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點茶

宋代點茶

中國飲茶方法先後經過了唐代烹茶、宋代點茶、明清泡茶以及當代飲茶等幾個發展階段。中國茶史上有“茶興於唐,盛於宋”的說法,宋代點茶在中國茶道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點茶是宋代鬥茶所用的方法,茶人自己飲用亦用此法。點茶是將茶碾成細末,置茶盞中,以沸水點沖。先注少量沸水調膏,繼之量茶注湯,邊注邊用茶筅擊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代點茶
  • 起始:五代前
  • 盛行時期:唐宋
  • 含義:煮茶
  • 品種:點茶粉
  • 產地  :中國
簡介,傳承,

簡介

點茶,是中國傳統沏茶方法之一,根據當前的考古、文獻資料來看,其出現時間不晚於唐末五代,盛行於兩宋(公元960年~1279年),明代泡茶法盛行後,點茶法式微,在中華大地幾近失傳。中國茶飲在宋代最為盛行,宋徽宗趙佶甚至御筆親書《大觀茶論》,此書成為關於宋代點茶最權威、影響力最大的一部著作,流傳後世。《大觀茶論》記載:“至治之世,豈惟人得以盡其材,而草木之靈者,亦得以盡其用矣。”宋代,盛行點茶法,在社會各個階層中普及,茶不僅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飲茶的風俗也深入到人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
到了宋代,中國的茶道發生了變化,點茶法成為時尚。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點茶法是將茶葉末放在茶碗裡,注入少量沸水調成糊狀,然後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時用茶筅攪動,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點茶,也常用來在宋代鬥茶時進行。它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進行,但也可以獨個自煎(水)、自點(茶)、自品,它給人帶來的身心享受,能喚來無窮的回味。
點茶是兩宋飲茶的主流形式,是中國古代茶藝的代表之一,已傳播到日本、韓國、朝鮮,它對日本抹茶道和高麗茶禮產生較大的影響。
《大觀茶論》原名《茶論》,為宋徽宗趙佶所著的關於茶的專論,因成書於大觀元年(1107),故後人稱之為《大觀茶論》。全書共二十篇,對北宋時期蒸青團茶的產地、採制、烹試、品質、鬥茶風尚等均有詳細記述。其中“點茶”一篇,見解精闢,論述深刻.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北宋以來我國茶業的發達程度和制茶技術的發展狀況,也為我們認識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貴的文獻資料。
南宋開慶年間,鬥茶的遊戲漂洋過海傳入了日本逐漸變為當今日本風行的“茶道”。日本《類聚名物考》對此有明確記載:“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開山南浦昭明由宋傳入。”日本《本朝高僧傳》也有“南浦昭明由宋歸國,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帶到崇福寺”的記述。

傳承

《大觀茶論》在中國茶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文化地位,是研究宋代點茶的重要參考資料,也是今人復原宋代點茶技法的必讀著作。該書成於北宋年間,其作者正是曾在鎮江就番端王的宋徽宗趙佶,使得鎮江與“宋代點茶”淵源深厚。
宋聯可博士受家人影響自幼酷愛飲茶、學茶、專研點茶,每日堅持學茶、行茶,以茶修身。2015年開始策劃與運營以點茶為核心的文化基地項目,該項目現已成為鎮江市校館銜接教育基地、江蘇省文化廳和僑辦授牌的“中華文化海外交流基地”、入選國務院文化和旅遊部《2018年文化產業手冊》。
2019年1月,宋代點茶被列入鎮江潤州第三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名單。
贈與克里斯蒂安·武爾夫贈與克里斯蒂安·武爾夫
2019年4月23日,宋聯可博士代表中華傳統技藝老師在中德經貿合作交流晚宴上展演非遺宋代點茶,以歡迎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貴賓德國前總統、全球中小企業聯盟主席克里斯蒂安·武爾夫,武爾夫先生在欣賞與品嘗點茶後,給予高度讚揚。非遺宋代點茶展演第一次代表中華節目走向國際舞台。
非遺宋代點茶具有一整套完整的傳承體系,《宋代點茶傳承體系》獲得國家著作權。2019年4月16日“己亥春非遺宋代點茶拜師儀式”共有31位弟子拜師,2019年5月7日己亥端午非遺宋代點茶拜師儀式共有22位弟子拜師,非遺團隊逐漸擴大,宋聯可博士帶領眾弟子發願共同傳承非遺宋代點茶、弘揚中華優秀傳承文化。
宋代點茶拜師儀式共有22位弟子拜師宋代點茶拜師儀式共有22位弟子拜師
贈予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贈予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
2019年4月1日,宋聯可博士代表中華傳統技藝老師歡迎“元老會”代表團成員,向聯合國前秘書長、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介紹了宋代點茶在世界茶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此技藝在鎮江地區傳承的歷史淵源與文化底蘊,並將潛心多年研製的非遺宋代點茶茶粉以及點茶所用的建盞和茶筅贈送給了潘理事長。非遺宋代點茶相關物品第一次代表中華禮物出現在國際舞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