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旌

宋旌

宋旌(1973年10月-2014年5月18日),男,漢族,生前系全南縣人武部副部長。"德耀中華·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

2014年5月21日深夜,宋旌同志帶領民兵應急分隊在全南縣桃江執行搜尋失蹤學生任務時不幸犧牲,年僅41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旌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唐河縣城郊鄉劉窪村宋莊組
  • 出生日期:1973年10月
  • 逝世日期:2014年5月18日
  • 職業:公務員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2015年全國道德模範、榮獲南京軍區“獻身國防金質紀念章”
  • 軍銜:中校
  • 級別:副團職
人物生平,主要事跡,主要榮譽,

人物生平

1992年12月入伍,1998年3月入黨,歷任戰士、學員、司務長、助理員、人武部政工科幹事、軍分區後勤部供應辦主任等職,中校軍銜。2014年5月21日深夜,宋旌同志帶領民兵應急分隊在全南縣桃江執行搜尋失蹤學生任務時不幸犧牲,年僅41歲。

主要事跡

2014年5月21日深夜,宋旌同志在全南縣桃江執行搜尋失蹤學生任務時不幸犧牲,年僅41歲。用生命踐行了黨的民眾路線
端午節這一天,河南省唐河縣劉窪村老教師宋江華握著手機的手不住地顫抖。每逢佳節,他都能收到學生宋旌給他發來的祝福簡訊,20多年從未間斷。這一天,他的手機里卻一直沒有出現那個熟悉的名字。
在同一個村莊,胃癌復發的66歲老人李海梅隱隱約約感到有些不對勁,丈夫和小兒子離家好多天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家人都瞞著她。她怎么也想像不到,幾千公里之外有一場追悼會,和自己的大兒子宋旌有關。
2014年5月27日,全南縣瀰漫著悲傷。縣殯儀館悼念廳里莊嚴肅穆,哀樂低回,400多名幹部民眾含淚目送革命烈士、全南縣人武部副部長宋旌最後一程。
而前一天傍晚,在桃江兩岸,點點燭光和放飛的孔明燈將江面照得透亮,深深寄託著廣大幹部民眾對英雄的無限哀思。
愛他、敬他的人們至今仍然不願相信,那個在滂沱雨夜中,不懼險惡、不顧疲憊搜救落水失蹤學生的“宋部長”,生命的指針永遠停在了41歲。
長期以來,宋旌艱苦樸素、安於清貧,嚴以修身、嚴以律己,始終把傳承蘇區幹部好作風、當一個清正廉潔的好乾部,作為自己的不懈追求。宋旌離去後,南京軍區為他頒發“獻身國防金質紀念章”、追記他一等功,江西省軍區政治部評定他為烈士。人們深情回憶:他是人民的好兒子,“為民、務實、清廉”六字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勇於擔當 激流中展現軍人本色
5月的全南,連續強降雨導致境內河流水位猛漲,隨之而來的汛情焦灼著每個人的心。
18日下午,3名中學生在桃江仙女陂水壩上戲水時,被上游洶湧而下的山洪沖走,其中2名學生被緊急趕到的抗洪救災隊員成功營救,另一名學生被洪水沖走失蹤。隨後的兩天,宋旌親自駕駛衝鋒舟14次下水,帶領縣人武部職工、民兵應急隊員搜救失蹤的另一名學生。
“發現疑似失蹤學生。”21日19時35分,警方接到市民報案,聞訊後宋旌顧不上連日的疲憊,駕駛衝鋒舟前往搜救。
隨同的應急隊員陳石財考慮到宋旌連日辛勞,建議他稍作休息,讓其他人下水搜尋。“找人要緊。”他說,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他水性好、經驗足,更是應該帶頭。大雨不斷衝擊著桃江水面,宋旌穩穩地操控衝鋒舟在一遍遍地搜尋。行動持續了一個多小時,依然沒有找到失蹤學生。
“請求你們再幫我找找吧!”在衝鋒舟靠岸加油時,失蹤學生家長劉雙互急切地請求道。面對救子心切的家長,宋旌再次駕駛衝鋒舟衝進奔涌的洪水,在漆黑的江面上仔細搜尋。
