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全街道總面積49.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93195人(2010年),下轄13個行政村、3個社府拒煮臘區居委。安鎮於2009年4月撤鎮建街道,是聞名遐邇的機車、
電動車之鄉,錫山區唯一的省重點中心(鎮)街,是建設中的
錫東新城主陣地。
城市建設
錫滬路、錫東大道、錫太路、
錫山大道、北中路等交通要道在境內交匯,與
滬寧高速公路道口、
無錫機場、
312國道近在咫尺,設立在安鎮的
京滬高鐵無錫站已經啟動建設,規劃建設中的捷運二號線、四號線在安鎮交匯。作為錫山區的副中心,安鎮街道被確定為無錫市三年城市建設中六大重點功能區之一、先行試點的城鎮組團和無錫市的衛星城鎮,是無錫五大新城之一――
錫東新城的核心區域,安鎮街道在市、區發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突顯。隨著高鐵的建成以及無錫市堅定的“東擴”步伐,安鎮與高鐵站商務區已融為一體,正逐步成為無錫市創新發展的新名片、錫山產業發展的新平台,上海、北京等強中心的功能轉移承接地,與蘇州、常州、泰州合作發展的大都市區樞紐,以及輻射江陰、常熟等周邊城市的區域中心。
2011年,街道堅持以保障錫東新城和商務區建設發展為主題,堅持以經濟社會轉型發展、趕超發展為主線循舟駝,不斷創新發展理念,最佳化發展舉措,克服種種不利因素和發展難題,拆遷安置、社會管理、經濟發展、民生保障等各項重點工作得到全面推動和有效落實,為街道下階段工作快速推進、全面發展積累經驗、夯實基礎。2011年,街道完成工業總產值108.03億元,比上年增長9%;國稅工業開票銷售收入完成100.5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完成商務區年精鴉度目標計畫的105%;完成工業投資17.28億元,比上年增長133.5%;商務區、安鎮街道實現財政收入7.95億元,比上年增長42.5%,其中一般預算收入5.03億元,比上年增長51.1%;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2億元,比上年增長24.2%;完成服務業投入62.89億元,比上年增長37.7%。
加快拆遷安置,強勢助推商務區建設。始終堅持將拆遷安置工作作為街道全局工作的戰略重點,強力攻堅安置房建設、市區重點道路建設、重大建設項目騰地中的節點、難點問題,全力做好重點工程項目的征地清障、桿線遷移工作,有效保障了商務區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研究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拆遷安置工作的意見》和《安鎮街道拆遷安置工作操作規程》,嚴格實行拆遷簽約會審制度,保證拆遷安置工作的公平、公正。全年完成征地31宗、523.23公頃,租用土地14.38公頃;完成評估164.17萬平方米,簽約100.48萬平方米,仔騙虹拆除65.31萬平方米。做好商務區安置房建設的各項配合協調工作,確保全置房如期投用。安置水岸佳苑、山韻佳苑現房與金牛一期、鑫安五期、鑫安四期余房4959套,有效緩解了安置用房的供需矛盾。
行政區劃
位於錫山區中部,錫山經濟開發區東部園區所在地。面積49.5平方公里,人口93195人(芝牛鍵2010年)。東接厚橋街道,西鄰雲林街道,南與鴻山街道、鵝湖鎮及濱湖區江溪街道、梅村街道相連,北至錫北鎮、東港鎮。辦事處駐安國路8號。
轄區範圍:13個村民委員會(團結、膠西、安西、安南、膠山、膠南、安鎮、白丹山、大厙頭、先鋒、查橋、山河、春光)。
歷史沿革
2003年10月,安鎮鎮與厚橋鎮合併設立安鎮鎮,2004年2月,查橋鎮與安鎮鎮合併設立安鎮鎮。鎮政府駐地安鎮自然鎮。《縣誌》載:古稱西堠村,相傳為南唐設堠之地。明洪武年間因安汝德墓又稱安家墳前。清乾隆年間,安氏興盛,遂稱安鎮,為錫東大鎮。原安鎮鎮,1949年為安鎮鎮盼榜重,屬查橋區。1956年改安鎮鄉,後改公社。1983年復設鄉,1993年更置鎮。原查橋鎮,駐地查家橋自然鎮。相傳明代有查姓官員葬於河西,其子孫為掃墓之便而集資建橋,稱查家橋。後來橋東形成市鎮,沿用橋名。解放初稱查橋鄉,1958年成立公社,1983年復設鄉,1987年更置鎮。2009年安鎮鎮撤鎮設街,析出8個村委拒愚章和會、1個居委會歸厚橋街道管理。
轄區範圍:13個村民委員會(團結、膠西、安西、安南、膠山、膠南、安鎮、白丹山、大厙頭、先鋒、查橋、山河、春光)。
歷史沿革
2003年10月,安鎮鎮與厚橋鎮合併設立安鎮鎮,2004年2月,查橋鎮與安鎮鎮合併設立安鎮鎮。鎮政府駐地安鎮自然鎮。《縣誌》載:古稱西堠村,相傳為南唐設堠之地。明洪武年間因安汝德墓又稱安家墳前。清乾隆年間,安氏興盛,遂稱安鎮,為錫東大鎮。原安鎮鎮,1949年為安鎮鎮,屬查橋區。1956年改安鎮鄉,後改公社。1983年復設鄉,1993年更置鎮。原查橋鎮,駐地查家橋自然鎮。相傳明代有查姓官員葬於河西,其子孫為掃墓之便而集資建橋,稱查家橋。後來橋東形成市鎮,沿用橋名。解放初稱查橋鄉,1958年成立公社,1983年復設鄉,1987年更置鎮。2009年安鎮鎮撤鎮設街,析出8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歸厚橋街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