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兆宜(1921—2012),河北蠡縣人,中共情報人員,革命家。1937年參加蠡縣抗日青年救國會。1938年9月調入抗日軍政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延安軍委二局,在隱蔽戰線整整工作十年,被譽為“懸崖上的聽風者”。新中國成立後轉戰外交戰線。2012年10月29日,宋兆宜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91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兆宜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北蠡縣
- 出生日期:1921年
- 逝世日期:2012日
- 職業:情報專家
- 信仰:共產主義
人物生平,抗戰時期,內戰時期,建國以後,離休以後,主要貢獻,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案例四,案例五,案例六,獲得榮譽,社會評價,
人物生平
抗戰時期
宋兆宜,1921年9月13日生於河北蠡縣一個愛國紳士的富裕家庭,受姐姐宋璉影響,青年時期即投身革命。1937年8月參加蠡縣抗日青年救國會。1938年9月調入抗日軍政大學,1939年9月29日加入共產黨,同時在抗大第五期畢業。
調入抗大的第一課,就是300 多人的大隊從冀中前線徒步走向延安。長途行軍三個半月,行程3 600里,途經河北、山西、河南、甘肅、陝西五省,1938年12 月底勝利到達延安。期間經歷的艱難險阻無法言表。
由於抗日形勢迅猛發展,前方急需大批軍政幹部,為此,第四期學員提前畢業,第五期緊接開學。
1938 年12 月8 日,開學慶祝大會舉行。文廟大殿前的廣場上,抗日歌聲此起彼伏,非常熱鬧。忽然,大家聽到一陣馬蹄聲,有人喊“毛主席來啦!周副主席來啦!”毛主席參加了慶祝大會,並致詞祝賀。
宋兆宜回憶道:“第一次聽湖南話,有些聽不懂,但內容大致還記得,毛主席首先說明大會的意義,‘今天是抗大第四期畢業,又是抗大第五期開學的日子,對第四期畢業的全體同學表示祝賀,對第五期新同學表示熱烈歡迎’。接著簡述抗戰形勢,以抗大校訓‘團結、緊張、活潑、嚴肅’和我軍一貫傳統‘積極工作、艱苦奮鬥、英勇犧牲’為主題,深入淺出地講解一番。其中,講到‘艱苦奮鬥’時說,‘我們因為窮困,才要起來革命’,‘革命是一場長期而艱苦的事業’,‘抗大就是培養更多不怕困苦、克服困難的戰士的大學校’,還風趣地說,‘抗大學員必須是會打草鞋,會打仗,身上長虱子的人,如果不長虱子,不會打仗,不會打草鞋,就不算抗大學生……’第一次見到我黨我軍最高領導,我感慨萬分。毛主席很有風趣的講話,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抗大第五期開學後,經數次整編,總校下屬三個分校,一、二分校開往抗日前線,總校和三分校留守延安。三分校下設軍事隊、政工隊、參謀訓練隊、東北幹部訓練隊等。宋老被分配到軍事隊,駐守延安東郊侯家溝,後遷往清涼山。
抗大是一座革命大熔爐,九個月的抗大學習生活內容太豐富、太充實了!宋老如數家珍地把九個月的磨鍊娓娓道來:上課、出操、放哨、背糧、炊事、開荒、打草鞋、挖炸彈、掩埋同志屍體。
