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技藝特點,作品分類,中元節麵塑,春節麵塑,婚禮麵塑,喪禮麵塑,壽禮麵塑,榮譽認證,傳承意義,代表性傳承人,傳承保護,
技藝特點
定襄麵塑是晉北麵塑的代表,其最大的特點是多偏重素色,愛捏胖妞與動物,以麵粉本色較好地展示娃娃白淨的膚色,再以各色豆子點綴。定襄面花塑造的形象簡練概括、粗獷豪放、樸實豐厚、天真爛漫,每件作品都有一種雅拙的原始美。
定襄麵塑塑型時,用的是半發酵的面,為了不至於還沒捏好形狀,面就完全發酵,所以冬天在麵粉里加二分之一的酵子,夏天加三分之一的酵子。製作技巧上把握了良好的分寸感,做成形但不做足,讓面自然餳發和蒸氣來完成作品,以充分發揮面的特性,體現面的質感,自然天成、樸實渾厚。
麵塑形制大至三五斤白面一個,小至三五寸之間,視不同場合而定。造型風格上,比較隨意,在簡括整體的形體上以錐子、梳子等器物壓出點、線,做成精巧的紋飾。
定襄麵塑以塑為主,著色為輔,色與面的本色相間。當地有在春節期間敬神蒸供的習俗,於是在春節前巧手的婦女把發好的麵團捏製成佛手、石榴、蓮花、桃子、菊花、馬蹄等各種形狀的供物,此外還有著塑造生、旦、淨、末、醜等戲劇人物的人物麵塑,通稱為“花饃”。有的中間裹著紅棗,既有裝飾性,又是營養品、調味品。
作品分類
中元節麵塑
定襄麵塑是古代勞動人民飲食文化、民俗文化和民間美術的綜合遺存,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活化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元節的“辨不清”。
從傳統風俗講,農曆七月十五稱 “中元節”,也稱為 “鬼節”,源於佛教“目連救母”的傳說。富有宗教意味的鬼節,發展到後來已全無鬼的蹤影,已是一種人與人的祝福和情感交融的節日。於是,定襄一帶形成了每年七月十五家家戶戶蒸面人,祭祖上墳、饋贈親友的風俗。傳說,七月十五這一天,姥姥都要送給外孫一個辨不清,是為了紀念介子推。當年介子推輔助晉文公返回晉國時,路過定襄,要把信兒偷偷送出去。他們正好趕上七月十五,定襄當時已經有了送面人的習俗,所以介子推就讓送信人假扮成了送面人。
辨不清亦稱“多子爭頭”,是民間美術中的傳統題材。造型為多子連體,兩兩爭頭,以表達多子多孫、世代繁衍的寓意。在民間,很多吉祥圖案常採取這種連續不斷頭的構圖式樣來象徵好事永遠不斷頭。除了“辯不清”還有一種叫“爬娃”的造型,七月十五家家都要捏。
春節麵塑
婚禮麵塑
婚禮麵塑,也是定襄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娘家給女兒陪嫁的“宮食兒”。按定襄的風俗,兩家定親時,男方家就要送女方家二斤白面蒸的大魚。新娘子出門時,小舅子要給姐夫插喜花,也就是送一對花饃,然後要紅包。娘家陪嫁的一對大花饃,稱為“宮食兒”。宮食兒一般要三五斤白面做一對,大部分造型是玉兔馱仙桃或者金魚背石榴,上面精塑十二生肖造型,細加點綴,造型生動,情趣悅人,五彩繽紛,鮮麗明快,增強了喜慶的氣氛。
初送宮食兒是怕姑娘剛到了婆家,不好意思,吃不飽,所以帶上一對花饃備著。久而久之,這就成了一項特殊的風俗。
喪禮麵塑
定襄人把喪禮麵塑叫做“小飯”。逝者的供桌上,5個5斤面蒸的花饃摞起來,再擺15個小飯,每5個擺成一排。所謂小飯,就是用面捏成的獅子、老虎等,個個精巧可人,顏色鮮艷。
壽禮麵塑
在定襄,老人們年至花甲,晚輩們慣常要為之祝壽慶賀,定襄的風俗不是蒸大壽桃,而是做“九獅拱菊”。“九獅拱菊”的諧音是九世共居,和四世同堂的意思差不多。兒女們送老人“九獅拱菊”,以祝願老人健康長壽,多子多孫,表達對老人們的孝敬之心。
榮譽認證
1994年,定襄麵塑參加文化部舉辦的“全國民間藝術一絕展”,獲金獎。2001-2002年,文化部舉辦《山西民俗與藝術展》在法國、丹麥、新加坡巡迴展出,其中有定襄麵塑作品50多件。2006年,“定襄麵塑”被公布為“山西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6月7日,經國務院公布該項目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承意義
定襄麵塑的作者大多是農家婦女,製作麵塑的目的是為了現實生活的需要。食用的禮饃保持了麵粉的質地美,潔白暄騰。塑造出的形象粗獷豪放、樸實豐厚、天真爛漫,富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內容多樣,天上飛的,地下跑的,院裡養的,水裡游的,植物花卉、人物動物等等,形成了極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形式。成為地區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20世紀九十年代末21世紀初,定襄麵塑藝術作品出現在國小美術課本和有關的輔導教材中。並有許多從事民俗和民間藝術研究的專家,把定襄麵塑的造型藝術與剪紙、刺繡、玩具、雕刻等民間藝術的造型體系、美學體系上升到理論高度去研究。定襄麵塑成為中國民族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研究中國民族藝術產生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代表性傳承人
傳承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定襄縣文化中心獲得“定襄麵塑”項目保護單位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