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拓絳帖》是潘師旦為摹刻的叢帖,共二十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拓絳帖
- 作者:潘師旦
- 創作年代:宋代
- 卷數:二十卷
《宋拓絳帖》是潘師旦為摹刻的叢帖,共二十卷。
《宋拓絳帖》是潘師旦為摹刻的叢帖,共二十卷。絳帖為匯刻叢帖,共二十卷,潘師旦摹刻於絳州(今山西新絳),故名。此帖刻於宋皇祐、嘉祐年間(1049--1063年),以淳化閣帖為底本而有所增刪。潘師旦,據宋人記載為尚書郎。傳說...
故宮博物院另藏有《絳帖》的宋拓原石本,為宋代方楷(字一軒)收藏四卷本。存前十卷中的九、十兩卷及後十卷中的七、八兩卷,共兩冊,其上有方楷的鐘、鼎、簋等形五方印,清初為孫承澤收藏。該帖為宋刻、宋拓、宋裝裱(蝴蝶裝)。劉鐵雲舊藏一殘本,墨色淡而字神較精湛,亦收藏於故宮博物院。價值與評價 ...
《絳帖》冊(宋拓本),中國北宋匯刻叢帖《絳帖》的宋拓“東庫本”原石拓本。內容簡介 剪方裝冊,分裝10冊,共20卷,198開半。每開縱24.9厘米,橫39.5厘米。此帖為北宋潘師旦摹刻於絳州(今山西新絳)而得名。它以《淳化閣帖》為底本,稍有增減,編次亦有所不同,分為前10卷和後10卷。書刻遒勁。宋單...
《宋拓淳化閣帖》是宋朝年代創作的書法作品,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文物鑑賞 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趙炅令出內府所藏曆代墨跡,命翰林侍書王著編次摹勒上石于禁內,名《淳化閣帖》。此帖又名《淳化秘閣法帖》,簡稱《閣帖》,系匯帖,共十卷。第一卷為歷代帝王書,二、三、四卷為歷代名臣書,第五卷是...
宋法帖。故宮庋藏宋方楷舊藏本,存前十卷中的九、十兩卷及後十卷中的七、八兩卷,共兩冊,鈐“方一軒”等印。此帖宋刻、宋拓、宋裝裱,絕無僅有,貴為珍寶。拓本尺寸每頁縱25.6厘米,橫20.7厘米。此帖宋姜夔《絳帖平》,清程文榮《南樹帖考》,容庚《叢帖目》、張彥生《善本碑帖錄》等書有著錄。
末卷亦祖絳帖,殿以李建中字,較之諸帖為詳。然止木本,世稱舊有石碑,前未之見。” 按此殘本末尾確有隸書大字題記云:“紹興十一年正月八日以秘閣法帖合參校有無,補其遺逸,厘為二十卷,刻置州治,以廣其傳。紹興十一年十月望日。”又有隸書小字列“右迪功郎鼎州武陵縣主簿編次官胡直夫”等11位官員職銜...
《絳帖》是與《淳化閣帖》齊名的三大名帖之一,為書法瑰寶。《淳化閣帖》是官刻法帖,《絳帖》是民間刻帖。該帖刻於1049--1063年(宋皇祐、嘉祐年間),集宋以前書法名家之大全,輯存、傳播了歷代法書之精華,具有很高的書藝價值。此帖骨法清勁,自有特色。歷來受到書法家、收藏家的重視。宋代單炳文在《絳帖...
另有一種是以明內府收藏的宋拓本為底本翻刻的,即肅潘翻刻的《肅府淳化閣帖》,也是明代著名的刻本。除《淳化閣帖》外,明代還翻刻了不少其他宋代的匯帖,加《絳帖》、《大觀帖》、《星鳳樓帖》、《秘閣續帖》等。其中有的是帖賈(碑帖商人)為了營利而刻,摹刻失真,技術惡劣。此外,明代也刻了一些斷代法帖...
《絳帖》為北宋潘師旦於皇祐、嘉祐間所刻。帖以《閣帖》為基礎,編入其他法帖增減而成。因刻于山西絳州,故稱。是一部宋代重要的法帖。此帖骨法清勁,自有特色。《中國法帖全集》之本冊所收,是故宮博物院珍藏的明末涿州馮銓舊藏本,此本在馮藏後流傳有緒,其中雖有補配,但在流傳《絳帖》中仍是一部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