、黃甫川...
在今貞豐縣龍場鎮定塘村,保存著一座比較完好的古城牆遺址——定邊城;當地稱它為定頭城,據有關史料記載,距今已371年歷史,系明思宗朱由檢賜予的城名。城西百餘...
1947年春,馬鴻逵部侵占三邊後,《三邊報》社隨同三邊地委、專署撤出定邊城。在條件極端困難的環境下,《三邊報》不得不由石印報改為油印報。但劉山們與人民...
鐵邊城為西夏毅宗奢單都二年(1058)所建,初名定邊城,明英宗正統二年(1437)改名鐵邊城。背靠東山,西、東、南三面臨川,開有三門,周長2500米。遺址夯築城牆最高...
1945年調內蒙古定邊城民族學院學習。次年,他在張家口及內蒙先後擔任汽車隊、軍工廠長、畜牧場長,1949年10月隨軍南下。解放後,他返回家鄉。1951年任第一區區長。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