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儒家哲學述評

宋明儒家哲學述評

《宋明儒家哲學述評》是馮友蘭所著作品,出自於《馮友蘭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宋明儒家哲學述評
  • 作者:馮友蘭
  • 作品出處:馮友蘭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出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後漢佛教流入中國,道教亦同時興起,佛教道教都以為要得到高明的境界必須出世出家,要離開家庭而無父,離開社會而無君。這種方法,自然可以得到高明境界,不過就境界言,雖可以說是高明,就行為而言,不能說道中庸。因為他是要離開日常生活,有特別行為,只能算是極高明而不道中庸。於是高明與中庸的對立,至此乃十分顯著。本來禪宗人原有統一高明與中庸的對立的意思,禪宗人說:“擔水砍柴,無非妙道。”這是有道理的,前一講亦已說到。不過我們可以問:擔水砍柴,無非妙道,何以事父事君不是妙道呢?禪宗人對於這一點,還有一間未達。而宋明儒家,認為事父事君也是妙道。宋儒說:“掃灑應對,可以盡性至命。”盡性至命,可以得到最高境界。但其行為還是日常生活,這種生活,才是極高明而道中庸。
張橫渠的——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長其長;慈孤弱,所以幼其幼。聖其合德,賢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殘疾,煢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於時保之”,子之翼也。“樂且不憂”,純乎孝者也。違曰悖德,害仁曰賊,濟惡者不才,其踐形惟肖者也。知化則善述其事,窮神則善繼其志。不愧屋漏為無忝;存心養性為匪懈。惡旨酒,崇伯子之顧養,育英才,潁封人之錫類。不弛勞而底豫,舜其功也。無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體其受而歸全者,參乎!勇於從而順令者,伯奇也。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於成也。存吾順事,歿吾寧也。——為後世人所極推崇,認為孟子以後第一篇大文章。程明道說之意,我亦有之,但惟張子厚能書之。朱子對此文,亦極備推崇。可是這篇文章好在什麼地方,未見有確切的說明。照我們的說法,他的好處,是在從“事天”的觀點以看道德的事,有高於道德的意義。何謂事天?知道個人乃至任何事物都是宇宙的一部分,謂之知天。由此觀點,知道對於任何事物的救濟,都是替宇宙服務,即謂之事天。從宇宙觀點看道德行為,都是事天行為。從事天觀點去看道德行為,不僅是道德行為,而且還是替天服務,即從宇宙觀點來看道德的事,則所有道德的事都是事天行為了。說:“尊高年,所以長其長;慈孤弱,所以幼其幼。”這個“其”字的意義,是指乾坤——即宇宙。所以高年與孤弱,不僅是社會的高年孤弱,還是宇宙的高年孤弱。由此看來,尊社會的高年孤弱,就是尊宇宙的高年孤弱。全文所用的“其”字,都是一樣的意思。又說:“知化則善述其事,窮神則善繼其志。”“化”、“神”也都是宇宙的“化”、“神”,所以窮神知化,不僅是求知,且還是窮宇宙未竟之功,這是之高深所在。
【注】:以上是原文的部分內容。

出處

此文出自《馮友蘭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者簡介

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唐河縣人。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0年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攻讀博士學位。越三年,通過答辯,次年獲博士學位。先後任中州大學、燕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北京大學等大學的哲學系教授、主任、文學院院長、校務委員會主席等職;還曾任中研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等職。1933年至1934年,赴英講學並考察遊歷歐洲八國。1946年至1948年春,赴美講學,先後任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夏威夷大學客座教授。新中國成立後,多次代表中國學術界赴美國、捷克、印度等國出席大型國際會議和文化參訪。其一生志道精思,年壽高古,殫精竭慮,筆耕不輟。故其著述宏富,卷帙浩繁,思維縝密,邏輯嚴謹。其學亦橫綴中西,縱貫今古。其一生所著,計有中西文著作四十餘種,文章五百餘篇。其遺書集為《三松堂全集》十四卷,六百餘萬言。其中“三史六書”是其主要著作:“三史”奠定了馮友蘭哲學史家地位,使他成為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奠基者;“六書”則建構了現代形態的新理學體系,使他成為具有現代性和國際性並在國內外產生重要影響的哲學大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