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宕昌縣誌續編
- 作者:宕昌縣誌編纂委員會
- 出版時間:2006年9月
- 類別:地方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宕昌縣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發展變化情況。
作品目錄
封面
宕昌縣誌(續編)
著作權頁
圖片
部分編委會成員及縣誌辦全體工作人員合影
《宕昌縣誌》編輯部全體工作人員合影
縣人民政府
中共宕昌縣委
哈達鋪長征紀念館(王勝利 攝)
城關長征街
縣人民醫院住院大樓
移民兒童在疆就讀
踏上新疆的征途
2004年第一批赴疆移民歡送大會
農戶豐收的當歸(張敬德 攝)
家種紅芪加工切片(張敬德 攝)
哈達鋪鎮地膜小麥帶狀種植馬鈴薯 (牟克忠 攝)
脫毒微薯生產原種繁植基地(牟克忠 攝)
宕昌縣灘子草原 (尚忠賢 攝)
優良牧草試驗人員向課題驗收組介紹試驗成果 (楊海平 攝)
獨立高中多媒體教掌設備
宕昌縣獨立高中教學大樓
宕昌官鵝大橋
宕昌縣汽車隊站址
退耕還林
3·15打假活動
宕昌縣醫院高科技醫療設備
廣電局領導及技術人員檢查村村通設備
藏族婦女
衛星地面接收站
祭祀活動
苯教經文
祭祀活動
苯教傳人念經文
祭祀活動 (甘肅電視總台郭曉珊 攝)
中國社會科掌院研究員謝繼勝同志研究鹿仁苯教經文 (艾菊紅 攝)
八力莊回民寺門塔
董家莊觀音廟
八力莊回民寺
董家莊觀音廟佛像
董家莊觀音廟佛像
董家莊觀音廟佛像
宕昌縣行政區劃圖
原中共甘肅省委常委、甘肅省政協副主席(韓正卿)
書法(作者:孫書誠)
書法(作者:景金榮)
龍的傳人
上下求索
書法(王普)
書法(作者:畢盡鐘)
書法(作者:楊文清)
飲泉(國畫)(作者:李美林)
官鵝金秋(國畫)(作者:趙武才)
雨醒詩夢(國畫)(作者:韓俊清)
官司鵝秋景(國畫)(作者:王克儉)
秋實(作者:劉玉清(農民))
歲寒三友圖(國畫)(作者:王勝利)
和平(工人習作)(作者:王覆信 回族)
孔雀圖(農民風俗畫)(作者:隆耀忠)
八仙(作者:董永錄)
馬(作者:董永錄)
筆筒(作者:董六十)
孫悟空(作者:董永錄)
月牙湖(作者:劉輝)
官鵝天瀑(作者:樊鈞中)
碩果(作者:任篤青)
羌笛悠悠(作者:劉輝)
五瀑峽(作者:樊鈞中)
官鵝冬景(馮衛東 攝)
宕昌縣誌(續編)編纂委員會
編輯部
序一
序二
凡例
概述
大事特載
目錄
·縣域環境·
第一章 縣域環境
第一節 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徵
第二節 草原
第三節 古洞
第四節 自然奇觀
第五節 歷史名河簡介
第六節 自然資源
第二章 氣候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氣候概況
第三節 氣溫
第四節 降水
第五節 氣壓、日照及其濕度、蒸發
第六節 歷年自然災害
第三章 地震監測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觀測設備
第三節 觀測和科研工作
第四節 地震監測記錄和震害防禦
第四章 土地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土地資源調查
第三節 礦產資源
第四節 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
第五節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
第六節 地籍管理
第七節 國土資源執法監察
第八節 地質災害
第五章 水保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基礎設施建設
第三節 “長治”工程
第四節 “國債”水保項目
第五節 城市水土保持工作
第六節 預警系統
第七節 扶貧濟困工作
第六章 環保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監管保護
第三節 全縣生態環境保護
第七章 森林公園及旅遊業
第一節 公園概況
第二節 景區景點分布
第三節 旅遊開發及其建設狀況
第四節 景區詩文選登
第八章 鄉鎮狀況
第一節 縣城
第二節 鄉鎮
第九章 民族人口
第一節 民族
第二節 主要姓氏源流
第三節 人口數量變化及人口行業構成
·農牧業·
第一章 機構設定
第一節 行政機構
第二節 事業機構
第三節 基層鄉鎮業務站
第二章 黨組織
第一節 黨支部委員會
第二節 黨總支部書記名錄
