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鼓,漢族曲藝曲種。傳說,以道教故事為題材的道情,固而有“”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鄉漁鼓
- 流行:廣西漁鼓湖北漁鼓
- 源於:道教徒吟誦
- 又稱:道情
民俗起源,表演方式,演出內容,道具結構,文化傳承,
民俗起源
漁鼓較廣,有湖南漁鼓等等。其中湖南漁鼓中又有衡陽漁鼓、常德漁鼓、臨澧漁鼓、安鄉漁鼓之分。
安鄉漁鼓據縣文學史所述,它在唐代就已傳入縣境,宋、明兩代得以發展,清朝盛行,沿自今天,已有千多年歷史。據調查統計,目前仍有四十多台漁鼓藝人分布在黃山頭鎮、焦圻鎮、官壋鎮、大鯨港鎮、深柳鎮、安康鄉、安障鄉、安全鄉、安福鄉、安凝鄉、安生鄉、安裕鄉等地從事演出活動。
表演方式
左手抱鼓、鈸,簡板靠肩,右手下三指擊鼓,上拇食指執竹竿敲鈸,配合簡板擊節為拍,自唱自伴。安鄉漁鼓是典型的民間口頭創作的說唱文學(因為安鄉漁鼓盲人從藝較多,口頭傳授本唱文),俗稱安鄉漁鼓派。
安鄉漁鼓以唱主為,“念”、“表”、“白”皆俱。唱詞多系整齊的七字句,首句起,雙句押韻,有的一、二、四句押韻,有的分段轉韻,也有句句押韻,一韻到底。
安鄉漁鼓在曲調調式上,除沿用口頭傳唱的漁鼓老調外,周裕元老藝人又吸收荊河戲音樂、花鼓小調及民間小曲之營養,形成了安鄉漁鼓三種曲調,以表現人物激昂歡樂情緒時,用正調。根據節奏快慢其中又分一流(原板)、二流、三流三種。以表現悲傷情緒時用悲調,其中又有長悲短悲之分,表現醜惡或導詼諧時用醜調。其中又有正醜、反醜之別。此外還有五字板、哭頭腔兩類,使單一的漁鼓曲調變為了十多種演唱曲調。
演出內容
在演唱內容上,傳統歷史書目有《粉樁樓》、《綠牡丹》、《天寶圖》、《地寶圖》、《包公案》、《施公案》、《楊家將》、《呼家將》、《水滸》等,現代長篇書目有《破曉記》、《烈火金剛》、《林海雪原》等,配合宣傳教育小孩子的有《母女會》、《打碗記》、《計畫生育好處多》、《多子多孫不是福》、《全家一心奔小康》、《農村處處新氣象》等,此外還有即興起唱,“沿門上戶,見子打子”的口頭創作唱詞。
道具結構
安鄉漁鼓截竹筒三尺許為鼓腔,一端蒙以皮革或油膜。
文化傳承
漁鼓在安鄉縣流行較廣。八十年安鄉縣建立民間藝人協會,登記發證的漁鼓演唱藝人達108人之多,那時,全縣以漁鼓作為主要演唱形式的民間曲藝茶社達50餘家,為安鄉漁鼓的鼎盛時期。
現在,安鄉漁鼓仍是安鄉民間曲藝的主要表演形式之一。2009年安鄉漁鼓被安鄉縣人民政府公示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楮宏鑒公示為安鄉漁鼓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