“我在軍事隊學習,自然以軍事為主要內容。從立正、稍息,直到班、排、連、營……各種作戰指揮、組織,步兵偵察,後勤、政治工作。政治課是講軍事哲學辯證法,老師有著名哲學家艾思奇,八路軍副總參謀長滕代遠等。”
“日寇飛機每隔一兩天轟炸延安一次。為避免人員傷亡,上級決定在高山上設防空緊急哨兵,凡聽到或看見敵機立刻鳴槍報警,校方把具體任務交給軍事隊。我執行過三次,遇敵機一次,鳴槍一次。”“1939 年上半年,全連每周去背一天糧。那時候做炊事工作很艱苦,每天的飯食很簡單,早飯小米稀粥,中晚飯小米燜飯,炒土豆,天天如此。但供一百多個小伙子吃飯,也不容易。於是每天由一個整班人力負責下廚操作。每班每月輪作三次。全班分工合作,有抬水的,半個班人力到延河取水上山,其餘有淘米的,有煮飯的,有燒火的,有切土豆的,有炒土豆的。”
“那時還有個重要任務,就是開荒。我們隊共開荒山土地近二十畝,為邊區的耕種作了很大貢獻。”
“打草鞋的活兒人人都會。當時草鞋的材料不足,於是大家分別外出,四處尋找一種充當打草鞋材料的馬連草,結果總算解決了材料的短缺問題。”
“那時敵機對延安的頻繁轟炸,給延安送來不少廢鋼鐵,這樣就可以打造成各種生產工具。有一次,我們發現一枚未爆炸的重磅炸彈,上級命令我連去挖。我們挖出並作了安全處理後,抬回大隊。大隊長方正平把它用做武器課程的教具。他解放後曾任南海艦隊司令,當時講課的照片,我參觀軍事博物館時親眼見過。”
“敵人轟炸後有不少人就犧牲了,我們需要掩埋戰友的遺體。當時六個人一組抬擔架,把烈士的遺體運到很遠的山溝掩埋,我共抬了四次。將烈士的遺體掩埋後,我們向他們敬禮,希望這些年輕的戰友安息。”
抗大畢業後,宋兆宜被分配到延安軍委二局,在隱蔽戰線整整工作了10 年。
宋老說:“一開始不願留在後方,曾鬧過情緒,後來逐漸安下心來,並專心投入到工作中去。這10年是我最難忘的10 年,是我發揮個性、喜歡鑽研、擴大眼界、增長知識的10 年,是我對革命事業作出過小小貢獻的10 年。”
軍委二局地處延安以北60 里的安塞舊城,宋兆宜在第六訓練班,駐黃岩溝。1939 年10 月開學,訓練全能諜報人員。教官是馬文波(後曾任外交部副部長),班長是彭富九(解放後任總參三部部長)。教學內容為諜報人員應具備的技能,如騎馬、打槍、照相、竊取、收發電報、裝卸收發報機以及密碼破譯等。全班分兩個區隊,第一區隊由抗大畢業的10 人組成,區隊長為宋兆宜。第二區隊由保全國小選調而來,區隊長為王熙權。
宋老講起六訓班的學習,首先講了一個難忘的故事。“大約在1939 年秋天的一個星期六下午,我和班裡七八個同志到河邊打籃球。球場不遠處有人喊我們,要求我們幾個小鬼一起過去,幫他們把一輛陷在河中心的汽車拉上岸來。我們幾個人邊走邊議論,‘延安到安塞沒有公路,汽車怎能開到這裡?’‘延安只有一輛毛主席坐的汽車,難道是毛主席來了?’當問清是去安塞縣政府時,大家不由得看看岸邊幾個散步的人,有人小聲喊:‘是毛主席!’推車時,我出主意讓大家慢慢推。車子上不來,主席就走不了,今晚只好住在我局,要求主席明天給咱們作報告。
結果,我們的願望真地實現了。第二天星期日一大早,我們就接到通知,聽主席作報告。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兩米)地聆聽主席講話。因時間久遠,所講內容已有些模糊,但大體還記得三點,一是講抗戰形勢;二是夸二局工作,並指著前排就坐的我們幾個小鬼說:‘別看你們人小,你們的工作都是大事。’三是回答大家的提問。有人問主席:‘你看這場戰爭能打多久?’毛主席以戰略家的眼光回答:‘依我估計,大約七八年結束!’毛主席真是神機妙算啊!”
