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宋杖子鎮區域總面積174.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7萬畝,林業面積6.8萬畝。全鎮共14個村,126個組,常住人口32628人(2017年),鎮內交通便利、土質肥沃、資源豐富、環境優美。
宋杖子鎮位於凌源市郊西部,地理坐標為:北緯41°12′37″,東經119°15′19″,東部與凌源市城關街道十五里堡接壤,南與凌源市大王杖子鄉相鄰,西與凌源市三十家子鎮四道溝村相連,北與河北省平泉縣榆樹林子鎮和內蒙古自治區寧城縣五化鄉毗鄰,鎮政府坐落在宋杖子村1-4組,電話區位號為0421,郵政編碼122524。轄區內共有14個村:宋杖子、范杖子、段杖子、北房身、二十里堡、一家、候杖子、同盛號、水泉、翟杖子、康官、平房、高杖子、北溝,共有126個村民組。
2014年末,全鎮總人口為31920人,總人口中男性16032人,占51.6%,女性14888人,占48.4%,65歲以上的人11500人,人口以漢族為主,有滿族、蒙族、回族。2014年末,人口出生率為8.1‰,人口死亡率5.3‰,人口自然生長率為3.12‰。轄區東西距離31.2千米,南北距離5.6千米,總面積180.5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162.5平方千米,占90%,水域面積18.5平方千米,占10%,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58人。
礦產資源
宋杖子鎮礦產資源豐富,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沸石、石灰石、瑪瑙石、膨潤土、錳石等,其中,沸石的儲藏量為3億噸,具有開採價值。
經濟發展
農業經濟發展成效顯著。2006年保護地面積發展到2.4萬畝,產值 達2.8 億元,栽培品種以
黃瓜、甜椒、花卉為主,產品已打入國際市場;山杏栽植面積2萬畝,扁杏0.43萬畝;建成標準化養雞小區14個,示範基地3個,發展養殖大戶180個,畜牧業產值實現4300萬元。
工業經濟不斷壯大。綠野有機肥公司、豐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國福蔬菜汁加工廠等三家企業,年產值均在3000萬元以上。截止2006年末,累計引進域外資金8000萬元,新建企業16家。
旅遊開發潛力巨大。康官
萬祥寺,建築規模宏偉,雕樑畫棟完全仿照西藏布達拉宮的建築風格,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年接待遊客達萬人以上。
小城鎮建設發展迅猛。2006年小城鎮建築面積達到2.9萬平方米,規劃建設了
行政區、工業園區、商飲服務區、農業高科技園區,總投資達3849萬元。
旅遊資源
萬祥寺位於宋杖子鎮康官營子村,建於
乾隆四年。史料記載,乾隆八年,乾隆皇帝去盛京(
瀋陽)曾駐蹕於此,賜名萬祥寺。該寺建於山坡上,依山就勢,呈階梯式,在中軸 線上建有五層殿堂及
鐘樓鼓樓、左右配殿等建築物,首層為硬山式建築
天王殿,二層為歇山式建築
羅漢殿,內奉
十八羅漢。第三層
大雄寶殿為具有漢藏結合式建築風格的兩層殿堂,歇山重檐,呈方形,進深6間,面闊7楹,殿內有24根青石方柱,在殿中後部有進深1間面闊3楹的大佛龕,佛龕上部為木質雲龍鏤空雕飾,立柱為盤龍浮雕,原供有4米多高的
釋迦牟尼佛像,左右為其弟子可難、迦葉銅站像(現不存),上層有歇山頂佛殿和角樓。殿正中原供有
宗喀巴大師銅像,四周為其他佛像,藻井天花的彩繪,至今仍清晰耀眼。第四層為面闊5楹進深3間兩層硬山樓閣式建築
