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劉松年醉僧圖

宋劉松年醉僧圖

《宋劉松年醉僧圖》是中國宋代畫家劉松年創作的一副國畫。該畫創作於南宋時期,本名《醉僧圖》,主要描繪一位醉酒後的僧人。該作品由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劉松年醉僧圖
  • 規格:縱95.8厘米,橫47.8厘米
  • 材質:絹本,設色
  • 文物現狀:台北故宮博物院
  • 作者:劉松年
  • 年代:南宋
作品介紹,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介紹

《醉僧圖》畫一枝虬曲古松;一葫蘆掛於枝杈。青藤纏繞樹身,松下坡石旁坐一僧,袒肩。作奮筆疾書狀;僧前一童伸紙,僧左一童捧硯侍候。在坡石醒目處款書“嘉定庚午劉松年畫”八字。“嘉定庚午”即公元1210午,可知此畫作於劉松年創作成熟期或晚期。在山石、樹幹上署名是南宋畫家常用的一種方式,畫面右上方有人題七絕一首“人人送酒不曾沽,每日松間掛一壺草聖欲來狂便發,真堪畫作醉僧圖。”無印記。七絕左下方有清弘曆(乾隆皇帝)題句。畫面右上角有一首行書詩點出畫題:“人人送酒不曾沽,每日松間掛一壺,草聖欲來狂便發,真堪畫作醉僧圖。”該畫有乾隆御題詩一首,字不可辨,並鈐有清宮“石渠寶笈”、“寶笈三編”、“乾隆御覽之寶”等收藏印十餘枚。在畫面下方的坡石上有小字“嘉定庚午劉松年畫”的畫家紀年款庚午(1210年),但不顯眼,這是宋人繪畫題款的常用方式。

作品賞析

畫面左側一遒勁蒼松,頂天立地,倔強而粗壯的樹身紮根於坡石之中,穩健地鎮住整個畫面,使古意充盈紙上。畫面右上方淡筆擦出的遠山和細筆輕快而流暢地勾出的浮雲,使畫面更增超逸出塵之氣。飄然瀟灑的長松針密布於畫面上方,把觀者的視線吸引到樹蔭之下的三個人物身上。中間坐於石凳之上、解衣盤礴、乘興揮毫者,想必是“草聖”懷素,此時他所乘之興應與身後松枝上高掛的酒葫蘆有關,似為正酣的酒興也。懷素頭呈微仰之勢,似不經意地提筆揮毫,頗有“信手拈來皆文章,下筆不惑皆妙墨”之神采。他微微翹起的右腳,好像正在輕輕擺動,將他那放浪形骸的性格特徵更加明顯。筆法勁秀的衣紋線條,轉折有力而肯定,不但極準確地刻畫出人物外形,更形象地表現出懷素外表狂放,內心堅貞、高潔的性情。右邊一童子面對懷素持卷肅立,神情專注於其行筆之處。懷素左邊,一童子左手持硯、右手握墨,似墨剛研畢,正仔細審視是否正好可用。此《醉僧圖》筆法精細秀潤,布景極為高古,意境靜雅、淡定,人物間呼應關照、貼切妥當,神態呼之欲出、傳神入微,把“草聖”以酒助書興、運筆酣暢的場景描繪得淋漓盡致,是一幅難得的佳作。
此圖最讓人動心之處就是淡定、靜雅的境界。潘天壽先生在《論畫殘稿》中曾說道:“藝術之高下,終在境界,境界層上,一步一重天,咫尺之隔,往往辛苦一世,未必夢見。”陳子莊先生也言:“必須於性靈中發揮筆墨,於學問中培養意境。”南宋的苟安一隅,使當時很多文人多少有些失落的悲觀的情懷。劉松年的這幅為懷素的寫照之作,在我看來倒有幾分自況之意。心不能暢懷,借酒以發之,身不能居之境,借畫以圖之,借醉僧之超然境界,表達自己臥遊暢神之思。當然,這只是我面對劉松年這位八百年前的古人之作,做的一番遐想而已。

作者簡介

劉松年,南宋畫家,錢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居清波門,俗稱“暗門”,因有“暗門劉”之稱。淳熙年間為畫院學生,其師張敦禮是李唐的學生,故畫風與李唐一脈相承,而筆法俊秀,墨色亦顯清淡,紹熙年間升至畫院待詔,歷經南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其畫作有“院人中絕品”之名。工人物、山水、界畫,是“南宋四家”中畫風最為精緻細微的一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