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紋是傳統裝飾紋樣的一種,為玉器上的一種紋飾,形如倒寫的e字母。谷紋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的玉器中,到戰國時期發展為逗號字樣,如同圈著尾巴的蝌蚪,因此俗稱蝌蚪紋。
簡介
![谷紋 谷紋](/img/1/1f0/cGcq5yMiVTNwYGO3MWNkNzNlFGMkVWNlFmYhR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谷紋是傳統裝飾紋樣的一種,為玉器上的一種紋飾,形如倒寫的e字母。谷紋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的玉器中,到戰國時期發展為逗號字樣,如同圈著尾巴的蝌蚪,因此俗稱蝌蚪紋。
谷紋是傳統裝飾紋樣的一種,為玉器上的一種紋飾,形如倒寫的e字母。谷紋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的玉器中,到戰國時期發展為逗號字樣,如同圈著尾巴的蝌蚪,因此俗稱蝌蚪...
玉璧呈青綠色,為和闐玉,有紅紫色沁斑。體扁圓形,上部有出廓,兩面紋飾完全相同。璧兩面雕穀粒紋,內外緣各飾凸弦紋一周。出廓部分正中鏤刻 “長樂”二字,字型...
玉谷紋璧,戰國,直徑13.4cm,孔徑4.6cm,厚0.2cm。1977年安徽長豐縣楊公鄉戰國墓出土出土。...
東漢青玉雙螭谷紋璧是一款玉器,年代為東漢時期,現收藏於天津博物館。... 東漢青玉雙螭谷紋璧,該文物上部邊緣附鏤雕對稱雙螭,螭身飾小圓圈紋及細毛紋,璧身...
谷紋玉佩 類別 玉石器 年代 戰國 文物現狀 現藏山東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員會 【名稱】戰國谷紋玉佩【類別】玉石器【年代】戰國【文物現狀】現藏山東曲阜市文物管理...
碧玉谷紋璧,先秦時,璧、琮、璋、璜等物被稱為祭玉和瑞玉,用於祭祖和朝覲等禮儀。... 碧玉谷紋璧,先秦時,璧、琮、璋、璜等物被稱為祭玉和瑞玉,用於祭祖和...
玉“長樂”谷紋璧,玉料青褐色,局部有深褐色沁斑。... 玉“長樂”谷紋璧,玉料青褐色,局部有深褐色沁斑。中文名 玉“長樂”谷紋璧 高 18.6cm 孔徑 2....
谷紋玻璃璧是漢代藏品,在靜寧縣出土。該器物直徑13.8厘米。呈淡綠色,穀粒狀圓點均勻分布於璧面。製作玻璃的技術是從兩河流域經中亞傳入甘肅的,平涼、天水等地...
【尺寸】:長16.1厘米,寬4.3厘米 【材料】:青玉,質地溫潤 【特徵】:器呈扁長條形,上端呈三角形,器兩面刻五行乳丁狀谷紋。 ...
呈圓筒形,器壁厚薄均勻,平口、直腹、圜底、下連豆把形空心座足,腹部鏤刻每兩個乳釘為一組的谷紋,上下左右穿插排列,口沿和下腹各刻一周捲雲紋,足柄素。該器...
戰國玉谷紋璧是戰國時期的一件玉器作品。... 戰國玉谷紋璧是戰國時期的一件玉器作品。中文名稱 戰國玉谷紋璧 出土地點 安徽長豐縣楊公鄉戰國墓 館藏地點 ...
戰國谷紋玉佩是戰國的玉石器... 戰國谷紋玉佩是戰國的玉石器 中文名稱 戰國谷紋玉佩 館藏地點 山東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員會 所屬年代 戰國 類型 玉石器 ...
戰國玉獸面谷紋璧是戰國晚期的一件玉器作品。... 璧較大,略薄,兩面飾紋相同。璧外緣和近孔邊緣以單陰線為界,中部以兩周陰線隔為內、外兩區。內區飾谷紋,...
玉“長樂”谷紋壁,高18.6厘米,橫寬12.5厘米,厚0.5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玉“長樂”谷紋壁,高18.6厘米,橫寬12.5厘米,厚0.5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玉谷紋璏,戰國,長6.5cm,寬2.3cm,高1.4cm,1977年安徽省長豐縣楊公鄉戰國墓出土。... 玉谷紋璏,戰國,長6.5cm,寬2.3cm,高1.4cm。1977年安徽省長豐縣楊...
谷紋柿蒂紋玻璃劍首於長沙市南門外白沙2號楚墓出土。... 谷紋柿蒂紋玻璃劍首於長沙市南門外白沙2號楚墓出土。中文名 谷紋柿蒂紋玻璃劍首 時代 公元前480—前...
白玉雙龍紋高紐谷紋璧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紐高25。9厘米、璧外徑13。4厘米,1968年滿城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
戰國谷紋卷龍佩編輯 鎖定 討論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龍形玉佩,春秋以前較常見。龍體大多較寬,捲曲程度較小...
戰國谷紋玉璜編輯 鎖定 此展品為戰國時期的玉器,玉受沁呈雞骨白色,表面質感光亮。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還原 放大 縮小中文名稱 戰國谷紋玉璜 館藏地點 ...
【特徵】:仿古玉器。扁平圓形,開口較寬,二面各琢臥蠶紋15組,陽刻邊欄線。 ... 清青玉谷紋玦 所屬年代 :清代 玉色 青玉,做出灰褐色條狀沁斑 尺寸 直徑2...
璧圓形,體扁平,內、外邊緣處凸起,兩面紋飾相同,均飾顆粒狀谷紋。璧的上緣之外飾有透雕的“益壽”二字,字兩側分別雕一螭和一龍。螭為回首狀,身有環點,長角。
玉璧青白色,有暗黃色斑。璧圓形,體扁平,內、外邊緣處凸起,兩面紋飾相同,均飾顆粒狀谷紋。...
玉料青赭色,局部有深赭色沁斑。體扁平,兩面形式和紋飾相同。出廓處透雕一螭一龍,環抱“益壽”二字;璧的中央有一圓孔,內外緣飾一圈弦紋,肉部淺浮雕谷紋。...
此展品為漢代玉器,通高40.2cm,直徑23.3cm,玉質為和田玉。玉璧上刻有龍鳳谷紋,其上緣盤有雙龍,雙龍中間是篆體的“宜子孫”。現收藏於廈門上古文化藝術館。...
玉料青白色,有水土沁。器呈長方形,側看如拱橋。背面有一長方形璲孔,可穿革帶作系掛。正面沿長方形琢刻括線,內淺浮雕排列有序的谷紋。每三個穀粒,以陰線...
璧之內、外邊緣為素麵寬頻;上部透雕龍螭銜環鈕,兩側分別透雕一龍一螭,龍螭口、鼻、眼、耳及足均以陰線勾勒;璧面以浮雕技法飾以整齊的谷紋。 [1] ...
龍形玉佩和谷紋璧共兩對,是用一整塊玉料劃開後分別製成。玉佩紋飾陰刻,玉璧紋樣採用壓地技法。...
西漢玉龍鳳紋谷壁屬青玉,扁平圓形,中鑽圓孔。壁正背兩面遍飾花紋,紋飾相同,均分內、外圈。外圈為四組雙身合首變形龍鳳紋,內圈系由乳釘紋外加渦線的谷紋,排列...
乳丁紋和谷紋的區別在於前者只是突出的圓點,取名“乳丁”,正含有感懷生命起源的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