藏經殿。最後為面闊3楹進深6間硬山卷棚式建築閻王殿。1982年省文化廳撥款對寺廟進行了維修,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萬祥寺位於凌源市宋杖子鎮康官營子村北山上,是一座清代古建築群。這就是高宗
弘曆所賜名的<<萬祥寺>>。相傳,萬祥寺是清代康熙皇帝的臨幸民女所生之子烏功祿為其二兒子所建。據所記:該廟於乾隆四年建成。乾隆八年,高宗詣盛京(今瀋陽市)取道熱河,曾駐蹕此地,賜名,有寶座一位,喇嘛百餘人。該寺院建在百餘畝方圓的山坡上,依山就勢,面南座北,如階梯式五進院落,在一條建 築中軸上分布著天王殿,羅漢殿,大寶殿,藏經樓,閻君殿等主體建築。以及鐘鼓樓,東西配殿和配房等附屬建築,共500多間殿堂。(現存100多間)大雄寶殿上下兩層,為重山式磚木結構,共81間。下層殿有前廊,進深一間,面闊三楹,聳立著四根圓形朱紅抱柱,殿外前垛為磚刻浮雕。殿內為進深六間,橫闊七楹,並置有24根青石深紅的方抱柱,高約3.5米,方面闊0.36米,這樣高大粗壯的石質抱柱頗為罕見。在這曾層殿後的山牆還有進深一間,面闊三楹的大佛龕一座。在佛龕頂橫貫三楹的木刻九龍罩,以及佛龕立柱上鑲有金龍盤玉柱的浮雕,至今仍完整無損,玲瓏剔透,金光閃耀。上層的四角建有春樓,中間為九間天井殿堂,過去是供宗喀巴大師銅鑄佛像,如今殿內四壁的彩繪壁畫一殘缺不全,而殿堂棚頂的彩繪__極樂世界(佛城)及佛家圖案,尤其是藻井的
梵文等,仍清晰可見,艷麗如初,實為不可多得的清代繪畫藝術珍品。萬祥寺大雄寶殿前,有兩棵挺拔秀美,枝葉繁茂,冠入天空的蒼松。一棵為
黑松,一棵為側柏,另一棵叫雲杉松。這棵雲杉松胸徑為60多厘米,樹高為20多米,經中國科學院林土研究所的專家們考察研究鑑定,這棵雲杉松最少有760多年的歷史,在世界上已屬於該樹種之王。
主要河流
大凌河西支:大凌河水系,流經省份遼寧大凌河(DalingHe)遼寧省西部最大 河流。漢唐時稱白狼水,遼稱靈河、金改凌河。發源於凌源宋杖子、南源建昌縣黑山(古白狼山),到兩源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附近的大城子附近會合,東北流經
努魯兒虎山和松嶺間縱谷,接納
老虎山河、牤中河、
西河等支流,到義縣轉向循醫巫閭山西側南流,在
錦縣東南注入
遼東灣,河口三角洲規模大,汊流發育。大凌河全長397公里,流域面積2.35萬平方公里,流域內年降水量450~600毫米,集中7、8月。年均徑流量16.67億立方米,流經碎屑岩、火山岩和黃土地區,含沙量達57千克/立方米,水土流失嚴重。大凌河沿岸有凌源、
喀左、
朝陽、北票、
義縣、
錦縣(現改為凌海市)等縣市。生態特徵大凌河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組成(毫克/升):浮植物總計0.57,
硅藻64.9%,
綠藻28.1%,
藍藻1.8%,
甲藻3.5%,
金藻黃藻0%,
裸藻1.7%。
地方小吃
宋杖子燒雞
燒雞亦稱熏雞,在加工過程中有獨特的工藝程式,系選用肥白條雞入鍋中煮製,加各種調料,適度掌握火候,反覆翻動,使煮好雞肉表里熟透,然後放在熏籠內加工熏制,成品講究肉熟透,表皮呈紫紅色,鹹淡適度,表里如一,氣味芬芳,口感極佳,燒雞外型美觀,雞頭回扭,口銜一翅,雙足後折插入腹腔,達到色味香形具臻佳妙。縣城以小西街高姓製作最佳,三代經營已有數十年歷史。
宋杖子剝面
剝面是凌源特色小吃之一,在周邊地區有很有影響。蕎麥是當地的特產,用蕎面製作的麵點口感清香、風味獨道、回味無窮。蕎面剝麵條被世人譽為“麵條王后”。
特色產業
凌源
黃金儲量豐富,是遼寧省重點產金地之一。宋杖子的花卉產業已成為一個新興的支柱產業,在業界已享有“南有雲南、北有凌源”之美譽。蔬菜保護地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化經營水平不斷提升。還有就是宋杖子的蔬菜大棚,那是中外聞名!