誰也沒有想到,宋旌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
23時許,衝鋒舟在行至距離南海大橋滾水壩約100米處時突然熄火。舟上4人輪番拉引擎重新啟動衝鋒舟,都沒能奏效。宋旌沉著冷靜,指揮大家不要慌,儘可能想辦法讓衝鋒舟停靠在橋墩上。
衝鋒舟順急流直下,接近橋墩時,宋旌試圖用衝鋒舟上的竹竿抵住橋墩、用竹竿鐵鉤鉤住護欄,但因水流太急,均未成功。就在衝鋒舟接近橡皮壩,眼看就要被卷著漩渦的湍急江水掀翻時,宋旌最先把身邊的袁華推出衝鋒舟,另兩名應急隊員劉樹偉、陳石財也跟著跳出衝鋒舟,宋旌卻來不及跳,隨衝鋒舟側翻到江里。
回想起那一刻,袁華幾度哽咽:“在漩渦里打轉的生死關頭,是宋旌推了我一把,我獲救了,而他卻……”
戰友們、同事們都說,宋旌的壯舉,並不是一時的衝動,這與他根植於心的宗旨觀念和堅定的黨性修養密不可分。入伍22年來,無論是當普通戰士,還是走上領導崗位,無論是在軍分區機關還是在人武部,宋旌都以過硬素質、紮實作風和模範行動,高標準履職盡職。因工作成績突出,他2次榮立三等功,2次被省軍區表彰為“優秀機關幹部”。
務實清廉踐行蘇區幹部好作風
在全南縣人武部的學習櫥窗里,至今還張貼著宋旌的學習體會文章,其中寫道:“共產黨員要正確認識名和利,當官就不能發財,要把清廉底線刻在心間。”
繼承革命傳統,激活紅色基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宋旌言行如一,始終在路上。
走近宋旌生前的生活空間,記者不禁感慨:一個副團職領導幹部的生活,儉樸得令人不敢相信。他生前所住的人武部宿舍沒有空調,只有一台落地電風扇,屋裡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
宋旌的遺體被發現時,迷彩服口袋裡裝著剛花了千餘元買的手機,妻子王群閣含淚告訴記者,這是他生前最貴重的生活用品。
宋旌對自己省了又省,但在並不富裕的家中,卻是頂樑柱。弟弟宋漢生說,宋旌是家中老大,非常顧家:妹妹患病,他曾多次帶著她到大醫院救治;2012年春節,家裡舊房子因電線老化失火燒毀,宋旌出了大部分錢,村里資助了一部分,父母又外借了一點,這才重新蓋了三間平房。
同事們大多不知道宋旌的家庭情況,只看到他無論在哪一個工作崗位,都把清廉底線恪守心間。
贛州軍分區後勤部職工曾春蓮回憶,宋旌任後勤部供應辦主任時,襯衣領子破了,想找人修補。別人都勸他去倉庫拿一件新的,他卻說:“我是農民出身,知道掙每一分錢都不容易。這件衣服就是領子破了,補補還是可以穿的。雖然我們現在到了部隊,我們不能忘本啊,黨培養了我們,我們不能把以前的本色忘掉。”
在軍分區負責後勤部工作時,有人曾找他送禮說情,卻吃了“閉門羹”。2012年,單位集中採購一批物資,有一家公司主動上門推銷。屢遭拒絕之後,公司經理乾脆找上宋旌的辦公室,悄悄拿出一個厚厚的信封要表示“心意”。宋旌當場拍桌子:“如果不把你的‘心意’收起來,你將永遠失去軍分區採購供應的資格!”
和宋旌既是老鄉又是戰友的軍分區政治部宣保辦主任谷軍回憶,2013年宋旌帶縣裡的潛艇兵到贛州市體檢,中午有人提議找一家特色店吃烤肉。他嚴詞拒絕:“不要吃太貴的,只要吃得乾淨衛生、吃飽了就可以了。”
在同事們眼中,宋旌對公家的財物也總是省了又省、算了又算,以“摳門”出名。
2007年,宋旌調到贛州軍分區後勤部供應辦負責食堂管理工作後,發現食堂存在浪費的現象。一天,宋旌默不作聲地將別人吃剩的饅頭放入自己的飯盒,然後當著大家的面把碎饅頭吃掉。宋旌一邊嚼著饅頭一邊說:“我的父母都是農民,所以深知農民的艱辛和糧食的來之不易。”在他的感染下,機關食堂重回節儉之風。
2009年,宋旌擔當起了贛州軍分區財務審核職責。在財務管理上,不管職務高低,從來沒有人能夠在宋旌手上報銷一張無預算或超預算開支的票據,軍分區首長都說:“有宋旌管著財務後勤,最讓人放心。”2011年初,在編制軍分區本級年度經費預算時,有人提出分類別執行一伙食標準,有人提出因人員流動性大,要增加編制數的10%供應一伙食費,宋旌搬出《軍隊公務事業費標準》這把“尚方寶劍”,硬是砍掉4.2萬元一伙食費。
