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客家服飾,流傳於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的民俗文化,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定南客家服飾
- 申報地區:贛州市定南縣
- 遺產級別:省級
- 非遺編號:3-Ⅹ-27
- 遺產類別:民俗
定南客家服飾,流傳於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的民俗文化,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定南客家服飾,流傳於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的民俗文化,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簡介“定南客家服飾”源於唐末兩宋時期,由於中原戰亂,大批中原漢民經過先後五次的大遷徙,南遷來到定南,同時把優秀的中原文化藝術帶到這裡,與當地...
傳統服飾(贛南客家服飾),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藍染是廣泛流傳客家地區的一種傳統手工技藝,贛南客家服飾是客家藍染文化的典型呈現。贛南客家服飾的形成可追溯至宋代,在流變中相繼吸收了中原“唐裝”和贛南畲族、瑤族等土著服飾特點。贛南客家服飾以客家藍衫、冬頭帕、圍裙、鞋子、吉祥肚兜與吉祥童帽等為典型代表...
定南客家服飾主要包括客家女性的衣著、帽簾、頭帕、圍裙、少年兒童戴的花帽及吉祥肚兜等。該穿戴習俗表現形式皆講究文化內涵,即“吉祥”二字,同時也表達了長輩對子孫平安幸福、如意吉祥、長命百歲等美好祈願。為客家人的生活和年節增添諸多的喜慶祥和的熱鬧氣氛。定南客家服飾因具有其歷史的傳承性特徵,本身的文化藝術...
客家民俗繼承了中原漢民族的傳統,又與南方的特殊環境相適應,如其重孝悌、講仁義、重教育、重節儉、講禮儀等風氣。 [1]客家民俗是在生產、服飾、飲食、居住、婚姻、喪葬、節慶、娛樂、禮儀、信仰等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廣泛流行的、經常重複出的行為方式。這種行為方式就是人們自覺的喜好、風氣、習尚和禁忌等,流行...
古城修繕有古城門、古廟、古塔、古井、古街、古民居等,重建縣衙、城牆、關帝廟、鐘樓、文昌閣等古建築,較好地恢復了古城歷史面貌。同時,結合客家服飾、定南瑞獅、贛南採茶戲等各項非遺,豐富了美食街、文創街、國風劇場、衙門酒吧、“灣區后街”等業態,常態性開展文創設計、表演傳習等活動。古城歷史 明隆慶三年(公元...
什麼叫客家文化?概括地說,客家文化是以漢民族傳統文化為主,她具有質樸無華的風格,務實避虛的精神。與閩西、粵東相比之下,贛南客家文化以其歷史悠久和內容豐厚而為世人所矚目。它包括歷史文物遺蹟,姓氏宗族文化,方言文化,民居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民俗文化,民間文藝等方方面面。贛南客家人在開發與建設贛南...
建築之特,類型之廣乃是罕見的;有如保留3600多米宋城牆和眾多的宋代古蹟遺存而被稱為‘宋城博物館’的贛州城區;有如在廣大城鄉保存完好而眾多的姓氏家譜、族譜,為研究客家提供了依據;有如上猶九獅拜象、興國山歌等百餘種民間藝術;有如備受海內外客家人喜愛的贛南客家採茶戲;還有獨具一格的美食文化、服飾文化等...
同時,霍靜被選為中國(龍南)客家圍屋形象大使。據了解,全球旅遊小姐大賽被譽為世界四大旅遊選美賽事之一,與世界城市旅遊小姐、環球小姐及國際旅遊小姐齊名。本次大賽是“第二屆中國·龍南客家圍屋文化旅遊節”的重要活動,參賽選手通過客家服飾展示、旗袍展示、才藝表演、泳裝表演、晚禮服展示及客家文化知識問答,角逐...
《客家足跡行》是一檔全面介紹客家人遷徙歷史與生活現狀的大型紀實性節目,由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與中國僑聯聯合推出。節目類型為百集大型客家系列片。節目內容是採用“紀實+體驗”的“快速紀錄片”拍攝手法,以記者行走體驗的形式,探尋客家遷徙歷史,發現客家文化傳統。中文國際頻道2012推出百集大型系列節目《客家足跡...