鈉基膨潤土以質優量大獲“亞洲第一土”之美譽,產品遠銷國內外。
電教工作
電教遠教工作無論是在對黨員幹部教育上還是在引領農民民眾學
科技用科技、脫貧致富上,都發揮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黨員幹部隊伍整體素質得到提高,發展經濟、帶領民眾共同致富的能力進一步增強,一些幹部已經成為活躍在農民身邊的土專家和活教材,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宋杖子鎮二十里堡村書記、主任劉波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在村內建立了大型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引進鬱金香種球繁育技術,並積極組織開展技術培育與推廣,覆蓋了全村80%的農戶,成為中國目前最大的
鬱金香種球繁育基地。二是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得到增強。宋杖子鎮翟杖子村翟東組黨員王學,長期在外打工,與黨組織的聯繫較少,2006年7月回鄉務農,參加遠程教育培訓掌握了大棚生產技術後,逐步走上富裕路,對黨組織帶領民眾致富的信心進一步增強,主動上交黨費、要求過組織生活。三是農民民眾依靠科技致富的本領得到提升。宋杖子鎮西高杖子村村民楊吉永從電教遠教培訓中嘗到甜頭,學會了生豬飼養防疫技術,飼養生豬200餘頭,年收入4萬餘元。宋杖子鎮北溝村
李海民自投資養牛後成了電教遠教播放點的常客,經常與其它飼養戶交流飼養技術,成了遠近聞名的技術帶頭人。凌源市宋杖子鎮廣大黨員幹部民眾參加電教遠教培訓的熱情日益高漲,學用科技的意識不斷增強,電教遠教已經成為廣大農民民眾脫貧致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好幫手。
項目建設
項目建設確定“三個圍繞”的原則。即,圍繞資源上項目,圍繞市場上項目,
圍繞盤活現有閒置資產上項目。凌源全市每年需要蔬菜紙箱近千萬隻,引資500萬元著手建立紙箱廠;圍繞豐富的松林資源,引進了松香深加工項目,一期投資3000萬元;圍繞“宏達牛業”,引進了北京客商建立萬頭現代化養牛場,並與金洋福合作建設釀酒廠;圍繞蔬菜大棚,引資300萬建設泡菜廠;已經開工建設、投資額達1700萬元的綠野生物有機肥項目,產品完全供應蔬菜、花卉生產農戶,市場前景廣闊。2008年以來,凌源市宋杖子鎮緊緊圍繞打造和構建產業集群這個主題,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舉全鎮之力,狠抓招商,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已經開工的項目5個、準備開工的項目5個,儲備項目2個,前二者總投資額超過1億元。認識到位,領導親力親為。宋杖子鎮是凌源市出名的農業大鎮,蔬菜保護地戶均一棚,戶均年增收1萬餘元。老百姓富了,但集體收入增長緩慢。
招商引資
凌源市宋杖子鎮創新發展理念,明確發展目標,探索發展思路,確定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突破口,走項目強鎮之路。統一思想認識,加大領導力度。他們強化對項目建設的領導
,成立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主管領導專門抓,班子成員配合抓,上上下下合力抓”的局面。為突出工業園區建設工作,鎮裡成立了園區建設辦公室,負責領導園區的建設工作,重點對建成項目抓投產達產,對續建項目抓進度,對在談項目抓落實,對儲備項目抓基礎工作,真正把項目建設擺在經濟工作的首位。2007年,通過到外地參觀,鎮領導感觸頗深,全鎮上下統一了思想認識。為了儘快形成項目建設熱朝,鎮主要負責同志帶頭跑項目,各站辦也都分解了任務。