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博物館

定州博物館

定州博物館位於定州市中山路南側,緊鄰開元寺塔貢院文廟晏陽初故居四大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處於歷史風貌恢復區的中心,在定州市古城項目中起到統領全局的作用。

定州博物館占地面積約55畝,總建築面積2.56萬平方米,展覽面積7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四層,地下一層。造型以“中山國文化”為依據,將台地、坡屋頂、斗拱等獨具匠心的套用在設計中,使定州博物館氣勢恢宏,極具歷史價值。

地下一層為文物研究修復室和文物庫房5000平方米;地上四層有文物展廳、辦公室、貴賓廳、會議廳等多個功能區。

定州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5萬餘件,其中國寶級文物3件,珍貴文物965件。藏品種類豐富,有陶、瓷、玉、石、金、銀、銅、骨、木等,以漢代和宋代為主,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時代特徵。根據館藏特色陳列《漢家陵闕》、《北朝佛陀》、《天下大白》、《塵外千年》、《畿南文獻》、《故鄉星空》等基本展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定州博物館 
  • 類別:縣級綜合性博物館 
  • 地點:河北省定州市中山路南側 
  • 竣工時間:2016年
  •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 
  • 館藏精品:白釉龍紋龍首大淨瓶,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龍螭銜環谷紋青玉壁
  • 占地面積:55畝
  • 建築面積:2.56萬平米
  • 層數:地下一層,地上四層
  • 收費標準:憑有效證件入場
  • 注意事項:每周一閉館 16:00停止進入場館
  • 接待人數:上午500人,下午500人
博物館介紹,展廳布局,館藏精品,龍螭銜環谷紋青玉璧,白釉龍紋龍首大淨瓶,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漢家陵闕,名稱來源,展館陳列,歷史由來,

博物館介紹

定州博物館夜景圖定州博物館夜景圖
2015年底主體建築完成,2016年初開始進行博物館精裝修、設備採購和陳展、布展及相關配套工作。
2018年8月27日,定州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古城恢復改造工程占地520畝,總投資約25億元。該工程以恢復開元寺、古州署、貢院武考場,新建中山博物館、貢院廣場為主,通過對區域內歷史文化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打造一個文化旅遊、休閒娛樂、特色商業相結合的綜合性文化園區。
定州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5萬餘件,其中國寶級文物3件,珍貴文物965件。藏品種類豐富,有陶、瓷、玉、石、金、銀、銅、骨、木等,以漢代宋代為主,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時代特徵。
定州博物館的建成開放,對於提升改善定州市文物展藏、保護和研究條件,同時還會進一步完善我市公共服務設施和服務體系,增強我市整體功能,對於提升定州文化品位, 發展城市旅遊的獨特優勢,必將發揮出潛在的人文價值和巨大的文化支撐力。

展廳布局

博物館分為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地下一層為文物研究修復室和文物庫房;地上四層為文物展廳、辦公室、貴賓廳、會議廳等多個功能區。
根據館藏特色陳列《漢家陵闕》、《北朝佛陀》、《天下大白》、《塵外千年》、《畿南文獻》、《故鄉星空》等基本展覽。
《漢家陵闕》展出的是發掘的中山王及其他漢代文物,展廳內的多媒體可為遊客展示棺槨構建拆解組合、金縷玉衣360度全息投影、漢代陵墓解讀等內容。
《北朝佛陀》展出的是北魏、東魏、北齊3個朝代的石造像及《自來佛》的來歷和相關故事等。《天下大白》展出北宋五大名窯之一定窯名瓷,通過緣起、發展、高峰、餘緒四個單元的時間軸,呈現定窯發展的歷程。
《塵外千年》展出靜志寺、淨眾院塔基地宮出土的舍利、佛教造像、香具法器、供養品、歷代錢幣等珍貴歷史文物。
《故鄉星空》以文字、圖片、繪畫、雕塑、多媒體等手法,展出定州歷史名人的簡要事跡,打造一個屬於定州名人的人文精神殿堂。
《畿南文獻》展廳計畫展出由清光緒年間定州籍著名藏書家王灝配合纂修的《畿輔叢書》及印版。
《晚商吉金》暫不開放,《晚商吉金》計畫展出定州市上世紀90年代初商代墓群出土的約300件青銅器。

