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澧漁鼓

九澧漁鼓

漁鼓,又稱道筒、竹琴。簡板,又稱簡子。是一種古老的傳統說唱藝術。明代王圻《三才圖會》載:“漁鼓,裁竹為筩,長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皮用豬膋上之最薄者,用兩指擊之。又有簡子,以竹為之,長二尺許,闊四五分,厚半之,其末俱略外反。歌時用二片合擊之以和者也”。漁鼓用竹筒製作,筒長65—100厘米,鼓面直徑13—14厘米,一端蒙以豬皮、羊皮或油膜(豬膀胱膜)而成。演奏時,左手豎抱漁鼓,右手擊拍鼓面。指法有“擊”(四指同時拍擊)、“滾”(四指連續交替單擊)、“抹”(四指擊鼓止音)、“彈”(四指屈指連續交替擊彈)等。簡板用竹片製作,長45—65厘米,寬1.7—2厘米,一端向外彎曲,兩根為一副。演奏時用左手夾擊發音。與漁鼓一起為“漁鼓”、“道情”伴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澧漁鼓
  • 出處:九辯
  • 特點:章句整齊
  • 流域面積:2萬多平方公里
簡介,歷史背景,四大特徵,演唱方式,現代發展,傳承人,顏昌春,金行文,

簡介

湘鄂邊境流域面積2萬多平方公里的澧水流域,又有“九澧”之稱。“九澧”就是澧水及其支流的總稱,澧水有八條支流,即溫水、渫水、黃水、茹水、道水、漊水、澹水、涔水,其流域範圍包括湖北省的鶴峰、桑植,湖南省的永順、永定、慈利、石門、臨澧、澧縣、津市、安鄉,僅澧水全長378公里。 九澧大地孕育著豐富多彩的鄉土文化。九澧漁鼓就是一枝優秀民間曲藝奇葩。
九澧漁鼓

歷史背景

史載,臨澧縣城東十里的宋玉村,是2200多年前著名辭賦家宋玉被楚襄王放逐的地方。宋玉去世後,門人弟子為悼念恩師,將楠竹鋸斷,打通內節,擊打而歌。後來,澧水河畔捕魚為生的漁民受其影響,每遇歡樂喜慶,集聚一起,一邊飲酒放歌,一邊擊打竹筒、竹板等器具,自娛自樂。這就是九澧漁鼓的雛形。因竹筒擊打時發出“乓乓”的響聲,人們仿其聲稱為“乓乓”
“乓乓”這一說唱形式在唐朝日漸成熟:竹節筒底罩上了豬板油膜,因與鼓差不多,又多為漁人所好,始稱漁鼓;又因主要流傳九澧流域,進而稱為九澧漁鼓。當時,漁鼓藝人們吟唱的大多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等所作的詩句:如“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時任朗州(常德)司馬十年。
明末清初,九澧漁鼓歷經千年演變而逐漸完善,形成了現在人們所熟悉的以竹筒、雲牙板、鑔子為伴奏樂器的說唱藝術,並具備了它鮮明的個性特徵。從此,九澧漁鼓被大眾接受,紮根在九澧流域這塊充滿靈氣的土壤里。

四大特徵

九澧漁鼓有四個明顯特徵:
第一,遠古性。由於九澧漁鼓流傳的區域,是漢族與土家族的雜居地,所以它有一種楚俗巫風的遠古性特徵就形成了。
第二,綜合性。集唱、做、念、打多種技巧和多個角色於一人。
第三,靈活性。它不管在哪個地方都可以演唱,田邊地頭、茶館裡都可以演唱。
第四個就是音樂性的特徵。