第三章 糧食生產
第一節 農作物品種更新
第二節 種植業結構調整
第三節 科學種田
第四節 病蟲害防治
第五節 農業信息
第六節 農業種植區劃
第四章 馬鈴薯產業
第一節 馬鈴薯品種更新
第二節 馬鈴薯產量與產值
第三節 馬鈴薯加工及利用
第五章 畜牧產業
第一節 天然草原資源
第二節 草原資源調查
第三節 草原鼠害調查
第四節 種草
第五節 飼草料加工利用
第六節 畜禽品種及其改良
第七節 地方良種黑裘皮羊
第八節 大辦畜牧年活動
第九節 動物疫病預防控制
第十節 水產養殖
第十一節 地方國營牧場變遷
第十二節 畜牧業生產發展狀況
第六章 中藥材產業
第一節 天然中藥材資源
第二節 中藥材種植與分布
第三節 中藥材的經濟地位
第七章 特色產業
第一節 化馬菸葉
第二節 柿子
第三節 花椒
第四節 油橄欖
第五節 松花蜜
第六節 大蒜
第七節 山野菜
第八章 科技項目及實用技術推廣
第一節 課題試驗示範
第二節 科技項目
第三節 農牧實用技術推廣
第九章 WFP項目(世界糧食計畫署農村綜合開發項目)
第一節 項目概況
第二節 項目內容及實施
第三節 管理機構
第十章 農村經濟改革
第一節 農村土地承包
第二節 農民減負
第三節 農村稅費改革
第四節 農村合作經濟組織
第十一章 農牧業機械化
第一節 農業機械推廣套用
第二節 管理機構
第十二章 農村能源建設
第一節 沼氣及太陽灶
第二節 節 煤省柴灶
第十三章 農牧業執法
第一節 農牧執法機構
第二節 各種監理機構
第十四章 科技隊伍建設
第一節 農(牧)學會組織
第二節 農牧科技人員名單
·林 業·
第一章 機構設定
第一節 行政管理機構
第二節 業務機構
第三節 黨群組織
第二章 天然林與人工林現狀
第一節 現狀
第二節 林副產品加工與利用
第三章 造林、育苗、林果基地建設
第一節 造林
第二節 育苗
第三節 林果基地建設及其產量與產品
第四章 森林管護
第一節 森林管護組織
第二節 地區聯防組織
第三節 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建設
第五章 森林科技工作
第一節 林業科技隊伍建設
第二節 優良樹種的引進和推廣
第三節 林業科技
·糧 食·
第一章 機構設定
第一節 行政機構
第二節 企業機構
第二章 糧食流通體制改革
第一節 糧食雙軌運行
第二節 市場經營
第三章 企業改制
第一節 糧食工商企業改制
第二節 購銷企業改制
第四章 糧食倉儲
第一節 省儲糧集中管理與分點倉儲周轉糧
第二節 儲備庫及糧貿大樓建設
第五章 退耕還林補助糧補貼供應
第一節 面積及供應標準
第二節 退耕糧食補助措施
·鄉鎮企業·
第一章 機構設定
第一節 行政機構
第二節 事業機構與黨群組織
第二章 鄉鎮企業的發展
第一節 工業
第二節 農業
第三節 建築業
第四節 交通運輸業
第五節 商貿流通業與餐飲服務業
第六節 示範小區建設
第三章 鄉鎮企業的提高
第一節 鄉鎮企業普查與整頓
第二節 鄉鎮企業體制改革
第三節 教育培訓及專業技術職稱
第四章 重點骨幹企業
第一節 農副產品加工業
第二節 建築建材業
第三節 水力發電企業及農牧企業
第四節 其它企業
·經 貿·
第一章 機構設定
第一節 經貿局
第二節 下屬機構
第二章 重點企業及企業改革
第一節 重點企業
第二節 企業改革
第三章 商業
第一節 商業體制改革
第二節 機構及企業改革
第三節 供銷
第四章 其它企業
第一節 賓館
第二節 酒樓
第三節 農家樂
第四節 商行
第五節 印刷業
·經濟綜合管理·
第一章 經濟綜述
第一節 經濟體制
第二節 經濟概況
第三節 產業結構
第四節 人民生活
第二章 計畫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計畫執行情況
第三節 經濟體制改革
第四節 開發項目
第五節 招商引資
第六節 能源
第七節 以工代賑
第三章 物價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價格管理
第三節 價格監督檢查
第四章 統計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統計
第三節 調查
第四節 貧困監測
第五節 普查
第五章 審計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審計業務
第三節 內部審計及社會審計
第四節 職稱晉升及學習培訓
第五節 審計成效
第六章 工商行政管理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黨群組織及派出機構
第三節 農貿市場建設