1940 年3 月,半年訓練結束,也是二局正式蒐集政治情報的開始。最初蒐集“中統”(CC)、“軍統”(復興社)兩大系統的情報,設在一個行政單位。不久,兩大系統分開,破譯中統密碼工作的留下約15 人。由於宋兆宜工作熟練,被留下破譯中統系統的情報,一乾就是六年,直到1945 年日寇投降。
宋老還提及二局的生活情況。居住的小房子幾乎沒有頂,白天可見太陽,夜間能看星星;冬天不禦寒,夏天不遮雨;下沒有鋪的,上沒有蓋的。身上穿的一律是三年一換的灰軍服,棉衣、棉褲外邊都露著棉花,一年四季光腳穿草鞋。吃的是帶沙子的小米,極少見到細糧。1942 年半年吃的是餵馬的黑豆、半年吃的是生芽的麥粒。
毛主席聽說二局生活很苦,在1942 年他命令二局全體人員到延安休整幾天。當我們整隊穿過延安大街時,人們交頭接耳地議論說:“哪來的這幾百個叫花子。”毛主席見狀,就命令姚依林給每個人發一身新軍服。姚說倉庫里沒有戰士軍服。毛主席說,發最好的軍服。第二天,我們每個人都換上了幹部服裝,四個口袋。當我們走到街上時,人們又說:“哪來的這么多小幹部啊!”穿著幹部服很神氣,後來我還照了一張照片呢!在延安,中央招待了我們全體人員整三天,天天大餐、遊玩,外加一套新軍服。說心裡話,永遠忘不了這“豐收”的三天,它反映了中央和毛主席對二局情報工作的重視,對普通戰士的關愛。
生活雖苦,但大家並不感寂寞,反而很愉快。生活上,我擔當的角色很多,教本科室的同志們學唱抗戰革命歌曲,並擔任指揮,全局歌詠比賽,我們榮獲第一名。我還教男女跳交誼舞,能拉二胡、玩打琴、彈吉它。跳舞時,我是樂隊隊長,每逢過節開晚會,我還登台演話劇,自編自演說相聲。為開展弦樂活動,我主動利用廢物製造樂器——二胡。當葉劍英參謀長得知此事後,鼓勵我們說:“下次來,希望能見到你們更多的人會拉二胡!”我們當即許諾:“參謀長下次來,我們保證用一百個二胡合奏一首曲子,列隊歡迎您。”我們說到做到,克服了材料短缺的種種困難,終於實現了諾言。別小看我,除完成製作幾十把二胡之外,我還自製了三把吉它、一把小提琴呢!
在自力更生搞生產方面,我也沖在前面。上級命令我局紡線,我又當了木工,在沒有圖紙情況下,製造了幾十部紡車。木工任務完成後,我又參加紡線,只用了三天時間,就掌握了紡線技術,並達到一天紡一斤線的好成績,受到了領導的表揚。二局舉辦運動會,跳遠、跳高我都取得過第一名,球類方面,我擔任排球隊長,籃球場上也是主力。
內戰時期
1945 年8 月日本投降後,延安軍委二局作了較大調整。1945 年下半年二局部分幹部增援華北軍區,遂成立了華北軍區二局。1946 年9 月宋兆宜支援華北二局,目的地是剛解放的張家口。華北二局特地派遣了一輛大卡車前來山西興縣迎接。從興縣出發當天行至河北淶源縣大莊鎮附近時,汽車突然失控,跌到了一座斷橋下,宋兆宜受了重傷。當時又得知張家口被傅作義軍占領,遂改變目的地,隨撤退大軍轉往老根據地河北阜平縣,時間大約在1946 年10 月。
宋兆宜由此開始了在解放戰爭時期的情報工作。他把主要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軍事情報系統上,但仍然是政治情報科的科長。在軍事科,由於無新密碼可破,於是一方面密切注意著新密碼情報的出現,另方面加緊培養新戰士的破譯能力,這種狀況持續到1948 年底。
1949 年2 月初,他隨華北司令部進駐北平,並和四野二局以及總局先遣人員匯聚到了一起。進駐北平後,奉命做了兩件工作。一是以軍事管制名義接管國民黨軍設在東交民巷的華北空軍司令部的殘局,其實那裡已空空如洗。第二件事,奉命參與在北平舉行的國共和平談判的情報工作。
建國以後
1949年10 月1 日宋兆宜同志光榮受邀,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他有幸在觀禮台上觀看了慶典的全過程。盛況至今歷歷在目,真是終生難忘。國慶後,他到張家口向軍委技術工程學校報到,參加培訓新一代情報人員的工作。