演唱方式

九澧漁鼓的演唱一般由鬧台、正板、尾腔組成:
鬧台:先用竹筒、雲牙板、鑔子按曲牌打鬧一兩分鐘,接著唱出四句詩白,詩白都是用古人的詩句,然後就是引腔,有的老藝人說都統稱為鬧台。
正板:正板一般都是四二的拍子,也不是從頭到尾都是正板,插其它的板式、插課子。
尾腔:是整個敘述演唱的高潮,用尾腔結束。尾腔也可以加入數板,或者是打課子。
所演唱故事內容,按照情緒的不同,它就有兩種調式。根據情緒需要,有“導板”、“鴛鴦板”、“勸夫”、“罵妻”、“伸冤”、“對唱調”、“二流數板”、“三流數板”、“課子”等板式變化。一般來說,歡樂向上的為“宮調”式,低沉哀怨的為“徵調式”。
九澧漁鼓源於楚地,道具配置、唱詞風格都留下了楚文化痕跡,特別是唱詞講究、章句整齊,這都是受楚辭賦的影響,具有楚俗巫風的遠古性。九澧漁鼓演員集演唱、打擊樂的伴奏於一體,“唱、做、念、打”皆為一人同時操作,這是一般曲藝形式所少有的,具有“唱做念打”的綜合性。九澧漁鼓的演唱不拘場地,田頭地邊,茶館酒樓,都可登上舞台。具有演出場地的廣闊性。九澧漁鼓的演員,根據劇情需要可用聲音、表情或形體動作,扮演各種人物,做到一人多角。具有角色進出的靈活性。九澧漁鼓的演員,可緊密配合黨的中心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具有說唱編演的快捷性。
澧漁鼓是澧水流域優秀民間曲藝代表,繼承和保護好,對區域性歷史、文化的研究和套用,有著重要的價值。章句結構是九澧漁鼓主要的音樂特徵,無論哪種唱腔結構,都以最尾一句有尾腔為標誌。節奏較快的由起、承、轉、合四句或更多的樂句構成樂段。

現代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九澧漁鼓又經歷“挖掘整理”、“沉寂”、“繁榮”三個階段。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中期,流域諸縣市對九澧漁鼓唱本進行了挖掘整理,並推陳出新。文化部門組織漁鼓藝人集中學習培訓,清除唱本中封建迷信和黃色情調,納入格調健康的內容。有的地方如臨澧縣還成立漁鼓協會,吸收會員386人,組織藝人編寫出《奪印》、《楊立貝逼丁裝啞十一年》等唱本,配合當時的中心工作在城鄉巡迴演唱。
八十年代,伴隨改革開放文藝的復甦,九澧漁鼓也隨之進入繁榮階段,在當地政府和職能部門的支持下,漁鼓藝人開始不斷對唱腔和表演形式進行創新。唱腔在保留原有風格的基礎上,融入地方戲劇和小調精華,使其更為流暢、動聽。表演形式除了保留傳統的單打獨唱以外,還演變出了雙人漁鼓、多人漁鼓和群體漁鼓多種形式,增強九澧漁鼓的動態美感,演唱曲目更加豐富。
九澧漁鼓,既有遠古的文化背景,又有多個民族的文化融合,在中國曲藝史上也不見。其深厚的文化淵源、綜合性的演唱風格、靈活多樣的角色轉換,為我國民族民間曲藝的研究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九澧漁鼓作為一種地方文化形式,來自於民間,鄉土氣息濃厚,民眾喜聞樂見,在各個不同時期,都有十分廣闊的演唱市場。

