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遠級戰列艦

定遠級戰列艦

定遠級戰列艦,屬於鐵甲艦(戰列艦發展階段可分為三個階段:鐵甲艦、前無畏艦、無畏艦),西方稱為“薩克森”改進型軍艦。中國原計畫訂購三艘,分別是定遠號、鎮遠號、濟遠(後因資金問題改為巡洋艦)。該級艦為中國向德國克虜伯船廠訂造,1885年交付北洋水師使用,為當時亞洲最先進的戰艦。該級艦均參加了黃島海戰和威海衛保衛戰,其中定遠號英勇戰沉,鎮遠號被俘後編入日本艦隊,直到1912年被拆解。在威海衛保衛戰後期,“定一”在威海西海岸擱淺,被日艇拖出後,在陰山附近海面被風浪擊沉;“定二”、“鎮一”逃至煙臺附近擱淺,後自毀;“鎮二”被擊中在劉公島鐵碼頭附近沉沒,後被日軍撈起編入日本艦隊,改名為“第二十八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定遠級戰列艦
  • 數量:三艘
  • 來源:中國向德國克虜伯船廠訂造
  • 地位:當時亞洲最先進的戰艦
  • 拆解時間:1912年
配置結構,主要武器,艦船歷史,管理軍官,

配置結構

“定遠”、“鎮遠”屬同級艦,在西方又被稱為“薩克森”改進型軍艦,戰列艦在當時海軍中的地位相當今天的航空母艦,二艦當時堪稱“亞洲第一巨艦”。二艦長94.5米、寬18米、吃水6米,正常排水量7144噸、滿載排水量7670噸、動力為兩部水平式三汽缸往復式蒸汽機,8座圓式燃煤鍋爐,功率6200匹馬力,航速14.5節(“鎮遠”為7200匹馬力,航速15.4節),續航能力4500海里/10節,配有照度為8千支燭光與2萬支燭光的探照燈各一具,由3台發電機(“鎮遠”為2台發電機)提供70千瓦的電力。裝甲總重為1461噸、鐵甲堡水線上裝甲厚14英寸(355.6mm)、水線下裝甲厚12英寸(304.8mm)、305炮座裝甲厚304mm,炮盾厚15mm,司令塔裝甲厚203mm,煤櫃載煤量700噸、最大載煤量1000噸、編制329-363人,管帶為總兵銜。

主要武器

主炮為克虜伯305mm後膛炮4門(分左右2座雙聯裝炮塔,水壓動力,每門炮重31.5噸,25倍口徑)、克虜伯150mm後膛副炮2門(首尾各一門,每門炮重4.75噸,35倍口徑)、75mm克虜伯炮4門、37mm五管哈乞開斯機關炮8門、57mm、47mm哈乞開斯速射炮各2門,14吋魚雷發射管3具(兩舷各一具、艦尾一具,備有21枚魚雷)。
此外兩艦各裝備艦載魚雷艇2艘(一說3艘),分名為“定一”“定二”、“鎮一”“鎮二”,排水量16噸,艇長19.5米,110匹馬力,航速15節,裝備1門37mm哈乞開斯炮、2具14吋魚雷發射管(艇艏左右各一)。

