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餘杭七家詩鈔》,2011年出版。為當代杭州七家詩詞選集。中國文聯出版社
“安隱”,杭州臨平古剎名,東坡詩“當年陸羽空收拾,遺卻安平一片泉”即詠此寺,今已不存,聊借之以志所在。乃慰乃心,擊壤以遣,付會心者一笑。
基本介紹
- 書名:安隱擊壤集
- 又名:《餘杭七家詩鈔》
- 出版社:中國文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
作品簡介,作者簡介,圖書序,後記,目錄,評論,
作品簡介
《安隱擊壤集》又名《餘杭七家詩鈔》,中國文聯出版社2011年出版。為當代杭州七家詩詞選集。
“安隱”,杭州臨平古剎名,東坡詩“當年陸羽空收拾,遺卻安平一片泉”即詠此寺,今已不存,聊借之以志所在。乃慰乃心,擊壤以遣,付會心者一笑。
作者簡介
徐育寬,筆名赤舒,徐行恭幼子,甚得家風。杭州人,東塘退休教師。
沈剛,號浮蟻,杭州臨平人,尤擅填詞。
郁震宏,號郁李子。桐鄉人。著有《大麻志》、《陳傅良詩集校注》等多部。
陶學鋒,號蘆雪齋,祖籍嵊縣,居杭州臨平。
圖書序
吾友棲水昕鴻虞君集七人之詩既成,錫之以嘉名曰《安隱擊壤集》。七人者,年齒不等,居處又不一,亦不皆相識,惟虞君盡識之。今年春,虞君謂六人曰:取吾七人之詩都為一集,何如?僉曰:善。虞君乃佛時仔肩,復與燕壘張君、蘆雪陶君任行人東里之責,六閱月始成,其用心之苦可知矣。
然則安隱者何?志地也;擊壤者何?志志也。七人居處不一,何獨以安隱名也?曰:從眾也,有四人居臨平也;安隱者,臨平古蘭若之名也。或有疑之者焉,曰:“六人者皆今之餘杭人也,命以安隱,既聞其說矣;子居麻溪,舊隸德清,今屬桐鄉,而冠以安隱,其義何居?”曰:“昔者臨平之詩人,有東湖十子之目,而吾鄉徐芳谷先生與焉,然則拙詩之以安隱名也宜矣,又奚疑焉?雖然,余不能詩,附驥而已。”
書成,虞君不以余淺陋,俾題其首,辭不獲,一月無以應,比來新安,公家事了,操筆欲書,將下復止,累日不能得一字,而虞君書來,謂是集且付手民氏矣,乃撰數百字,略識顛末,且以解或人之疑,急就之章,言之無文,聊以塞責而已。庚寅仲秋麻溪席羊居士郁震宏識於新安之藤溪。
後記
虞銘 書於臨平曲營精舍
目錄
徐育寬《赤舒詩鈔》
陳國明《九思堂詩鈔》
虞 銘《曲營詩鈔》
張 健《燕壘生詩鈔》
沈 剛《浮蟻詩鈔》
郁震宏《承業堂詩鈔》
陶學峰《蘆雪齋詩鈔》
評論
李保陽《相看千載賢竹林》
——《餘杭七家詩選》讀後
中國是個詩的國度,我們的祖先最卓絕之處,是發明了詩歌,能讓我們在欣欣得意的時候、惆悵落寞的時候、仰觀山川蟲魚的時候、俯察個人得失的時候,唱出一己的得失寸心。但詩歌又是個精英化的民族文化載體。若干年前有人倡導“一夜成詩三百首”或者“全民皆詩人”,後來的事實證明,那不是聖潔詩歌的墮落,只是全民族的暫時失憶和精神錯亂。後來當詩歌暫時得到鬆綁,“文學青年”竟成為一時頗為時髦的身份代名詞。如今當我們談起那個時代來,仍有大回前朝的感嘆。時隔三十餘載,當詩歌再次淪落蠅營人生的背後時,看到七位餘杭人的詩集,竟然讓人感動不已——這不是做作,我們試想一千七百年前那個時局動盪而文化昌盛西晉,那七位神仙般的高士,不就是在潺潺流水的竹林邊共飲高唱嗎?不同的是,千載而下,竹林水邊易為安隱寺旁而已。如果我們不以死於古人筆下之嫌和不合時宜的酸腐來苛責這七位餘杭布衣詩人,那么他們的喁喁吟唱,的確是喧囂時代一道雅致的山林風景。
薄松濤《讀安隱擊壤集》
誰道風騷見式微,天涯芳草總菲菲。白頭不憚捻須苦,青鬢常忘枵腹飢。憂樂心河流赤縣,恫瘝淚雨滴緇衣。期安欲隱真無奈,擊壤聲聲未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