傳承人

顏昌春

1965年從藝,師承臨澧漁鼓藝人徐亮楚。系九澧漁鼓江用弟譜系第五代弟子。他演唱技藝精湛,唱腔獨具一格,在鼓曲藝人和廣大民眾中有一定的聲譽和影響。 顏昌春1964年從藝。受前輩藝人言傳身教,他演唱技藝精諶。80年代開始嶄露頭角,多次在市縣曲藝大賽和匯演獲獎。1982年,他與金行文同台演唱的雙人漁鼓參加常德地區曲藝匯滿獲一等獎。同年,他與本縣鼓曲藝人金行文聯合演唱的九澧漁鼓《生產責任制好》參加常德地區曲藝匯演獲一等獎,省電台錄音並多次播放,爾後,他被省曲藝家協會吸收為會員。從此以後,他熱心九澧漁鼓的傳承與發展,不僅熱心傳授學徒,先後為30多人教授技藝,還為有關部門不斷提出有利該項目發展與繁榮的建議和思路。2006年年他演唱的九澧漁鼓《娘教女》獲澧水流域鼓王擂台賽銅獎。
在長期的從藝生涯中,顏昌春努力克服自己文化不高的弱點,不斷進行演唱腳本的改革和創新,在不同時期創作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黨的中心工作,且有一定質量的演唱腳本,在茶館酒樓和村頭農家進行演唱,受到當地黨政領導和廣大民眾的好評與歡迎。特別是2006年在常德市澧水流域鼓王擂台賽中,顏昌春為了九澧漁鼓發展需要,主動捨棄有奪標希望的大鼓而演唱九澧漁鼓,雖然在這次活動中他只奪得銅獎,卻受到市縣文化部門和廣大藝人的敬重。他60年代來開始帶徒,先後授徒20餘人。其中顏雲初、肖守國等已成為澧水流域知名藝人。顏昌春唱腔優美,獨具一格,且口齒清晰,特別是朵板唱得極好,悲腔尤為感人。
個人成就:
1978年參加常德市第一屆民間藝術表演賽獲演唱一等獎。
1982年參加常德市曲藝匯演獲一等獎。
2006年參加常德市澧水流域鼓王擂台賽獲銅獎。
2006年被縣文化部門授鼓王稱號。
2006年創作的段子《娘教女》獲澧水流域鼓王擂台賽銀獎

金行文

金行文,男,1946年出生,臨澧縣陳二鄉人。1960年從藝,師承臨澧名師段訓友,系九澧漁鼓李國元譜系第三代弟子。受前輩藝人的言傳身教,金行文文化革命前參加縣文化工作服務隊,演唱《兒女風塵記》、《烈火金剛》等書目,在全縣各 進行巡迴演唱。此後,他又先後參加了縣文藝輕騎隊,青山提灌工程工地文藝宣傳隊,利用漁鼓這一地方曲藝形式,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工地好人好事,為鼓舞士氣、促進工程進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九澧漁鼓再一次迎來新的繁榮;他緊抓這一契機,加強九澧漁鼓演唱技藝改革,先後把地方小調、荊河戲戲劇唱腔融入漁鼓唱腔中,增強了九澧漁鼓的藝術感染力。1980年,他首次在縣廣播電台連續三個月演唱連台本《楊家將》,受到聽眾評。此後,他還先後根據金庸、古龍等作家編寫的武俠小說改編了20多個演唱腳本。同時,還先後根據不同時期黨的中心工作創作了近30個短小精悍的演唱段子。其中:他創作的《黨的政策暖人心》參加1978年常德地區第一屆民間藝術表演賽獲演出一等獎,創作二等獎。他創作的雙人漁鼓《此路不通》參加1981年常德地區建黨60周年文藝匯演獲演出一等獎,創作二等獎。1982年,他創作的《生產責任制好》參加常德地區曲藝匯演獲一等獎,並由省廣播電台錄音播放。2006年,他創作的《審菩薩》獲“常德市首屆澧水流域鼓王擂台賽”銀獎。
金行文在長期曲藝生涯中,不僅以精湛的演唱技藝贏得聽眾喜愛,還以良好的藝德受到同行的尊重。更重要的是他把九澧漁鼓這一地方曲種的傳承與發展當做自己一生的追求與使命,這充分體現在他不僅傳授了近30個弟子,還長期主動與地方文化部門聯繫,為九澧漁鼓的改革創新提出新的建議和思路,積極參與各級部門主辦的演唱活動而不計得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