第四節 國有、集體經濟
第五節 個體、私營經濟
第六節 經濟體制及其監管工作
第七節 市場巡查與市場準入
第八節 商品“關口前移”與消費維權
第九節 契約管理
第十節 商標、廣告管理
第七章 質監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計量監督
第三節 標準化管理
第四節 質量監督
第五節 行政執法
·基礎設袍·
第一章 交通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公路建設
第三節 公路養護和管理
第四節 路政管理
第五節 規費徵收
第六節 運輸生產和管理
第七節 交通事故
第二章 電力
第一節 電力設施
第二節 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
第三章 郵電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電纜擴建及農話機線維修
第三節 郵電體制改革
第四節 郵政
第五節 電信
第六節 郵路、投遞、電信、話路網路
第七節 通訊設備
第四章 城鄉建設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縣城建設
第三節 縣城管理
第四節 村鎮建設
第五節 建築業
第五章 水利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水資源及其水利資源
第三節 水利工程建設
第四節 工程管理(建後工程)
第六章 扶貧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四個一”扶貧開發階段
第三節 整村整鄉扶貧階段
第四節 “八七”扶貧攻堅計畫的實施階段
第五節 參與式整村推進扶貧開發階段
第六節 實施西部扶貧世行貸款項目
第七節 扶貧資金投入與管理
第八節 扶貧開發效益與貧困監測
第九節 扶貧開發重點工程
·財政稅務·
第一章 稅務體制
第一節 稅務機構及黨務工作
第二節 開徵稅種及執法監督
第二章 征管
第一節 徵收
第二節 稅法宣傳
第三節 票證及納稅戶管理
第四節 稽查及依法治稅
第三章 稅務改革
第一節 各項制度改革
第二節 征管改革
第三節 人事改革與稅制改革
第四節 崗位責任制與崗位目標責任制管理
第五節 競爭上崗雙向選擇
第四章 稅收檢查與防止偷漏稅工作
第一節 稅收檢查
第二節 防偷堵漏
第五章 信息化工程建設及稅收狀況
第一節 信息化工程建設
第二節 稅收狀況
第六章 財政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國有資產管理
第三節 鄉(鎮)財政
第四節 財政收入與支出
第五節 農業稅
第六節 財政預算外收支
·金 融·
第一章 機構設定
第一節 銀行
第二節 信用合作社
第二章 管理
第一節 金融監督
第二節 經營效益
第三章 存貸
第一節 存款
第二節 貸款
第三節 其它業務
·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
第一章 組織機構
第一節 縣委
第二節 縣委所屬機構
第三節 縣紀委
第二章 黨員
第一節 黨員發展及黨員構成
第二節 黨員分布
第三章 代表大會
第一節 中共宕昌縣 第八次代表大會
第二節 中共宕昌縣 第九次代表大會
第三節 中共宕昌縣 第十次代表大會
第四節 中共宕昌縣 第十一次代表大會
第五節 中共宕昌縣 第十二次代表大會
第六節 中共宕昌縣 第十三次代表大會
第四章 組織建設及思想建設
第一節 組織建設
第二節 思想建設
第五章 宣傳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思想教育工作
第三節 政策宣傳
第四節 宣傳報導
第五節 精神文明建設
第六章 黨風廉政建設
第一節 黨風廉政教育
第二節 廉政建設
第三節 糾正不正之風
第四節 監督監察
第五節 違法違紀案件查處
第七章 縣委決策
第八章 統一戰線
第一節 落實統戰政策和統戰理論研究
第二節 各類座談會、茶話會
第三節 民族宗教
第四節 對台工作及自身建設
·政權 政協·
第一章 縣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節 歷屆縣人民代表大會會議
第二節 歷屆人大常委會
第三節 鄉鎮人民代表大會
第二章 縣人民政府
第一節 縣政府機構設定及政府領導更迭
第二節 政務
第三節 政府法制
第四節 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辦理