艦船歷史

1880年(清光緒六年),北洋大臣李鴻章通過中國駐德國公使李鳳苞向德國坦特伯雷度的伏爾鏗造船廠訂造,並派劉步蟾、魏瀚、陳兆翱、鄭清廉等駐廠監造,該級艦設計時集中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鐵甲艦——英國“英弗來息白”號和德國“薩克森”號二艦的優點,為“遍地球第一等之鐵甲艦”,北洋大臣李鴻章親自為二艦命名,“定”、“鎮”二艦和“濟遠”艦為同批建造,本應於1884交付中國,但當時正值中法開戰,德國遂以此為理由拒絕交艦,直到1885年中法議和後方將交付中國,三艦懸掛德國商船旗由德國水兵駕駛護送於1885年10月底抵達天津大沽口交付中國,其中“定遠”艦成為北洋水師旗艦。1886年8月北洋水師“定遠”、“鎮遠”、“濟遠”、“威遠”在停泊日本長崎補給、維護時(據推測是為鐵甲艦例行上油,以防鏽蝕,當時因中國尚無可以容納鐵甲艦的船塢,所以只得前往日本),“定”、“鎮”二艦的堅甲巨炮引起日本朝野一片恐慌。13日、15日中國上岸休假的水兵因嫖妓和購物與日本人發生爭鬥,造成多人死傷,後在中國的外交、軍事壓力和西方列強的調停下,以互賠損失告終,史稱“崎案”。自此之後日本便下定決心以“定”、“鎮”二艦為假想敵,製造了所謂的三景艦。
兩艦均參加了1894年9月17日的黃海大戰,海戰中日本艦隊旗艦“松島”被“鎮遠”艦主炮命中,引發大火而喪失戰鬥力,被迫退出戰場。但由於北洋水師是突然遇敵,準備不足,“定遠”、“鎮遠”彈藥匱乏,在海戰中未能充分發揮戰鬥力。二艦又參加了其後的威海衛保衛戰,1894年11月14日“鎮遠”艦在進港時因不慎觸礁受傷,又由於旅順船塢被日軍攻占而無處修理,已不可能出海作戰,管帶林泰曾於次日夜引咎含恨自殺。“定遠”艦於1895年2月4日夜被突入港內的日軍“第九號”魚雷艇偷襲受傷,9日“定遠”被日軍由占領的炮台炮火擊中受重創,次日“定遠”艦被自爆,2月17日“鎮遠”艦被日軍擄去編入日本艦隊仍名“鎮遠”,成為日本海軍的第一艘鐵甲戰列艦,曾參加日俄戰爭及明治33年在神戶舉行的海上觀艦式大校閱,1898年被定為二等戰列艦,1905年12月改一等海防艦,1911年4月1日除籍做為武器靶艦,1912年4月6日出售拆解,所遺鐵錨、鐵鏈被日本政府陳列於東京上野公園,以此羞辱中國人。抗戰勝利後受盡屈辱的“鎮遠”艦遺物於1947年由招商局“飛星”和“隆順”輪船分兩批接回祖國。
“鎮遠”艦管帶林泰曾,北洋水師左翼總兵,福州船政學堂首屆畢業生,並留學英國皇家海軍學院,黃海大戰結束後退入威海衛軍港時,“鎮遠”艦不慎觸礁,喪失了戰鬥力,管帶林泰曾自覺愧對國家,於當日夜含恨自殺。
“鎮遠”艦繼任管帶楊用霖,原“鎮遠”艦幫帶,船生出身,繼任後威海衛旋即失守,楊用霖不願向日軍投降,1895年2月12日北洋水師又失去一傑出將領。
“鎮遠”艦幫帶大副何品璋,福州船政學堂畢業,民國時任海軍總司令處軍需長、軍衡長、參謀長。

管理軍官

“定遠”艦管帶劉步蟾,字子香,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福州)北洋水師右翼總兵,福州船政學堂首屆畢業生,並留學英國皇家海軍學院,在英國實習其間擔任英國地中海艦隊旗艦副艦長,回國後參與制定了《北洋水師章程》,在黃海大戰中指揮艦隊英勇殺敵,在威海衛即將失守、“定遠”艦被重創失去戰鬥力時,毅然決定把自己監造並一直指揮的“定遠”艦自爆,當日夜間一代海軍名將追隨自己的愛艦為國成仁。
“定遠”艦副管駕李鼎新,福建侯官人,福州船政學堂畢業,留英學生,民國時任海軍總長。
“定遠”艦副管駕泰萊(Taylor),英國人,從海關借調。
“定遠”艦幫帶大副江仁輝,船生出身。
“定遠”艦駕駛大副朱聲崗,福州船政學堂畢業,清末重建海軍時任“楚有”艦管帶。
“定遠”艦魚雷大副徐振鵬,廣東香山人,留美幼童,福州船政學堂畢業。
“定遠”艦槍炮大副宋文翽,廣東香山人,留美幼童,福州船政學堂畢業,甲午戰前調任“廣甲”艦幫帶大副,清末重建海軍後歷任“江元”、“鏡清”艦管帶。
“定遠”艦槍炮大副沈壽堃,天津水師學堂畢業,留英學生。
“定遠”艦炮務二副高承錫,福州船政學堂畢業。
“定遠”艦槍炮三副孫景仁,福建閩縣人,船生出身。
“定遠”艦船械三副蔣拯,福建侯官人,天津水師學堂畢業,民國時先後任煙臺海軍學校校長、海軍馬江臨時警備戒嚴司令、海軍部軍衡司司長、練習艦隊司令、第一艦隊司令、海軍總司令,授鹹威將軍。
“定遠”艦總管輪陳兆鏘,福建人,福州船政學堂畢業,民國時先後任海軍部艦政局局長、江南造船所所長、福州船政局局長、福州海軍學校校長、福州海軍飛潛學校校長。
“定遠”艦總管輪邁斯脫,德國人,任職期間1885-1889。
“定遠”艦總管輪阿壁成(Albrecht.J),德國人,黃海海戰中受傷,被清廷授予三等第一寶星勳章,賞戴雙眼花翎。
“定遠”艦幫辦總管輪尼格路士(Nicholls),英國人,黃海海戰中忠於職守,負重傷身亡,經李鴻章奏請,給予其家眷三年薪俸以示撫恤。
“定遠”艦大管輪陳楠,機匠出身。
“定遠”艦二管輪林敬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