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少山,1955年10月3日生於北京市。著名藝術活動家、民間文藝家、書畫家、鑑藏家。現任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中國文物精品珍藏選》系列叢書編輯委員會總編輯,中國美術家網站副總編輯,北大資源美術學院教授,北京大學訪問學者,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婚慶文化專業委員會任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宗少山
- 出生地:北京市
- 出生日期:1955年10月3日
- 職業:藝術活動家、民間文藝家、書畫家、鑑藏家
- 畢業院校:北京中醫學院讀書
個人簡歷,他人評價,名人贈送,名人題匾,
個人簡歷
漢族,北京市人。研究生學歷。
1974年前在北京15中讀書。
1974年京郊插隊。
1976年底返城。
1978年至1981年在北京中醫學院讀書(大專)。
1982年至1990年在中國旅遊局所屬天倫書畫舍任經理。
1992年人事關係轉至北京市西城人才交流中心。
1992年至1999年在總政老幹部學院綜合工藝部任經理,開辦軍內第一家畫廊“玉翰堂”藝術家畫廊。
1994年底在國家文物局故宮博物院聯合舉辦的全國文博系統書畫鑑定高級研討班學習,取得書畫鑑定上崗資格。
2001年參與雅昌藝術網改版畫廊雜誌任業務主管。
2004年受聘組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印刻藝術專業委員會任常務副秘書長。同年受聘中華炎黃書畫院副秘書長
2004年北京大學做訪問學者。同年受聘中華炎黃書畫院任副秘書長。
2004年受聘北京大學資源學院教授。
2005年受聘中國社會科學院禪文化藝術中心“阿羅漢”書畫院任秘書長。
2005年組建《中國文物精品珍藏選》系列叢書編委會任執行總編。
2006年受聘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任評估委員。
2006年組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婚慶文化專業委員會任主任,人頌“中國大喜神”
2007年組建中國婚慶藝術學院任院長。領導創辦《中國婚慶》雜誌任編委會主任。
2007年受聘華夏名人書畫院任藝術顧問。
2007年組建《中國婚慶實用大全》編委會任編委會主任。
他人評價
著名藝術活動家、民間文藝家、書畫家、鑑藏家。
二零零四年開始任中華炎黃書畫院副秘書長、中國印刻藝術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中國藝術家聯盟網事業發展總監,北京宏利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藝術顧問,北京盈沖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遼寧省收藏家協會副會長,遼寧省專家鑑定委員會副主任,現任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中國文物精品珍藏選》系列叢書編輯委員會總編輯,中國美術家網站副總編輯,北大資源美術學院教授,北京大學訪問學者,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婚慶文化專業委員會任主任,人贊“大喜神”。
名人贈送
和諧符號—--大喜神
作 者:常祥霖
主題詞:|符號|喜神|