第五節 信訪
第三章 政協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委員屆別組成
第三節 歷屆歷次全體會議
第四節 主要工作
第五節 調研工作
第六節 提案工作
第七節 文史資料工作
·公檢法司 武裝·
第一章 公安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刑偵
第三節 嚴打整治
第四節 治安管理
第五節 緝毒
第六節 治爆緝槍及國保內保
第七節 戶政管理
第八節 典型案例
第二章 檢察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檢察業務
第三節 人事制度改革及檢察官晉升
第四節 檢察行政
第三章 審判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基層法庭
第三節 刑事案件審判
第四節 民商事案件審判
第五節 行政案件審判
第六節 執行及其它
第七節 人事制度改革
第四章 司法行政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司法行政工作
第三節 普法教育
第四節 依法治理
第五章 人民武裝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武裝工作
第三節 兵役
第四節 民兵
第五節 軍事訓練
第六節 地方工作
·綜合政務·
第一章 民政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行政區劃
第三節 邊界管理
第四節 基層政權建設
第五節 救災救濟
第六節 優待撫恤
第七節 社會保障
第八節 婚姻登記
第九節 老齡工作
第十節 社會團體管理
第十一節 救助管理殯葬管理
第二章 機構編制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各級機構改革
第三節 機構編制管理
第四節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工作
第三章 人事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幹部管理
第三節 勞動管理
第四節 工資福利
第五節 職稱
第六節 退休人員管理
第四章 勞動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養老保險
第三節 失業保險
第四節 醫療保險
第五節 工傷保險
第六節 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
第七節 勞動就業
第八節 就業與再就業
第五章 安監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安全生產監督檢查
第三節 礦山安全管理
第四節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
第五節 交通道路運輸
第六節 建築安全
第七節 公眾聚集場所安全檢查
第八節 事故
第六章 勞務移民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移民宣傳
第三節 落實
第四節 輸送與鞏固
第五節 安置
第六節 移民效益
第七節 勞務輸轉
·教 育·
第一章 機構設定
第一節 機構演變及內設狀況
第二節 宕昌縣教育局幹部狀況表錄
第二章 普九工程
第一節 義務教育簡介及成果
第二節 義務教育現狀
第三章 學校教育
第一節 學前教育
第二節 國小教育
第三節 國中教育
第四節 高中教育
第五節 職業技術教育
第四章 成人教育
第一節 職工繼續教育
第二節 遠程教育
第三節 農民業餘教育
第五章 教師
第一節 教師分類
第二節 教師待遇
第六章 教學活動
第一節 國小教學活動
第二節 中學教學活動
第三節 電化教學
第七章 教育經費
第一節 財政撥款
第二節 學雜費
第三節 社會集資(個人教育幫扶)
第四節 教育費附加
第八章 項目工程
第一節 義教工程
第二節 危改及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
第三節 中歐甘肅基礎教育項目
第四節 中央教育扶貧項目及“希望工程”
第五節 各類支助項目
第六節 教育對口幫扶
第七節 “中國JIP新階段”實驗項目
第八節 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及春蕾計畫
·衛 生·
