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維栻(宋維拭)

宋維栻

宋維拭一般指本詞條

宋維栻(1917年—2010年12月22日),安徽省金寨人,1932年參加紅軍,1933年入黨,任紅25軍第74師220團政治處宣傳員;抗戰時任第115師教導隊組織幹事、第343旅685團營組織幹事、大隊教導員、政治處副主任、新四軍第3師7旅20團政治處主任、第20團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任團政治委員兼團長、師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128師政治委員;解放後任127師政治委員、第43軍副政治委員、解放軍政治學院副院長、鐵道兵政委、福州軍區政委、顧問等職務;是中共八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人物年表,人物佚事,長子回憶,將軍回憶,結緣廣東,

人物簡介

宋維栻(1917~2010),安徽金寨縣古碑人,1932 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紅軍,翌年由團轉黨;1934年參加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先後任八路軍一一五師組織幹事、股長、蘇魯豫支隊一大隊一營教導員、一大隊政治處副主任,新四軍第三師七旅二十團政治處主任、政委等職。參加了平型關、晉西汾(陽)離(石)、永城等戰役。
宋維栻將軍宋維栻將軍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七旅二十團團長兼政委,東北民主聯軍第六縱隊十六師四十七團團長兼政委、第四野戰軍四十三軍一二七師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一二八師政委等職。率部參加了四平保衛戰、遼瀋、平津、渡江等重大戰役。
1949 年底,任一二七師政委,受命解放海南島,率部與敵激戰20 余日,終將海南島全境解放;後任海口市警備司令部政委、第四十三軍副政委、廣東省軍區政委、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副院長、鐵道兵政委、福州軍區副政委、顧問等職。
1955 年授少將軍銜,並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各1 枚;1988 年,中央軍委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2010年12月22日,宋維栻將軍在廣州病逝,享年94歲;在其身前,他是碩果僅存的廣東最後一位1955年被授以少將軍銜的開國將軍
宋維栻將軍遺體告別儀式將於2010年12月28日上午10時30分在廣州殯儀館白雲廳舉行,他將和許多戰友相伴,長眠在老家安徽六安金寨紅軍墓園。

人物生平

宋維栻(1917—2010),安徽金寨縣人。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三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宋維栻將軍晚年照宋維栻將軍晚年照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二十五軍軍部特務員,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教導大隊政治指導員、組織幹事,三四三旅六八五團營組織幹事,蘇魯豫支隊一大隊營政治教導員,一大隊政治處組織股股長,政治處副主任,新四軍第三師七旅二十團政治處主任,二十一團政治處主任,二十團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三師七旅二十團政治委員兼團長,東北民主聯軍第六縱隊十六師團長,第四野戰軍四十三軍一二七師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一二八師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師政治委員,軍副政治委員,廣東省軍區政治委員,海南軍區第二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副院長,鐵道兵政治委員,福州軍區副政治委員、顧問。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是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宋維栻將軍晚年在海南金牛山烈士陵園宋維栻將軍晚年在海南金牛山烈士陵園
一九八七年,卸卻一身職務的宋維栻回到廣州白雲山腳下,他在一座安靜的庭院裡安享離休生活。
宋維栻退而不休,致力於整理軍史,多年來不辭秉筆憶關河。用他的話說,是為了“慰先哲,告來者”。“莫道桑榆晚,晚霞尚滿天。”這是宋維栻離休後的一句座右銘。他常說:“我們是戰爭的倖存者,在有生之年,有責任將戰爭的那一段記憶留下來,讓大家記住歷史。”
十餘年來,他組織和支持老同志,一起憶史著書,先後編撰出版《戰爭史上的奇蹟》、《蘇北抗日烽火》、《軍旅足痕》以及《鐵道兵不了情》等文史集,還著有個人回憶錄《征戰回眸》,共百餘萬字。
晚年的宋維栻將軍,以他九十多歲的高齡,仍殷切地關注著當年與其一同奮戰在鐵道戰線上的鐵道兵戰友;鐵道兵網站從醞釀到誕生到成長都灌注著宋政委的關懷與期望;看著鐵道兵網站的開通、運作,宋政委欣然命筆寫下“情結鐵道兵網,發展市場經濟”的題詞。
宋政委以他這樣的高齡,仍把握著時代的脈搏,站在時代的潮頭,引領我們進軍市場經濟的新戰場。我們千千萬萬的鐵道兵戰友“情結”一定能通過現代化的“網”聯在一起“結”出豐碩成果。我們不會辜負老首長的期望,戰友們攜起手來,我們仍然是時代的“開路”先鋒!