離休以後
宋兆宜離休後,又開始對祖國的傳統醫學孜孜不倦地學習和研究起來。他老有所為,知“足”常樂,成為中國足部反射區健康法研究會的老會員,不僅自己強身健體,還為患者義務足診。他在《會內通訊》、《雙足與保健》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如《足部腳反射區位置探索》、《足部的坐骨神經反射區在哪裡?》、《反射療法綜合治療腦動脈硬化一例》等。
宋老說:“我這輩子做了三件事:戰爭年代破譯密碼是研究‘敵情’;外交生涯是研究各國的‘社情’;離休以後是研究人們的‘病情’。治病和打仗完全一樣”。
主要貢獻
案例一
1940 年,我方截獲西安中統發往重慶的密報,破譯出胡宗南準備大舉進犯我陝甘寧邊區的重要情報。宋老憶及細節:“參加破譯工作不久的一天,我正為一份情報的一個字猶豫不決時,局長曹祥仁突然協同當時總參謀處長陳琦涵視察工作,進門便問:‘小鬼!幹啥呢?’我站起來直接回答:‘正為一個字下不了決心。’局長說:‘我看看!’看後他說:‘這是西安中統發給重慶總部的嗎?是會議結果的報告,很重要,他們想對陝甘寧邊區實施軍事行動。’於是曹、陳二人對話,陳處長先說:‘啊呀!不好!我們的主力已在黃河以東打日本鬼子去了,邊區只有兩個團,趕快將這份情報電話報告中央’。曹問我:‘你猜的是個什麼字?’我回答:‘按規律是武力一詞’,曹說,‘對呀!’趕快寫上,快速電話報告中央。”
中央接到報告後,立即命令王震主力緊急撤回保衛邊區,保衛黨中央。由於胡宗南發現了我軍大規模的西調,未敢輕舉妄動。用兩句名言來評價這份情報較為適當,“小小情報能影響重大戰略行動!”“破譯工作的一字之差,能驚動千軍萬馬!”這是宋兆宜同志參加情報工作不久立下的頭一功。
案例二
一個做偵呼電台工作的徐某,由延安邊區政府保全處叛逃到西安,直接投靠西安市中統分部,把軍委二局的工作、機構、各級負責人全部招供給國民黨特務機關。無巧不成書,特務機關的審訊者是我黨的一位地下黨員,他知道事情的嚴重性。於是,強逼徐某說“真情”,並動用了刑具。徐某不忍酷刑,重複前面的供詞,最後我黨這位地下黨把徐某說的供詞密報重慶。我方截獲破譯這份密報時,大吃一驚,從供詞內容看,由於他不知道二局的核心機密,因此有關破譯工作幾乎沒涉及,而全是有關二局各行政機構負責人及其任務等,宋兆宜的“大名”也在其中。這份情報對加強二局自身的保衛工作起了一定作用。
案例三
二局截獲了國民黨潛伏在南京地區的特務機關向重慶的多次密報。密報透露英、日與國民黨聯手反共反蘇,條件是英帝國主義將在華經營30 年的開灤煤礦無條件讓給日本。黨中央十分重視該情報,隨即寫了“堅持抗戰,反對投降”的文章,由新華電台播放。同時,《新華日報》刊登社論,揭露其陰謀。日、英、蔣這樁骯髒政治買賣因被暴露而宣告失敗。國際史學界把日、英帝國加國民黨的這場陰謀稱為“東方慕尼黑”。
案例四
大約1940 年底或1941 年初,中統特務治中分部向西安中統領導機關密報稱,有四名中共地下黨員擬立即抓捕。黨中央接此情報後,立即由相關部門(社會部)緊急採取措施,營救了這四位同志脫險,並順利回到延安。這類情報還有不少,對保護我地下黨組織起到了一定作用。
案例五
中統總部奉命定期密報全國大城鎮的物價動態。這類報告破譯極為容易,而且認為與政治關聯甚少,二局曾一度停止向中央報送。但很快得知,當時邊區經濟工作總負責人姚依林曾向中央申報,說明該情報的重要性,才繼續送報。利用這類情報,我們可以到國統區做些生意,以解決邊區經濟困難問題,對鞏固革命根據地大有幫助。
案例六