第一章 機構設定
第一節 行政機構
第二節 黨團群組織
第二章 醫療網路
第一節 縣級
第二節 鄉級
第三節 村級
第三章 人員結構
第一節 醫療衛生人員構成情況
第二節 職稱評定
第四章 世行貸款項目
第一節 衛生Ⅱ項目
第二節 衛生Ⅷ項目
第三節 衛生Ⅹ項目
第五章 愛國衛生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農村改水改廁
第三節 城鎮衛生建設
第四節 飲水衛生
第五節 創建地級衛生縣城
第六章 地方病防治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地方病普查
第三節 地方病防治
第七章 公共衛生
第一節 衛生防疫站
第二節 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
第三節 食品衛生
第四節 學校及工業衛生
第五節 結核病的防治
第八章 婦幼保健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婦女保健
第三節 兒童保健
第九章 抗擊“非典”與“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項目
第一節 抗擊“非典”
第二節 “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項目
第十章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藥 監·
第一章 機構設定
第一節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第二節 黨組織
第二章 藥監工作
第一節 “非典”時期監督檢查
第二節 調查現狀
第三節 法制宣傳
第四節 教育培訓
第五節 隊伍建設
第六節 GSP認證
第七節 藥房規範化管理
第八節 “兩網”建設
第九節 打假治劣
·計畫生育·
第一章 機構設定
第一節 計生局及黨組織
第二節 網路建設
第二章 規範管理
第一節 清理核查
第二節 入戶訪視及私早婚處理
第三節 流動人口管理
第四節 違紀清查處理
第五節 合格村、村民自治村建設
第六節 綜合治理
第七節 優惠政策落實
第三章 綜合服務
第一節 環孕情服務
第二節 生殖健康普查及知情選擇
·文體·
第一章 機構設定
第一節 文化局
第二節 黨團工會文化館
第三節 農村文化中心(站)
第四節 文化工作
第五節 文藝創作
第六節 文化市場及稽查隊
第二章 縣圖書館
第一節 機構及職工狀況
第二節 設施
第三節 業務
第三章 哈達鋪長征紀念館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哈達鋪革命遺存及革命文物
第三節 長征舊址的保護與維修
第四節 哈達鋪紅軍長征百將墨跡
第五節 文物保護規劃與建設工程
第四章 體育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體育工作
第三節 獲獎
第五章 文物及文物保護
第一節 歷史文物
第二節 文物保護
第六章 社會文化
第一節 機關文化
第二節 民俗文化
第三節 民間藝術
第七章 各種協會(學會)組織
第一節 宕昌縣文聯
第二節 各種協(學)會
第八章 藝文
一、詩歌
二、散文
·廣播電視·
第一章 機構設定
第一節 廣播電視局
第二節 黨團組織
第二章 業務狀況
第一節 廣播電視台及中心管理站
第二節 廣播電視執法
第三節 “村村通”廣播電視
第三章 廣播電視新聞宣傳
第一節 廣播
第二節 電視
第三節 “2131”電影放映工程
·科 技·
第一章 機構設定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技術開發與服務機構
第二章 科技企業及科技隊伍
第一節 科技企業
第二節 科技隊伍
第三章 科技活動及科技成果
第一節 科技活動
第二節 科技成果
·檔 案·
第一章 機構設定
第一節 檔案局
第二節 局館領導及人員配備
第二章 館藏及業務建設
第一節 館藏情況
第二節 業務建設及提供利用
·民眾團體·
第一章 工會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代表大會
第三節 主要工作
第二章 共青團
第一節 機構設定及代表大會
第二節 共青團工作
第三章 婦女聯合會
第一節 機構設定及代表大會
第二節 主要活動
第四章 科協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主要工作
第五章 工商聯