館藏精品

龍螭銜環谷紋青玉璧

這塊碩大的玉壁保存在玻璃罩內。文字解說顯示,該玉璧通高30.5厘米,直徑24.4厘米,厚1.1厘米,玉質呈青色半透明狀,外沿處有寬頻一圈,內飾規整的谷紋。上方凸出透雕相對雙龍銜環,龍身捲曲蜿蜒,用細線刻出五官及足爪,間飾雲氣紋。兩側鏤雕形態各異的龍形耳。
定州博物館
據定州市博物館副館長杜會平介紹,該玉璧名為東漢龍螭銜環谷紋青玉壁,1969年5月出土於定州市北陵頭村東漢中山穆王劉暢墓,同時出土的還有金銀、銅、鐵、玉、陶、骨等器皿1100餘件。該批文物的發現,為研究漢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珍貴資料。
杜會平稱,先秦時以壁為禮儀祭祀用玉的制度到漢代仍有延續,目前考古所見之漢代玉壁多用於裝飾及喪葬,是墓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該玉壁為新疆和田青玉材質,用料巨大,琢磨規整精美,紋飾疏密有致,古樸大方,是中國目前發現最完整、最大的一塊玉璧。1993年9月,該玉璧被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楊伯達及文物專家杜遒松、王海文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二龍銜環谷紋大玉璧實拍二龍銜環谷紋大玉璧實拍
杜會平解釋說,該玉璧龍螭左右交錯分布,以禮的形式把神權和王權相結合,體現出統治者通過“敬天、保民、明德”,以求江山永存的意願。谷為中國先民最早栽培成功的糧食作物之一,到漢代,穀物的種植成為最重要的農事活動,古代祭天首先要祭祀農神,該玉璧作為禮器,上雕谷紋,充分表達出統治者祈福五穀豐登、國泰民安之意。

白釉龍紋龍首大淨瓶

定州博物館
北宋-白釉龍首蓮紋大淨瓶,被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定為國寶級文物,1969年出土於城內淨眾院塔基地宮,淨瓶通高60.5厘米,口徑2厘米,腹部最大直徑19.1厘米,足徑10.1厘米。胎質平薄細膩,釉色潔白柔和,採用了堆塑、刻、劃等技法,配以優美的造型,給人以靜穆莊重之感。淨瓶小口長頸,頸中部附一輕狀圓盤,端肩鼓腹,下腹修長,臥足。肩一側雕龍,頸短粗,前額突起,雙角併合後上揚,怒目側耳,露出舌頭,似吞雲吐霧。淨瓶滿刻蓮瓣紋,端莊優美,是北宋早期定窯產品的瑰寶,目前我國發現尺寸最高的一件定瓷器。
此文物即將陳展在定州博物館《天下大白》的主題展館裡。

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

漢-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被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定為國寶級文物,1969年出土於河北省定州市北陵頭村東漢中山穆王劉暢墓。高16.9厘米,長15.6厘米,寬6.5厘米,由四件青玉片製成。兩件玉片做兩側支架,兩件玉片平置中間,一上一下,兩端的插入兩側支架的孔(卯)內。兩側支架為連璧形,長15厘米,寬6.5厘米,兩個相連的圓璧內各透雕一龍,纏繞於璧正中的長方形孔中。中間上下兩層玉屏片上的人物、鳥獸,均為透雕。上層正中為神話中的西王母形象,下部和兩側跪有婦人,周圍環繞鳳、鳥、鴨、獸等。下層正中為東王公,兩側各跪一婦人,四周雕有龜、蛇、熊等。整個玉座屏雕工精細,內容豐富,形象生動,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是漢代文物中的一件瑰寶。
定州博物館
此文物即將陳展在定州博物館《漢家陵闕》的主題展館裡。

漢家陵闕

名稱來源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位於博物館二樓西側漢家陵闕展廳,以一室四王的形式,圖片結合文物展示定州漢代中山國的興衰,共展出文物606件。

展館陳列

漢家陵闕分為三個單元。一單元中展示了漢代中山王族墓中出土的各類器物,包括陶樓、生活用器、青銅器等。二單元中,以圖片文字形式,展示了西漢第一代中山王劉勝墓、西漢第六代中山王劉修墓、東漢第三代中山王劉焉墓出土文物,其中以3D全息投影技術再現了劉修墓出土金縷玉衣
三單元展出東漢第六代中山王劉暢墓出土文物。劉暢,公元141年至174年在位,共34年。1969年由定縣博物館發掘,出土了金銀器、銅器、鐵器、玉器、陶器、骨器等各類文物1100餘件。
四單元展出漢代畫像磚,畫像磚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盛行於兩漢。在空心及實心磚上作畫並雕刻。主要用於宮殿、廟宇祠堂及墓室的裝飾。題材廣泛,用圖像的形式記錄了漢代人們的生活、勞作和戰爭等場景。展現出兩漢時期政治、經濟、文化面貌,是研究漢代社會的“活化石”。

歷史由來

河北定州為漢代中山國故地。公元前154年,西漢景帝封皇九子劉勝為中山靖王,都盧奴(今定州),設中山國。自此,西漢、東漢十七代中山王在此綿延達329年之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