人物年表

宋維栻1916年12月26日出生於安徽金寨縣(這裡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處,身處大別山腹地,是一個著名的將軍縣)。
宋維栻將軍手跡宋維栻將軍手跡
1932年,剛滿15歲的宋維栻加入了縣蘇維埃政府獨立團,同年8月,縣獨立團編入紅25軍,宋維栻分配在74師220團政治處當宣傳員。
1934年11月,宋維栻被指派擔任紅25軍軍長程子華的特務員,跟隨首長一起開始了艱苦的長征。勝利到達陝北後,宋維栻進入紅軍大學學習。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宋維栻從紅軍大學畢業後,調任八路軍115師教導大隊組織幹事兼2隊指導員、代理總支部書記。他參加的第一場大戰就是平型關大捷,自此與“葉挺獨立團”結下終身緣分。
1946年,國共兩黨和平談判破裂後,拉開了解放戰爭的大幕。在東北戰場,剛到此處的新四軍三師七旅參加了四平保衛戰。當時,宋維栻是七旅二十團政委兼團長。
1948年10月,全軍整編,宋維栻任43軍127師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49年4月,127師在湖北黃岡消滅了長江北岸守敵,乘勝打過長江。5月,宋維栻調任128師政委,繼續向華南挺進。10月,在新中國成立的凱歌聲中,128師相繼攻下翁源、花縣,並於14日解放了廣州
1950年3月31日晚上10時,時任43軍127師政委的宋維栻與3751名戰士乘坐88隻木製戰船,乘風破浪,向瓊崖北岸進發。5月1日,海南解放。
1955年,宋維栻被授予少將軍銜。
1957年,宋維栻從南京軍事學院深造畢業後,調任廣東軍區任政委。
……
1987年,脫下戎裝的宋維栻選擇回到廣州安享晚年。
2010年12月22日,宋維栻將軍在廣州病逝,享年94歲。

人物佚事

長子回憶

宋維栻將軍不幸離世後,他的長子回憶道: “直到年紀很大了我才發現,原來有些官家子女根本用不到父母出面,只要報上老爸的名字,就能辦成很多事。可父親沒這種意識,我們身為子女也沒有這種意識。”
我們兄妹四人,沒有當大官的,沒有發大財的,但也沒有犯法蹲監獄的。父親留給我們的就是正派。”