冬頭帕一般是江西省贛南地區的全南縣,龍南縣,定南縣(以下簡稱三南)婦女坐月子時和步入中年後佩帶,成為三南中老年婦女服飾的最典型特徵。冬頭帕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了,用當地農民一句通俗的話概括就是:它是從老一輩不斷傳下來的。客家冬頭帕由披肩、護額、織帶三部分組成,紅褐、黑、白相間條紋的披肩象徵客家...
全南藍巾帕製作技藝,中國江西省贛州市全南縣傳統技藝,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藍巾帕是贛南客家婦女的日常服飾,它獨具特色、歷史悠久,兼具實用與裝扮功能,主要分布在贛南地區,其中以全南縣的藍巾帕式樣最為美觀,花紋最為精緻。全南藍巾帕製作技藝是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簡介 藍巾帕主要分布在贛南...
黃砂口村有9座圍屋、客家服飾、客家哭嫁習俗、客家童帽等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意識形態、習俗理念、傳統技藝代代傳承。現建立了村史館、非遺展示館、民俗館、圍屋家訓廳等20多處文化場所,被評為“江西最美鄉村”。黃砂口村客家人文資源豐厚,9座圍屋點綴於青山綠水之間,村內建有村史館、非遺展示館、民俗館、圍屋...
全南客家熏雞手工傳統技藝,起源於全南縣大吉山鎮田背村一帶,因明朝末年一村民看見正在吃米糠的母雞,於是把米糠放在鍋底,雞放在米糠上,一起燒雞而流傳下來,是江西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風俗民情 瑤族花棍舞 瑤族花棍舞又稱點兵棍舞,入選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舞者身穿傳統服飾,手持描有彩...
客家古邑,通行客家語,龍川縣居民使用的語言是屬於漢語客家方言中的地區方言,按一般習慣稱之為龍川話。龍川話大體上可分為5種:老隆土語(包括今佗城、義都、豐稔、四都、老隆、附城等區鎮水源音),鶴市土語(包括今鶴市、登雲、錦歸、黃布、通衢、紫市等區),鐵場土語(包括今鐵場、龍母、石坑、回龍、...
客家民俗展覽 九連山客家區民俗古樸,保留較多原生狀態習俗。內容可分五個部分。(一)客家服飾,原裝衣褲、童帽、花鞋、棕履、頭帕等等。(二)生活用具,如炊具、餐具、菸具、雨具、睡具、燈具等等。(三)生產工具,如鋤鏟鐵扎、柴刀畚萁、柴落竹蔞等等。(四)加工工具,如礱、碓、磨、風車等等。(五)...
武江區有春節、元宵節、端午節等歲時節令、重陽水口賽龍舟、龍歸後坪客家山歌、江灣瑤族習俗等一批傳統文化。民眾婚姻禮儀形式多樣化。武江區殯葬改革制度自1990年始在全區城鎮和近郊全面推行,至2004年,全區城鄉基本實行火葬。民眾服飾習俗以漢族服飾、瑤族服飾、宗教服飾為主;飲食上有日常飲食、節日飲食、禮儀飲食、...
112 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客家風情村 3A 113 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坪地山村旅遊景區 3A 114 江西省贛州經開區章貢酒文化園 3A 115 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悅龍灣景區 3A 116 江西省宜春市酌江景區 3A 宜春 117 江西省宜春市豐水湖景區 3A 118 江西省宜春市華林寨上游湖風景名勝區 3A 119 江西省宜春市竹山洞景區 3A...
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增長63.6%;飲料類增長16.3%;菸酒類增長20.9%;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下降68.7%;化妝品類商品下降36.5%;金銀珠寶類商品下降85.2%;五金、電料類商品增長9.5%;通訊器材類商品增長64.5%;汽車類商品增長26.8%;石油及製品類商品增長124.4%。引用外資 2022...
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陝西)位於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略陽縣區域內,2023年7月入選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 。歷史沿革 羌族是我國古老的民族,羌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漢中市寧強縣、略陽縣自古就是羌族歷史遷徙中的主要通道和繁衍生息之地,羌族人民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以民居建築、服飾飲食...
這裡,有湖南省唯一世界文化遺產老司城,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鳳凰等1517處歷史文化古蹟,172箇中國傳統村落和18箇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有土家族、苗族獨特的語言、習俗、服飾、建築、音樂、舞蹈等。這裡,山脈奔騰、峽谷深切、長河洶湧、瀑布飛瀉、古樹參天、草木豐茂。這裡,有4.5億年前海底世界紅石林,原始次森林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