宋旌善打經濟算盤,工作卻從不耽誤。戰友們至今仍記得,2011年12月下旬,一個風雨交加的日子,軍分區教導隊里6台牽引車、6輛野戰炊事車、8頂生活保障帳篷整齊排列,僅50分鐘,軍分區全體人員就在帳篷里吃到了熱氣騰騰的可口飯菜,這是宋旌帶領炊事班訓練了10天的結果——1台野戰炊事車1小時內可同時保障120人用餐,大大提升了軍分區後勤保障能力。
一心為民桃江見證軍民魚水情
從宋旌落水的那一刻起,人們的心都被揪了起來。從白晝到黑夜,從將軍到民眾,從全南南海橋綿延到龍南境內,一張3千多人次參與的搜救大網全面鋪開,在贛南紅土地譜寫了一曲軍愛民、民擁軍的新時期魚水新歌。
宋旌失蹤的訊息一出,松山村村民劉天明撐著小竹排,手拿自製帶鉤的4米多長竹竿不停地在黃龍大橋附近河中搜尋著。他早出晚歸,任憑暴雨拍打著瘦小的身軀,烈日暴曬著黝黑的臉龐。
住在河岸邊的陂頭村村民溫房優,憑著對河道地形的熟悉、良好的水性和打撈的經驗,迎著湍急的河水下水搜尋。看著他已經被水泡白的手腳時,妻子心疼地說,他除了吃飯和睡覺,其他時間都在水裡泡著。
時間在煎熬中流逝。民眾自發組織參與搜救的隊伍越來越大,人數越來越多,多個“水下探尋小分隊”一次又一次潛入水中。
宋旌何以贏得萬千民眾的愛戴?當宋旌犧牲的訊息傳來,他生前的事跡不斷地浮現在人們腦中,記者從中找到了答案。
宋旌在連隊當司務長7年,每當看到戰士們的衣服、鞋子破了,他總是不聲不響地為他們縫補好,知道誰家有困難,他都熱情伸出援手。戰士們都把他當作好兄長,掏心窩子的話都願意跟他說。戰士余維發忘不了,1999年他母親病重,就在一家人都為醫藥費發愁的時候,是宋旌把自己剛領到的工資全部塞給了他;戰士蘇仁偉忘不了,2002年淮河發大水,自己老家房屋被毀,是宋旌悄悄給他家裡寄去了1000元;副連長李國良忘不了,2003年春節,如果不是宋旌主動替他留隊值班,他就不能將早產的妻子及時送到醫院。
軍分區後勤部職工劉東仁,家屬沒有工作,生活比較困難,孩子上學費用緊張。當他找到時任供應辦主任的宋旌,想從公家借點錢時,宋旌馬上從自己口袋裡掏錢給他應了急。去年底,上級要人武部推薦一名困難黨員補助對象,部里研究準備上報宋旌,但他卻堅持把名額讓給了另一位家屬患了重病的戰友。
在宋旌辦公桌案頭的備忘錄中,還記錄著一些未盡的心愿:大學生士兵歐陽強家裡收稻子,要帶幾個民兵去幫忙;寨下村軍屬謝章茂與對門家的謝華章自留地糾紛,要抽時間去調解。記下的都是平凡小事,卻浸透著宋旌對老區民眾的深情和牽掛。得知宋旌因救人犧牲的訊息後,贛州軍分區原司令員王俊傑說:“宋旌有這樣的壯舉,我一點也不感到意外,因為他平日裡就樂於助人!”
全南縣社逕鄉老屋村83歲孤寡老人張四妹是宋旌“三送”聯繫對象,每月靠著低保金度日。宋旌把張四妹當作親生母親,對她關懷備至,經常提著豬肉、水果前去看望。當得知宋旌犧牲的訊息,老人痛惜:“失去了一個好兒子。”
全南縣社逕鄉黨委書記朱家傳回憶,宋旌親民、務實,工作盡心盡責,經常幫助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藉助“三送”平台幫村里修路,關心困難民眾。
當宋旌犧牲的訊息傳回河南老家,不少村民當場淚流滿面。“多好的娃子呀,咋說走就走了?”80歲的鄰居宋中林記憶猶新:由於他身體殘疾,家中缺少勞力,宋旌從上國中到高中都堅持每年幫助他割麥、拉麥、打場。每次回來探親,總是不忘他這個遠門子爺爺,帶點土特產給他品嘗。
贛州軍分區後勤部供應辦主任朱龍強向記者回憶起了這樣一段往事:2010年8月,宋旌在出差途中發現一名乘客中暑暈倒,他立即把這名乘客送到醫院,並用身上僅有的260元錢交了住院押金。當醫生要他在住院單“與患者關係”一欄上籤字時,他毫不猶豫地寫上了“親人”二字。
是啊,親人。在宋旌眼中,人民民眾都是親人,他習慣將民眾的利益舉過頭頂,將務實清廉恪守心間,激活紅色基因,用實際行動生動闡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示了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結出的豐碩成果,用無私大愛鑄就了桃江激流中那尊英雄豐碑。

主要榮譽

宋旌榮獲南京軍區“獻身國防金質紀念章”並被追記一等功;江西省軍區政治部批准他為革命烈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