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殘石

安陽殘石

安陽漢代四殘石指的是《子游殘碑》《正直殘碑》《劉君殘碑》和《元孫殘碑》,金石家稱其為安陽殘石四種。

東漢的碑刻隸書已發展到了成熟階段,形態之美堪稱一絕,風格大致可分為遒麗秀美類、駿發疏展類、茂密雄渾類、古樸稚拙類、端莊典雅類、豐腴厚重類、剛健勁拔類、平正規整類、高古超逸類等。安陽四殘石便是古樸稚拙類的典型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安陽殘石
  • 出土地點:安陽市豐樂鎮
  • 館藏地點:中國文字博物館、天津藝術博物館
  • 所屬年代:漢代
子游殘碑,正直殘碑,藝術特點,劉君殘碑,元孫殘碑,
安陽漢代四殘石指的是《子游殘碑》《正直殘碑》《劉君殘碑》和《元孫殘碑》,金石家稱其為安陽殘石四種。由於它們都出土於安陽豐樂鎮的西門豹祠,也被稱為“豹祠四殘碑”。這四塊殘石雖然都為漢代遺物,但四種殘石的書法風格卻各不相同。
安陽四殘石被人們發現時大多已被改造為建築構件,殘石上所存文字數量並不多,且有的連碑主的身份、姓氏、立碑年代都無法確切考證。

子游殘碑

《子游殘碑》漢元初二年(公元115年)六月刻,隸書。碑斷為二,上截存93字,稱《賢良方正》,下截存78字,稱《子游殘石》,子游碑(下部)現收藏於中國文字博物館。子游碑(上部)即“賢良方正”藏於天津博物館。
子游殘碑(下部)於清嘉慶 三年(1798)四月出土於安陽市豐樂鎮之西門豹祠旁,後移至孔廟。後又移置洛陽存古閣。漢代,略呈長方形,三面殘缺,一面為原邊;殘長56厘米,寬45厘米,厚17厘米,碑文屬於隸書,現有殘文11行。2009年9月滑縣文物管理所調撥給中國文字博物館
子游殘碑(上部)《賢良方正》於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出土於河南安陽,此碑為上截,亦因首行有“賢良方正”等字而得名。出土後不久,被天津商會會長王竹林收藏此原石,王竹林後被天津鋤奸團所刺殺,成為民國七大案件之一。。此碑是漢隸體系中境界較高的作品,結字方扁茂密,用筆圓勁渾厚,布局則疏朗有致。康有為評其書“有渾厚之形而氣態濃深,筆頗而駿,殆《張黑女碑》所從出也。”開《張墨女墓誌》和六朝石刻的先河。舊拓本“子游”之“游”字左三點,因苔土所封,尚未剔出。有重刻本。此碑與正直碑是漢隸中境界較高的作品,用筆圓勁渾厚,布局則疏朗有致,受到康有為的盛讚。是安陽地區殘有的兩塊漢碑,是安陽“魁寶”。

正直殘碑

正直殘碑與子游殘碑同時發現,於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四月由徐方在安陽縣豐樂鎮西門豹祠外訪得,後移至安陽孔廟(現西大街國小),幾經輾轉後於2009年由滑縣文物管理所調撥至中國文字博物館正直碑呈不規則形,只有一面似為原邊,長63厘米,寬57厘米,厚20厘米,殘碑文字共8行47個字,字型大小為2寸見方,行3個至10個字不等,其中全字34個,殘字13個。據《安陽縣金石錄》記載,該碑在清·康熙年間建坊時被毀為柱石,故中央有一個直徑約為33厘米的圓穿孔。

藝術特點

此殘碑上的字型與子游殘碑略有不同,已經顯露出了明顯的楷化的痕跡,字型結構規整內斂,筆畫開張有致、雄健有力,可以稱之為“隸楷”或者“新隸體”。康有為對此碑其有較高的評價,在其所著的《廣藝舟雙楫·本漢第七》中寫道:又書法每苦落筆為難,雖雲峻落逆入,此亦言意耳。欲求模範,仍當自漢分中求之。如《正直殘碑》“為”字、“竅”字、“辭”字,真爨龍顏之祖,可永為楷則者也。
康有為認為《正直殘碑》中的“為”字、“竅”字、“辭”字為第一神品爨龍顏碑之祖是有一定理由的。《正直殘碑》雖為八分書,但觀“為”、“ 竅”、“辭”等字,帶有很濃的楷書筆意,呈現出東漢末年隸書“楷化”的特徵。而《爨龍顏碑》雖為楷書,但隸書筆意很濃,這“隸楷筆意”正是《爨龍顏碑》與《正直殘碑》之間的暗合之處。

劉君殘碑

劉君殘碑,也被稱為劉梁殘碑,是清嘉慶三年(1798年)四月,徐方在安陽縣豐樂鎮西門豹祠內發現的第三塊殘碑。發現時,此殘碑已被鑿為建築構建鏨斷為2塊,每塊殘石中央均有穿孔,分別龕置於西門豹祠大門兩邊當作門關,以供插入門樞。後為縣吏添仕麟所發現,置於安陽孔廟,後幾經輾轉,現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部金石組。
劉君殘碑的兩塊石刻均一尺見方,厚10厘米左右。碑體為八分書,字型方拙簡真、古樸淳雅、結構謹嚴,書體風格與《熹平殘石》近似。其中,一石存有6行文字,共20字,其中全字13個,不全字有7個。另一石存有5行文字,共27字,其中全字19個,不全字8個。

元孫殘碑

元孫殘碑安陽四殘石中所存文字最少的一塊,但卻最為後人所看重。該碑是徐方於1798年在安陽縣豐樂鎮西門豹祠外田野中尋訪到的一塊殘碑,此碑後來被移至安陽孔廟(現安陽市西大街國小),今已佚失。該殘碑立碑年月與撰書人姓名因殘毀嚴重均無法考證。殘碑高約42厘米,寬約23厘米,厚約10厘米,存4行文字。其中,全字14個,不全字13個。碑文中“遺孤奉承”幾個字概述了此碑主人家族之式微,“大兄元孫早終”幾個字更是表達了其可哀之情。
此碑字型方圓兼備,又以圓筆為主,精氣內含,柔中帶剛,雍雅異常。細審此石書法,平靜安詳,筆致溫和,儒雅情態畢顯。清代碑學大興,眾人搜訪研究學習漢魏碑刻人很多,並且取得了重大創作成果。然而能夠像元孫殘碑那樣體現儒雅情態,有緩有澀而且寓於圓融線質的作品極為少見。上海大畫家唐雲所藏金農隸書《王秀》一冊,尚可稱得上是得其大概。
清人著名書法大家郭尚先評價元孫殘碑:“最為雍雅,安陽殘石以此為冠”,而《安陽縣金石錄》中更是稱讚此碑:“書之秀蘊,奉當為神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