今年上半年,鎮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在外跑項目的時間占到工作時間的一半以上,有的同志自己出車跑,有的坐火車去談。和別人交流,言必談項目。只要乾,就會有成效,現在,外地許多客商都與宋杖子鎮建立了聯繫,一批項目在此落地生根。招商工作推行“三個強化”。這是宋杖了鎮招商引資的具體措施。“三個強化”是:強化以情招商、以商招商和定向招生的多元招商戰略;強化鎮、村主要負責人的招商意識,為客商創造良好的軟環境;強化責任招商措施,各站辦都有招商任務,並對招商有成效的部門、個人予以重獎。 把握關鍵環節,加大工作力度。該鎮注意把握招商引資的重點環節,通過強化多元招商、領導招商和責任招商,全力推進,狠抓落實。首先加大宣傳力度,開發區位優勢,樹立外部形象,創造優越的政策環境,吸引外商投資,形成了全民招商、多元招商的社會氛圍;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以招商為己任,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通過同學、同鄉、同事等社會關係,吸引外商投資,並對投資項目全程負責;同時還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納為崗位責任制考核的重點內容,細化任務指標,層層簽訂責任狀,把領導責任、部門責任、幹部責任有機結合起來,做到人人頭上有指標,使招商引資成為全鎮黨員幹部的社會責任和政治任務。找準切入點,加大服務力度。該鎮實行審批手續代理制,幫助企業辦理相關手續;加大基礎設施支持力度,上半年為企業配電5處,打井3眼,為工業園區修路600米,架橋一座,總投資270萬元;積極協調資金,解決企業的後顧之憂;在技術上強化服務,聘請專家、技術員進行指導,協調技術部門實行技術更新。通過對招商企業實施周到服務,加快項目建設速度。上半年,該鎮圍繞資源建設了豐達凱來肥業、英達牧業、瑞隆牧業母牛繁育基地、罐裝白酒生產、二十里堡花卉種球繁育中心擴建等項目;圍繞市場需求建設了宏翔冶金機械有限公司異型閘閥生產,續建了生升實業有限公司信鴿飼料生產、長城科貿萬噸鐵精粉加工等項目;圍繞盤活閒置資產建設了凌源華賑生物工程、彩鋼瓦生產和乳膠漆生產等項目。
河灘治理
凌源市宋杖子鎮2008年春集中治理河灘,整地8000畝,通過拍賣 樹坑的辦法,化解了資金、苗木、成活、管護等一系列矛盾。宋杖子鎮個人投資100多萬元,全部栽植了速生豐產林,並打井25眼,在大旱之年林木成活率達到90%以上。宋杖子鎮位於大凌河上游,在長達18公里的河灘地上,幾十年來造的楊樹林構成一條壯觀的綠色長廊。在2000年的大旱卻使這道綠色屏障遭受滅頂之災。大凌河乾涸,地下水位下降達3-5米,近萬畝楊樹枯死,樹皮脫落、枝杈光禿的慘狀令幹部民眾無不心痛。綠色長廊必須重建,可是砍伐後,刨根、整地、購苗、栽樹、打井,需要大筆資金,集體根本無力投入。為此,宋杖子鎮決定利用政策槓桿調動民眾積極性,吸引社會力量解決造林困難。 宋杖子鎮首先免收了死樹砍伐後的育林基金和更新費。隨後組織民眾會戰進行整地,8000畝河灘地全部挖好樹坑。今年春天進行了拍賣,誰買坑栽樹誰就擁有林權。辦法一出台,民眾拍手叫好,踴躍購買。每個樹坑最低賣到2.4元,最高達到4元。幾天之內8000畝地各得其主,多的一戶買了100畝,少的也有20多畝。各村集體收入總計200餘萬元都用於造林。民眾買下樹坑後,在林地內自行打井25眼,以備灌溉之用。在林業部門的技術指導下,民眾自費購苗,分戶栽植,不到半個月工夫,8000畝速生楊保質保量栽植完畢,並澆足了水。到5月下旬,旱情嚴重的節骨眼上又澆了兩遍水。經驗收,這批速生楊的成活率達90%以上,並且長勢良好。據統計民眾造林投入超過100萬元。這片集體林轉變成個體林之後,民眾的管護責任心明顯提高。都把自家名下的樹林看得嚴嚴實實,不準羊進,一年下來,野草長到一人高。基層幹部感慨地說:“這才是化解林牧矛盾,解決管護問題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