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哲學史講演錄(二):從《春秋》到荀子

儒家哲學史講演錄(二):從《春秋》到荀子

《儒家哲學史講演錄(二):從〈春秋〉到荀子》是一本2022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祥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儒家哲學史講演錄(二):從《春秋》到荀子
  • 作者:張祥龍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22年7月
  • 頁數:466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100206747
  • 叢書系列:張祥龍文集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此套《儒家哲學史講演錄》的主要內容跨越兩千年,從春秋的孔子到明代的王陽明和羅近溪,涉入的哲學家不是特別多,但重要的發展脈絡,尤其是各家的獨特思想風格和哲理意趣,都得到了大不同於以往的層層揭示。
讀者用心讀過《儒家哲學史講演錄》,或許會強烈感到,儒家的哲學生命還遠遠未到可蓋棺論定的時候。

圖書目錄

開篇辭
第一講 孔子思想的哲理特點和傳承焦慮
第一節 孔子哲理思想綜述及其與其他宗教的對比
第二節 孔子之後儒家焦慮的問題:如何“自見於後世”?
第三節 什麼是普遍主義和非普遍主義?
第四節 孔子及儒家哲理的獨特性:非普遍主義的情境中生意成真
第二講 《春秋》的深遠寓意
第一節 《春秋》最晚出卻最奇特
第二節 《春秋》豈止於一史書
第三節 《春秋》的特異之處(一)
第四節 《春秋》的特異之處(二):《春秋》文本的強烈引發性與“書文/口說”二向性
第五節 口說造就“素王”
第三講 《春秋》的樂感與詩意
第一節 《春秋》通禮樂
第二節 《春秋》之“元”中的樂意
第三節 “元”之樂的時間展現
第四節 “時”與“不時”:災異與譏貶
第五節 哀與樂:《春秋》之始終
第四講 曾子之孝與《大學》古本蘊義
第一節 曾子感受的孔子
第二節 曾子展示與傳授的身體
第三節 曾子之孝:孝親哲理中的“毋必”本性
第四節 曾子孝道與《春秋》大義
第五節 《大學》中“格物致知”的含義:朱熹擅改《大學》文本之謬
第五講 子思和《中庸》(一)
第一節 子思其人及其學說的基本傾向
第二節 子思學派論“身”
第三節 《中庸》之身
第四節 《中庸》與《性自命出》論“性”與“情”
第六講 子思和《中庸》(二):誠與樂
第一節 情無偽
第二節 誠於性情
第三節 誠之樂
第四節 樂之誠
……
第七講 孟子:先秦儒家哲理主流的心-性化(一)——限情、盡心與養氣
第八講 孟子:先秦儒家哲理主流的心-性化(二)——性善論
第九講 荀子的心偽性惡論:它的現象學維度和名相分類維度
結語
主要引用文獻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