將軍回憶

1942年,我調任新四軍3師7旅20團政委。之前,我曾在20團任政治處主任。一天,黃克誠到20團視察。
宋維栻將軍手跡宋維栻將軍手跡
我向他匯報工作時提出,20團現在沒有政治處主任,希望能派一個來。黃老微笑著對我說:“你當政委還用派政治處主任嗎?但是政委和主任的職責是不同的。政委不但軍政素質要求高,並且必須對黨的事業、對黨的政治路線無限忠誠,政治上絕對堅定。黃老還說:蘇聯紅軍曾在一個時期廢除政治委員制度,實行單一首長制,紅軍發生嚴重問題。抗戰開始時,八路軍、新四軍也取消了政治委員制度,沒兩個月,也發生了許多嚴重問題。歷史教訓我們,我黨要保持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非堅持政治委員制度不可。
黃老告誡我:政治委員在思想上,行動上、工作上、戰鬥上、生活上,必須作全體軍人的模範。政治委員必須善於領導各部門的工作,既要負責又不包辦,要善於掌握原則問題,善於尊重和採納軍事指揮員的各種工作意見,要注意工作方法、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要注意選拔和培養幹部,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關心愛護幹部;要注意基層黨的組織工作,主力部隊的連隊要保持百分之三十的黨員;要注意民眾工作,教育部隊保護和愛護民眾的利益,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樹立好的形象。
在講到要愛護士兵時,他舉了拿破崙的例子說:在一次戰鬥中,拿破崙夜間查哨,發現一名哨兵倚著樹睡著了。他沒有去喚醒哨兵,卻拿著槍替哨兵站了半小時的崗。哨兵醒時,認出替他放哨的是司令官,十分惶恐,跪倒在拿破崙面前。拿破崙卻和藹地說:“孩子,這是你的槍,你們艱苦作戰,又走了那么長的路,你打瞌睡是可以理解的。我正好不困,就替你站了一會兒,下次可要小心。”一句話拉近了士兵和統帥的距離。這個故事在法國、在歐洲被傳為佳話。我們是無產階級的軍隊,理應做得更好。
黃老特彆強調一定要加強政治機關的建設。他說:政治工作是我黨我軍的生命線,許多政治工作都是靠政治機關組織實施的。只有政治機關本身建設好了,才能開展強有力的政治工作,保證軍事建設及各項工作取得更高的成效。那次談話以後,我先後做過各級政治委員工作,無論在哪一級崗位,黃老的叮囑始終銘記在心。

結緣廣東

“宋維栻一生都與廣東有緣。”將軍的忘年好友、廣州軍區戰士報原副社長吳東峰說。
而根據宋維栻的老朋友、老部下,著名軍旅詩人張旭初回憶,將軍與廣州結緣,始於1937年初。當年,20歲的宋維栻在紅軍大學學習幾個月畢業後,被分到了紅一軍團。紅一軍團的前身,就是赫赫有名的葉挺獨立團。葉挺獨立團的前身,就是第一次國共合作中所誕生的部隊——孫中山大元帥府鐵甲車隊,一支誕生於廣州的隊伍。
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時任128師政委宋維栻坐在繳獲的美式吉普車上入城,這座南國最大的都市以一副滿目瘡痍的面目映入了他的眼帘:唯一的一座海珠橋被敵人炸毀,造成2000多名老百姓死傷,全城只有一座高樓“愛群大廈”,一個百貨商店“南方大廈”,還被敵人炸壞了。數天后,宋維栻匆匆告別了這座城市,繼續追殲殘敵。
1957年,宋維栻從南京軍事學院深造畢業後,調任廣東軍區任政委。他始終重視軍民關係,每次談民兵工作時,都反覆強調:“只要我們實現全民皆兵,搞好軍防,美膽敢侵犯我國,一聲令下,我們就能組織幾百個、幾千個師……”民兵工作很快收到了成效。1962年,盤踞在台灣的妄圖捲土重來,先後派遣9股武裝特務,或從沿海偷渡,或從山區空降。宋維栻指揮邊防部隊與民兵緊密配合,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廣東軍合全殲美蔣特務,受到解放軍總部表揚。這一場乾淨漂亮的“殲滅戰”在國內外亦引起極大反響,這段歷史後來被編成話劇《南海長城》,不久又被拍成電影。
1987年,脫下戎裝的宋維栻選擇回到廣州安享晚年。廣州軍區的老底子就是井岡山的紅四軍,其前身是葉挺獨立團。宋維栻擔任過鐵道兵政委,在廣東有10多萬的鐵道兵,對於宋維栻來說,這裡遍地是戰友。於是,他和家人在白雲山腳下的一座安靜庭院裡,過著著書、種花、聽鳥鳴、會朋友的日子。
宋維栻對這座城市極有感情,廣州的變化讓他感到欣喜,在慶祝廣州解放50周年的紀念大會上,宋維栻說:“廣州現在已經大不同了,橫跨珠江的8座大橋,1個過江隧道。高樓大廈林立,工農業生產蒸蒸日上,商品極大豐富,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回顧廣州解放五十年來的變化,真正是日新月異,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已走在全國最前列。”
宋維栻的大兒子宋柏林說,宋維栻主動提出,百年之後要把一部分骨灰留在廣州。“廣東,是父親的第二故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