第一節 代表大會
第二節 主要工作
第六章 殘疾人聯合會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代表大會
第三節 殘聯工作
·史 志·
第一章 機構設定
第一節 行政機構
第二節 業務機構
第二章 考辨
第一節 考察
第二節 民族調查
第三章 總纂與審定
第一節 總纂
第二節 審定
·人 物·
第一章 傳略
楊瑞雲
楊材美
韓正卿
韓國玉
第二章 黨政軍領導
第一節 地級
姚振崇
王興業
文丕謨
朱世明
劉耀英
周安民
王建忠
馬英
鄧生來
李 勇
楊海平
第二節 縣級
李國彥
趙守德
常友仁
馬 駿
楊梓西
蔣俊傑
李世昌
王永忠
趙啟明
朱宗賢
李華暉
李俊彥
高 強
楊虎林
趙誠
鄧 嘏
伏 地
路鵬雲
周 定
袁懷貴
王學信
張哲龍
張王德
彭元忠
劉 述
嚴 波
陳啟生
楊映林
周史任
蔡勤學
唐志敏
潘俊德
何興林
楊全社
黃華明
陳 恆
嚴劉選
鄭作棟
馬 超
趙一升
第三節 副縣級領導名錄
扎翰華
楊敏
李毓秀
陳益珊
姜開周
石成林
何仁
石如俊
趙宗仁
趙俊傑
李華艷
頡情元
楊建章
楊永發
邱玉珊
張志明
劉仲英
牟克忠
隆耀宗
王邦屏
蔡逢春
石雲芳
趙維昌
李興棟
李金國
何佩珍
石建剛
符正中
石清泉
趙漢傑
牛炳烈
呂秀科
程兆瑞
楊殿章
劉英
竇金堂
哈志媛
毛永清
王建庭
李江林
權生秀
尹梅琴
魏力行
楊培俊
王兆林
陳國忠
趙德榮
馬惠蘭
楊新民
廖其林
桑天才
張俊忠
羅玉倉
楊四海
樊先志
鄧崇
劉光福
董少玲
趙世忠
趙懷忠
余有德
高健
羅永清
趙一炯
張進勇
趙玉文
陳社忠
杜仲效
王志強
孫書誠
冉善才
左建民
張全新
藺江濤
包宏學
鄭釗
劉保君
劉林
范璽鐘
周曉東
楊新林
岳金林
韓亞東
王仲華
鄭貴麒
楊偉良
壬小虎
韓代錄
蘇正清
李高峰
何芳琴
田代雄
石如意
姚永春
李邦平
梁金龍
何芳蘭
楊金平
張昉
文瑞光
王助功
楊清明
陳靜
邱鵬祥
馬學文
第三章 群英薈萃
第一節 科技英才
李華春
陳鏡海
牛慧南
周燕留
權生華
王守義
杜守明
韓爾明
沈瑋
郭廷瑞
劉健
黃俊玉
劉海青
馬文采
全渝英
喬世俊
韓金祥
趙建學
王新民
袁永明
黨世清
朱五泉
第二節 勞模
王義忠
趙家民
徐自賢
王鳳忠
謝佛元
冉乾仁
何如璽
楊俊義
任耀宗
陳獻珍
韓常青
劉輝
蘭亞峰
第三節 文化藝術
李美林
任 昌
王克儉
趙武才
畢盡忠
楊文清
賈玉江
蒲黎生
楊向榮
韓俊清
劉玉清
景金榮
彭高平
第四節 援外人員
沈朝鳳
馮作明
第五節 博士生
仇武林
馬永平
韓建平
權繪錦
傅蓉
第六節 能工巧匠
楊水雲
董永錄
董六十
第七節 大稅戶
冉百娃
第四章 人物表
第一節 省人大代表、省黨代表、省政協委員
石永輝
楊三台有
沈甘秀
楊解放保
毛桃菊
趙桃英
楊蘭琴
樊寶煥
楊文明
苗翠英
彭康林
楊彩芝蓮
張海英
第二節 副高職稱以上人員
孟緒先
王屯
楊潔
呂已仁
趙奠基
沈璣
王鈞
王之維
梁毅
寇芝芙
董生華
傅治安
後建國
趙慧淑
王智
王懷忠
董貴生
楊明勝
任篤讓
苟占清
高天雲
程琦
謝友安
王平生
齊佐民
曲元才
喬宗賢
李守林
張劍英
李英
趙孝甫
楊愛東
馬喜平
劉衛東
孫義忠
張遠忠
張紅巧
楊淑慧
劉昌平
王慧玲
第三節 獲得兩次以上省級獎勵人員
李春燦
許作祿
嚴治平
王羅元
潘春彥
傅俊懷
趙春萍
范士傑
·社 會·
第一章 社會組織
第一節 宗教社團
第二節 宗教狀況
第二章 社會風俗
第一節 生產風俗
第二節 婚姻風俗
第三節 喪葬習俗
第四節 生活風俗
第五節 回民習俗
第三章 社會救助
第一節 救助組織
第二節 貧困學生及其特困戶救助
第四章 美德新風
第五章 社會禮儀
第一節 禮儀組織
第二節 禮儀
第三節 禮儀活動
第六章 社會惡習
第一節 賭博
第二節 植毒販毒吸毒
第三節 假冒偽劣商品
第四節 拐賣婦女兒童
第五節 各種不健康活動
第七章 特殊廟宇及祭祀活動
第一節 特殊廟宇
第二節 祭祀活動
第八章 新編歌謠諺語與花兒
第一節 歌謠
第二節 諺語
第九章 社會奇聞
·附 錄·
一、東漢車騎將軍馬防築“索西城”
二、岷州州治沿革考
三、西番即西羌
四、尖角古城
五、木家七族
六、宕昌羌馬
七、明代屯田制
八、牛家鄉竜布村楊侍郎墓
九、宕昌羌人服飾
十、墓誌
十一、糾誤宕昌國國址
十二、縣中之縣長安縣
十三、宕昌縣城區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內容
十四、鄉鎮(村)覽示牌內容
十五、宕昌精神
十六、縣誌主編、副主編介紹
大事年表
編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