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儒家哲學史講演錄》(四卷本)是張祥龍先生關於儒家哲學史四次講座稿的匯總,即: 1、《孔子的現象學闡釋九講》 2、《從<春秋>到<荀子>》 3、《拒秦興漢和應對佛教的儒家哲學》 4、《儒家心學及其意識依據》。 在這一系列講座中,張祥龍先生以現象學的方式對從先秦到晚明的儒家哲學發展歷程做了系統的重新闡釋,既是現象學中國化的重要成果,也是對中國傳統儒家哲學的創造性再闡釋,開啟了中國古典哲學進入現代哲學話語的新可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思想史意義。本書是第三卷,主要討論了從秦漢起頭的儒家哲理在重大歷史階段中遇到的重大問題,以及儒家如何應對它們。
中大哲學文庫(第二輯):主要收錄中山大學哲學系現任教師的代表性學術著作,亦適量收錄本系退休前輩的學術論著,目的是集中展示中大哲學學科的學術成果,打造一批學術精品,展現“中大氣象”,以更好地向學界請益,共同推進哲學研究走向深入。
作者簡介
張祥龍,哲學博士,主要著作有:《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三聯書店,1996;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從現象學到孔夫子》(商務印書館,2001)、《海德格爾傳》(商務印書館,2007)、《拒秦興漢和應對佛教的儒家哲學——從董仲舒到陸象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先秦儒家哲學九講——從<春秋>到<荀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孔子的現象學闡釋九講》(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現象學導論七講》(中國人民大學,2011)、《思想避難:全球化中的中國古代哲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家與孝:從中西間的視野看》(三聯書店,2017)、《復見天地心——儒家再臨的意蘊與道路》(東方出版社,2014)等。
目錄
開篇辭 ........................................................................... 1
第一講 秦朝與法家的盛滅:華夏文化與哲理的歷史拐點 ....................... 4
第一節 秦政的人事來源 .............................................................. 6
第二節 秦政的思想來源——《韓非子》(上):奸蔽無處不在 ............................. 11
第三節 秦政的思想來源——《韓非子》(下):如何燭奸去蔽? ............................ 21
第四節 秦朝覆滅的關鍵人物:趙高和李斯 ..................................... 35
第二講 秦滅漢興的哲理效應 ..................................................... 46
第一節 秦之興旺與士人之絕望 ..................................................... 47
第二節 “秦滅”造就的千古良機:反秦乃漢文化與哲理之源 ....... 50
第三節 秦的滅亡帶走了哪些哲理的成功機會? ............................. 54
第四節 反秦興漢成就了什麼哲理與政治? ..................................... 59
第三講 董仲舒的哲理與儒家歷史主導的形成(一):過秦、天人相與、元時、改制 ........ 68
第一節 “過秦”的含義何在? ....................................................... 68
第二節 董仲舒的舉賢良對策(一):天人相與之際 ...................... 72
第三節 董仲舒的舉賢良對策(二):元深天端之時義 .................. 84
第四節 受命改制:如何理解“應天化”中的“不變”? .............. 90
第五節 改制中的元更化:如何“犯上”而又“不作亂”? ......... 99
第四講 董仲舒的哲理與儒家歷史主導的形成(二):三統與一統、天人感應 ............... 107
第一節 通三統和獨尊儒術 ........................................................... 107
第二節 簡單評議徐復觀先生的《兩漢思想史》 ............................. 119
第三節 天人感應 ......................................................... 126
第五講 董仲舒的哲理與儒家歷史主導的形成(三):陰陽五行、類比感應法、深察名號 ...... 137
第一節 董仲舒的陰陽五行說 ................................................... 137
第二節 董仲舒的五行說 ......................................................... 152
第三節 天人感應的具體途徑 ............................................. 155
第四節 類比法 .................................................................. 160
第五節 深察名號的哲理 .......................................................... 166
第六講 佛教入華的哲理途徑 ...................................................... 180
第一節 佛教與中華古文化的奇妙因緣 ........................................... 180
第二節 印度佛教的基本哲理 ............................................... 185
第三節 般若中觀與中華古哲理(老莊、玄學)的關係 ............... 206
第四節 《肇論》開出的中華哲理新境界(一) ................................ 218
第五節 《 肇論》開出的中華哲理新境界(二):《不真空論》與《般若無知論》 ......... 225
第七講 中國佛教的特徵:《大乘起信論》、天台宗和華嚴宗 ............... 235
第一節 《大乘起信論》的如來藏心論 ............................................. 235
第二節 天台宗哲理要點 ......................................................... 257
第三節 華嚴宗哲理要點 .................................................. 268
第四節 《金師子章》要點講解(一):金與獅子相、華嚴判教 ........................ 279
第五節 《金師子章》要點講解(二):“十玄門”與“六相圓融” ........................ 282
第六節 《金師子章》要點講解(三):(因陀羅網境界)法界[ 性]緣起和理事無礙 ........... 289
第八講 宋明儒學的哲理回應(一):周敦頤如何開創了宋明道學?........................ 302
第一節 周敦頤之前儒家哲理無天險可守 ....................................... 303
第二節 周敦頤其人其書及其佛道因緣大略 ................................... 307
第三節 《太極圖說》與道、佛的關係 ............................................. 314
第四節 《太極圖說》與《通書》的哲理意蘊 ................................. 326
第九講 宋明儒學的哲理回應(二):二程 ............................................ 351
第一節 二程與周敦頤和華嚴宗的關係 ........................................... 351
第二節 二程的理學 .......................................................... 362
第三節 二程的理氣說和格物致知說 ............................................... 377
第四節 二程理學的問題 ............................................................ 382
第十講 宋明儒學的哲理回應(三):朱陸異同 .................................... 388
第一節 朱子生平簡述 ............................................................... 388
第二節 朱子學說簡括 ............................................................... 390
第三節 朱陸鵝湖之會 .............................................................. 402
第四節 陸象山之心學撮要 ........................................................... 410
第五節 心學之問題 ........................................................................... 416
主要引用文獻 ..................................................... 421
後 記 ...........................................................................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