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鎮

安鎮

安鎮街道位於無錫市東部,地處錫山區腹地,是錫東新城的核心區域,捷運2號線、無錫東站均在此設站,錫滬路穿境而過,與滬寧高速公路道口、無錫機場、312國道相距均不到5公里,距江陰港和張家港不足40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鎮
  • 拼音:ānzhèn
  • 解釋:.鎮靜;安定
  • 相關文獻:雲笈七籤
古文詞語,安鎮街道,行政區劃,歷史文化,經濟建設,

古文詞語

讀音:[ānzhèn]
(1).鎮靜;安定。《雲笈七籤》卷七引《靈寶經》:“赤明開圖,運度自然,元始安鎮,敷落五篇。” 前蜀 杜光庭 《皇后修三元大醮詞》:“上願宗祧安鎮,聖壽遐延,紫禁青宮,匡扶大業,維城磐石,保乂洪基。” 郁達夫 《沉淪》七:“那侍女看他發顫發得利害,就想讓他一個人在那裡喝酒,好教他把精神安鎮安鎮。”
(2).安撫鎮守。《三國演義》第一○五回:“單說 魏主 封 司馬懿 為太尉,總督軍馬,安鎮諸邊。”

安鎮街道

安鎮
概況
安鎮街道位於無錫市東部,地處錫山區腹地,是錫東新城的核心區域,捷運2號線、無錫東站均在此設站。錫滬路穿境而過,與滬寧高速公路道口、無錫機場、312國道相距均不到5公里,距江陰港和張家港不足40公里。已經建成的錫滬路、錫東大道和即將建設的錫太路、南中路、北中路、錫張高速公路、城際輕軌等穿越該鎮,是京滬高速鐵路在無錫市唯一的停靠站點,區位優勢明顯。

行政區劃

2006年4月,根據區委、區政府《關於最佳化組合部分區域發展空間的實施意見》,安鎮南橋頭村、年余村、太芙村、新聯村成建制委託開發區實施行政管理。全鎮總面積68.7萬平方公里,下轄22個行政村、3個社區,常住人口6.3萬人,暫住人口5.2萬人。

歷史文化

安鎮歷史源遠流長。古稱西堠村,相傳為南塘設堠之地。明洪武年間因安汝德墓又稱安家墳前。清乾隆年間,安氏興盛,遂稱安鎮,為錫東大鎮。境內山水秀美,風景怡人,名勝古蹟遍布,名人志士輩出。有膠山、翠屏山、吼山、白丹山、雞籠山、鳳凰山、嵩山等名勝,古蹟有竇乳泉、安國墓遺址前的石馬、晶屍與石鼓、安石洞、山莊河焦墩等。明朝以銅活字印刷而名聞中外的安國葬於膠山寺左側,明末東林黨首領顧憲成之墓座落在安鎮查橋境內。李綱、張巡、安國等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留下了寶貴財富和深遠影響。
近代的安鎮,又是農民運動和抗日的前哨陣地。錫東農運會在此誕生,安鎮東街的“三善堂”曾是無錫縣農民革命軍司令部所在地。查橋曾是錫江游擊中心和抗日根據地,無錫縣抗日聯合政府在厚橋召開成立大會,江南抗日義勇軍司令部曾在安鎮駐紮。作為革命老區的安鎮,處處留下了先烈們的戰鬥足跡。

經濟建設

工業基礎發達,招商載體完善。形成了機車、電動車、電線電纜、紡織化纖、有色金屬、電子、化工、熱交換器、機械等一批支柱產業。電動車行業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成立了國內首個鎮級電動車行業協會,全鎮集聚電動車整車生產企業152個,配件企業和配套的個體工商戶400多個,電動車年總產量250多萬輛,占全國的五分之一。眾星集團、偉達集團、華能電纜、隆達銅業等都是久負盛名的規模企業。2006年,全鎮完成國稅開票銷售收入126.47億元,首次突破百億大關。其中工業開票銷售收入110.37億元。財政總收入3.71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6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1億元。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9億元,其中工業投入14.6億元。協定註冊外資和到位註冊外資分別達4087萬美元和1527萬美元。現代農業發展迅速,形成了水產品、蔬菜、茶葉、畜牧業、果品等五大高效農業;糧食生產全面豐收,畝均收益達600元,實現產量和效益的雙增。
社會事業優質均衡發展,人民生活日益富足安康,社會秩序井然有序。 2006年安鎮共投入8000多萬元用於完善教育衛生事業。學校軟硬體環境明顯改善,全鎮中國小全面通過省義務教育現代化驗收。39350人參加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100%,初步解決百姓看病難的問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1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301元。環境整治成績顯著,三個村被評為省級衛生村,三個村成功創建省級生態村,人均公共綠地13.8平方米,森林覆蓋率17.9%,其中鎮區達33.4%。2006年9月通過江蘇省環境優美鄉鎮的考核驗收。
隨著區委、區政府“東部崛起”戰略的實施,安鎮時逢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獨特的交通區位優勢、發展空間優勢以及上級的重視和支持優勢,使安鎮鎮在市、區發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顯現。作為錫山區的副中心,安鎮已經被確定為無錫市三年城市建設中六大重點功能區之一、先行試點的城鎮組團和無錫市的衛星城鎮,是未來的長途客運中心、交通物流中心、錫東地區交通樞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