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貼

所謂法帖,就是將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墨跡經雙鉤描摹後,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裝訂成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帖
《法貼》
《法貼》《法貼》
我國著名的法貼有宋代的《淳化閣帖》和清代的《三希堂法帖》。
《淳化閣帖》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匯集各家書法墨跡的法帖,共10卷,收錄了中國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書法墨跡,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書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後世譽為中國法帖之冠和“叢帖始祖”。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趙炅令出內府所藏曆代墨跡,命翰林侍書王著編次摹勒上石于禁內,名《淳化閣帖》,又名《淳化秘閣法帖》。由於王著識鑒不精,致使法帖真偽雜糅,錯亂失序。然"鐫集尤為美富",摹勒逼真,先人書法賴以流傳。此帖有“法帖之祖”之譽,對後世影響深遠。宋仁宗慶曆年間,宮中意外失火,拓印《淳化閣帖》的棗木原版不幸全部焚毀,因而初期的拓本就顯得異常珍貴,被視為寶物,價值連城。故宮博物院藏南宋拓本,鈐“乾隆御覽之寶”、“懋勤殿鑑定章”等印。白紙挖鑲剪方裱本,麻紙烏墨拓,每頁尺寸縱25.1cm,橫13.1cm。每卷末皆有"淳化三年壬辰歲十一月六日奉旨摹勒上石"篆書刻款,完整難得。
《三希堂法帖》。乾隆曾多次在全國尋求歷代大家的名貼,他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珣的《伯遠貼》和王獻之的《中秋帖》置於養心殿的西暖閣書房,視之為三件稀世珍寶,又將自己的書房命名為“三希堂”。為將書法向全國推廣,後來他又命人將以上三種法帖的墨色及皇室內府所藏的歷代書法真跡編成一部大型叢帖,名為《三希堂法帖》。成就於清乾隆十二年的《三希堂法帖》由大學士梁詩正等人編刻而成,總計叢帖三十二冊,收錄了自魏晉至明代的一百三十餘位書法名家的書法名跡真品。《三希堂法帖》還被石刻於北京瓊島(今北海公園內),以供學者觀摹。
《萬歲通天貼》:唐武則天於萬歲通天二年,命弘文館用勾填法,將王方慶所進獻的先祖王羲之及諸孫輩書翰真跡摹取下來,存留內府。這卷唐摹本所摹取的王羲之、王獻之、王徽之、王僧虔、王蒼、王慈、王志等七人書翰十通,是傳世王氏父子墨跡中最可靠最接近真跡的作品。此卷每帖前有王方慶小楷書祖輩名街及官位名稱,卷後有宋代岳珂,元代張雨,明代文徵明、董其昌四人題跋。曾經北宋內府,南宋紹興內府,岳珂、張雨、華夏以及清內府等收藏。其縱二十六點三厘米,橫二百五十三點八厘米,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大觀貼》:宋大觀年(1107~1110)初,因"淳化閣帖"板已斷裂等緣故,宋徽宗詔令出內府所藏墨跡,更定匯次,重為摹刻,命蔡京主其事。此帖刻於大觀三年(1109),便有"大觀帖"之稱。因刻石置於太清樓,故亦有"太清樓帖"之稱。"大觀帖"共十卷,其後刻轉精,故為世所重。"大觀帖"刻成不久,北宋滅亡,因此,北宋拓本流傳甚少。至明清時代,更是流傳絕少。
《絳帖》為北宋潘師旦摹刻,因刻於絳州,故名。又稱“潘駙馬帖”(宋代曾宏父認為《絳帖》是駙馬潘正夫所摹刻)。《絳帖》前十卷的第一卷為諸家古法帖,第二至五卷為歷代名臣法帖,第六、七卷為王羲之書,八至十卷為王獻之書;後十卷第一卷為大宋帝王書,第二卷歷代帝王書,第三至六卷為王羲之書,第七、八卷為歷代名臣法帖,第九卷為唐法帖,第十卷是唐、宋法帖。絳帖選帖範圍是以《淳化閣帖》為基礎而有所增刪,所收佳帖有李斯、諸葛亮、王羲之、王獻之、衛夫人、張旭、懷素、李白、顏真卿等人的名作。《絳帖》是與《淳化閣帖》齊名的三大名帖之一,為書法瑰寶。《淳化閣帖》是官刻法帖,《絳帖》是民間刻帖。該帖刻於1049--1063年(宋皇祐、嘉祐年間),集宋以前書法名家之大全,輯存、傳播了歷代法書之精華,具有很高的書藝價值。此帖骨法清勁,自有特色。歷來受到書法家、收藏家的重視。宋代單炳文在《絳帖辨證》(已佚,見於曹士冕《法帖譜系》)中寫道:“淳化官本法帖,不復多見,其次《絳貼》最佳。臨江帖大率與舊本同……不逮《絳帖》之遒勁也”。但宋刻《絳帖》存世稀少,即使是明、清刻本也難得一見。
《余清齋法帖》刻於1596年,成於1614年,歷經十八年。由新安巨富收藏家吳廷,出其所藏晉、隋、唐、宋書家名跡,特邀著名書畫家董其昌、陳繼儒評鑑遴選,延請同鄉人書畫家楊明時,鐵筆勒摹上石,並以其齋室命名,匯刻成《余清齋》法帖,董其昌為其題額。由於《余清齋法帖》以往極少施拓,流傳不廣,較為難得。1880年(清代光緒六年),楊守敬出使日本,留歷四年,極力推崇此帖,受到日本書道界的讚譽。日本書論家中村不折在《法帖書論集》中稱讚此帖:“於晉,采自晉帖的佳者或大抵稱得上真跡的鉤摹本;於唐、宋,則全采自真跡,使此帖具有權威性”,“其多收羲、獻等未刻於他帖的名跡,實為燦然”。楊守敬在《學書邇言》中述及:“余清齋帖……大抵皆以真跡上石,又得楊明時鐵筆之精,故出明代諸集帖之上。”
《玉煙堂帖》,又叫《大玉煙堂帖》,明代陳元瑞於萬曆四十年(1612)年集,吳之驥鐫刻,共24卷。此叢帖匯聚了漢、魏、六朝,唐、宋、金、元名跡。一卷為漢魏,2卷至12卷是兩晉六朝,13卷至19卷為唐,20卷至24卷為宋元。刻工不良,裡面良莠不齊,但亦有參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