認識少山有些年頭了。記得1999年第一次見面,是在北京安定門外蔣宅口“三黨派”的一座很體面的辦公樓大樓里。那時“中國文化藝術網”正逢初創期,宗少山和我都是被聘請為網站的創建者,名譽上是什麼什麼“總監”,實際就是承擔一些具體事務的實際操作者。按照中國文聯的模式,網站設定了相應的藝術門類網,當時是大網套小網。網網擺戰場,什麼戲劇、音樂、電影、電視、美術、書法、舞蹈、曲藝、雜技、民間文藝無所不包,很壯觀。隨著建設熱潮升溫,網路的領導者頭腦也隨著發熱,在本來已經很龐雜的攤子上,又增添了宗教、紅學、文學、時尚等等,大有江山一覽,天下通吃的豪情氣派。幾乎每一天都要召開都各文藝門類的負責人參加的會,熱鬧勁兒,猶如天天召開袖珍型的“文代會”。我當時是中國曲藝家協會的副秘書長,是曲藝網的藝術總監,責任很清楚。少山呢,大不一樣了,完全是一個滿場飛,大張羅的角色,說一句俗話-----屬穆桂英的—陣陣到。那時的宗少山,接人待物一向溫和喜興,不高的身材經常樂意承擔或公或友的公益性活 動的壓力,什麼時候見到他,都是一幅樂善好施的笑臉,無論在什麼地方,總是馬不停蹄的忙活。
他能寫會畫,冷不丁的能夠顯示出與眾不同的才華,他還有一雙鑑別古董文玩的火眼金睛,那絕對不是江湖玩鬧,而是經過嚴格考核的國家級資格。他熱心張羅過許多朋友的“閒雜事等”,在圈子內,人緣好,有信譽,在他眼裡口裡環境是光明燦爛的,朋友是有情有義的。他似乎永遠還不清的朋友債,盡不完哥們兒情。自從擔任了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婚慶委員會主任以來,又多了個雅號“大喜神”。
喜神,是民間的神,是主管喜慶事宜的職務稱謂。這個雅號送給少山,我以為是社會對少山幾十年道德修煉,人格修養的一個完全帶有民意傾向的回報。
大家知道,我們中國有數不清的各種神,各路仙,雖然有《封神演義》的想像力:騰雲駕霧、呼風喚雨、搬山移海、撒豆成兵,還有水遁、土遁、風火輪、火尖槍……,這一系列的故事,把各種神仙,如財神、風神、雨神、土地神、灶王爺、灶王奶奶名份說成是姜太公封賜的,但是更多的神仙應當是歷朝歷代的人民民眾製造出來的。在口口相傳中神化他們。凡是神仙,都有著為民謀利,保佑平安的共同特點,人民敬奉神仙,歸根到底是一種趨吉避害的需求,是祈求和諧幸福的的願望表達。在農業文明時代,我們的先祖塑造了很多神仙,在現代社會中,不是也有人把毛澤東、周恩來等革命家當成神仙一樣供奉,一樣朝拜嗎?
專家研究有幾種說法,一種是“走喜神方”,就是大年初一男女結伴上街,尋找公雞打鳴的地方,企盼遇到喜神,以便來年獲得安康幸福;另外一種說法就和“四喜丸子”來歷有關了。“久旱逢甘雨,他鄉遇到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尤其是結婚,堪稱“大喜”,洞房花燭是“小登科”,辦喜事,沒有喜神主宰不行,舊日習俗規定,新人坐驕必須正面對著喜神所在方位,那么喜神的方位在哪裡呢?就是讓風水先生有了生財機會,他們制定了一套理論,成為約定俗成的規矩,也就是說,喜神是隨著在不同的時間段而不停的變換場地方位。新娘的驕子對準了這個方位,才能獲得喜神的保佑。究竟喜神長的什麼模樣,誰也沒有見過,在舊日在民俗畫面上就出現了打著“雙喜”旗幟的“天官”大人了。
喜神形象的不確定性,反映了我們喜事風俗的多樣化。有些地方結婚典禮的環境喜愛張掛和合二仙的圖畫,認為這個和合二仙有著“和諧好合”的象徵意義。和合二仙是寒山與拾得,是唐朝的兩個和尚,由於他們的學問、道德和親密的個人關係,都令人後人佩服敬仰,於是慢慢地成為團結和諧友愛的象徵。
解放後,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也曾經被稱為“中國的喜神”,他的相聲給千家萬戶帶來開心的歡笑,他的藝術成為相聲的理想體現者,他的形象深受人民民眾的喜愛。遺憾的是,這個喜神的稱呼由於當時的環境所限,沒有傳播開來,使之影響有限,加上相聲是以諷刺為手段的藝術形式,在他製造的笑聲里,是帶有諷刺鋒芒的意味,和真正結婚意義的大喜有著本質的區別,因此,就讓宗少山沾光了。要不哪有這個殊榮?