關於希特勒法西斯計畫進攻蘇聯的時間和地點的情報,各方對來源說法不一,但卻沒有提及來自二局。宋老回憶:“在我負責的政治情報中,確有過此事。更準確地說,是在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門每周向所屬各省黨部的‘宣傳大綱’密碼傳送中透露過這一計畫。為了驗證我的記憶,2010 年夏,我與來訪的二局老戰友劉平同志(當時負責二局情報整理科的工作)交談,證實了此事。我問:‘關於希特勒進攻蘇聯的時間、地點,二局情報是否報告過?’他肯定地回答:‘有呀!’我又問:‘該計畫是否在政治情報中發現的?’答:‘是呀!’我說:‘我決不是表功,是驗證事實!’他說:‘當然,當然!我作證。’”
事實說明,一份重要的情報往往不是一個來源,電視劇中說該情報來自於地下黨員閆寶航,也有的說來自上海地下黨潘漢年的密報,這都是可能的。因此,該情報來源說法不一,並不奇怪。後來又聽說,該情報送交蘇聯史達林,斯問來源,回答說是中國共產黨。史達林未作任何表態,隨手將情報拋在一邊。結果,在毫無軍事準備的情況下,希特勒的進攻使蘇聯蒙受了巨大災難。
獲得榮譽
1940 年底,對中統密碼破譯工作就剩下宋兆宜一個人,真可謂是“一夫當關”。到1941 年年中,才調來兩個人,但實際幫助不大。其中一個“老資格”,不僅文化低,工作時常瞌睡,經他破譯的材料還需重新再破。這樣一來,宋兆宜工作量加大,只好加班加點,但再苦再累也心甘情願,且毫無怨言。
在延安二局的六年,宋兆宜充分顯示了天賦和個性,他愛發問、好琢磨、勤實踐、對事物領悟較快。六年沒生過一次病,而且還能帶動大家,忘掉生活的艱苦,以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積極工作,勝利完成了各項任務。
二局在六年時間裡破譯了無數敵方密碼,截獲了成百上千份情報。毫不誇張地說,國民黨中央調查統計局,即“中統”總部使用的密碼,基本上全部被破解了。
1944 年夏,“中統”系統密碼突然出現了改變,幾個重要的密碼破不開,政治情報上報數量大大減少,中央也催促迅速解決。於是領導決定,責令宋老一個月內完成破解。
宋兆宜預感到這是一項既光榮又艱巨的任務。在研究過程中,他發現幾處可疑的數碼,均屬不等距離、不等數量的現象,於是萌生出一個念頭,能否用數學中的某個方程式計算出它的規律呢?宋兆宜在中學只學過小代數,其中無此類方程式。他請教了廈門大學畢業的江貞(蘇開宏)。說明來意後,江告知他大代數中有一個“不定方程式”,可以試試解。經領導同意,教他解不定方程式的方法。宋兆宜雖是國中文化,但在實踐中已有提高,只用了半天時間,就基本掌握。他運用此法,結合具體情報,終於破譯成功了。這完全出乎人們的意料,大家非常興奮。
他將破譯情況和結果報告局領導並上報軍委後才知道,這份總結是為了評選模範之用。那個時代全軍沒有立功這個詞,而叫“特等模範”。隱蔽戰線的這一殊榮獎給宋兆宜,確實來之不易。當初評選時雖有不同意見,但經葉劍英參謀長親自報請毛主席,毛主席說:“這個小傢伙,不簡單,同意,同意。理由之一,他開創了未來用數學原理破譯密度更大的密碼,為破譯工作探索到新的方向。”
在此之前,二局局長親自帶領三個文化水平高的同志,專題研究運用數學原理破譯未來高密度密碼的方法,結果未能成功而解散。這一課題被宋兆宜突破,這是一個鮮明的對比,說明他的工作具有開創性。
慶功大會上宣布不發獎狀,只在個人檔案上加以記載,並有獎金四萬元陝甘寧邊區幣。獎金名義上給個人,但宋兆宜作為黨費如數交給了二局黨組織。他所得到的只是組織宣布“授予宋兆宜同志特等工作模範”,當時這是極高的獎賞,他感到驕傲和自豪!
社會評價
“懸崖上的聽風者。”
“抗戰破譯日軍密碼四大英傑。”
“先得其兆,延河岸邊抗戰聽風者;將施與宜,海外持節中共同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