不管是賞賜的,擁戴的,還是自封的,“大喜神”的桂冠戴在少山的頭上,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少山的笑容可掬的憨態,熱心助人的精神,加上婚慶委員會主任的頭銜,獲得這個“大喜神”稱號,也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我和許多朋友一樣為他高興。婚慶禮儀雖然由來以久,也需要融入時代的精神。這要靠“大喜神”的辛勞與智慧。在這個喜慶事業的鏈條上,建立婚慶文化的體系,培養有素養的專業隊伍,創新禮儀模式,研究古今中外婚慶歷史和特點,在構築新“喜”的體系同時,也要關注親情之喜,奉養之喜,讀書之喜,聚會之喜,創造之喜,遊樂之喜,美食之喜,運動之喜等等有益於構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切“喜”的源頭,“喜”的前景,喜的潛力。
我希望少山珍惜“大喜神”的稱號,愛護“大喜神”純潔與神聖。因為這個稱號不像商品,你花錢就能買來,這是一種社會道德的認同。是一種犧牲和奉獻的結晶。既然走上了高高的“神”位,就應當不負眾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自己本來鐘情的婚慶事業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讓人們一提起“大喜神”立刻就有一種和氣和美,撲面而生的盈盈喜氣。那樣一來“大喜神”就一定有望成為和諧社會的形象符號。
歡迎“大喜神”——寄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婚慶委員會主任宗少山先生
作 者:崔自默
主題詞:|喜神|民間文藝|宗少山|崔自默|
掐指一算,我與宗少山先生認識眨眼都十年了。當時,他正在參與組建中國文化藝術的網,在一次組織專家開會上,我們有緣相遇;其後,有一些互動,不時打個電話,或者在書畫藝術圈子裡有活動時偶爾碰上。
在書畫圈裡,少山先生很有影響,除了他多才多藝的因素,當然與他的好人緣很有關係。藝品即人品,德藝雙修,才能路越走越寬,成就一番事業。
去年我們接觸頻繁,除了與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印刻專業委員會業務之事外,就是經常約到清桂公府、一鳴堂、亞龍灣、建外SOHO的“四國藝苑”喝茶、品茗、雅集,與眾多的藝術界名流研討當代藝術市場的方方面面。少山先生為人熱情率真講義氣,時常呼朋喚友,為朋友之間的互動搭建平台,用他的話說是:“整合資源”。
去年某日,少山先生約我品茗。見面後,少山兄提及一事,說是他接受了中國文聯的一個任務:組建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婚慶專業委員會,由他來擔綱;負責整理和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民族民間優秀的傳統文化,尤其是推廣婚慶喜事文化產業的發展。我說這是大好事,我恭喜他。他圓圓的臉上全是笑,說朋友們開始稱頌他為“大喜神”,他很樂意接受,願意給人們帶來大歡喜、大吉祥。在一些大型婚慶活動中,人們熱烈地歡迎他“大喜神”。
“合衾之喜,人之初也”——國學大師文懷沙翁用此八字書贈“大喜神”宗少山,可謂寓意深遠。天賜良緣,戀愛結婚,是人一生中的大夢想、大喜事,婚慶儀式豈能草率;而後洞房花燭,龍鳳呈祥,合衾之喜成為新生命得以誕生、人類得以繁衍的開始。古往今來,婚慶作為一種文化傳承,在人們心目中根深蒂固、意義非凡。
歷史在前進。今天,人民物質生活日益豐富,婚慶儀式日益認真、隆重,也被不斷賦予著新的內容和形式。如何整理和挖掘傳統中有意味的東西,發揚光大,推陳出新,創造婚慶新文化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對於奉獻和諧社會的主旋律有實際價值。
婚慶經濟,作為服務行業看似平常,但涉及資金流量巨大,涵蓋了婚慶服務、廣告傳媒、婚紗攝影、珠寶首飾、美發美容、花卉、床上用品、家居家電、飯店餐飲、菸酒糖業、旅遊娛樂、禮物禮品等各個環節,所以,如何引導消費,實現文化藝術和產業市場的“聯姻”,科學發展,的確是一門大學問。
作為文化產業項目,把婚慶做好了,就是大文化、大題目、大市場、大產業。目前,各地的婚慶市場方興未艾,婚慶文化成為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宗少山先生立志,要集中精力,調整思路,把婚慶文化產業做好。2006年8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組織舉辦了全國首屆婚慶藝術家高峰論壇,實際推動婚慶文化藝術,使行業管理、行業規範、行業道德、行業文化的發展步伐,使婚慶主持人、婚慶執事提升到婚慶藝術家的概念和層面,更上層樓,大放異彩。作為民族民間文化保護的重要內容之一,他準備組織力量系統研究,展示中國特色的婚慶美學,撰寫一部“中國婚慶史”。
令人鼓舞的是,中國婚慶文化產業正面臨“創新經濟”、“體驗經濟”、“服務經濟”和“注意力經濟”的消費新概念時期,業已成為我國一個充滿無限商機和光明前景的幸福朝陽產業。引領中國婚慶時尚,樹立文明的婚慶消費觀和婚慶價值觀,營造節約、文明、簡潔、健康的社會新風,其任重道遠。少山先生要用實際行動,走過個性化、國際化、品牌化、時尚化、娛樂化、規模化的發展之路,來打造中國婚慶產業的指明產品和藝術品,撰寫一部中國當代婚慶文化史。
說來容易做來難,一向不辭辛苦的“大喜神”,發願為力,必將展亮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在我們眼前。
名人題匾
國學大師文懷沙為宗少山題匾“大喜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