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國會

安福國會

安福國會,是中華民國第二屆國會(1918年8月12日-1920年8月),因其選舉過程被“安福俱樂部”所控制,故稱為“安福國會”。“安福”是北京一個胡同的名稱,因該政治組織的場所設在安福胡同,所以叫“安福俱樂部”;其成員也被稱為安福系,相當於一個政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福國會
  • 又名:新國會
  • 控制者:皖系軍閥
  • 參議院長:李盛鐸
  • 副議長:田應璜
  • 眾議院議長:王揖唐
介紹,解散,歷史,

介紹

安福國會(1918.8.12-1920-8.30)又稱新國會,皖系軍閥控制的國會。是中華民國第二屆國會(1918年8月12日-1920年8月),因其選舉過程被“安福俱樂部”所控制,故稱為“安福國會”。其參議院院長李盛鐸、副議長田應璜;眾議院議長王揖唐、副議長劉恩格
皖系首領段祺瑞為操縱1918年8月的國會選舉,指使其親信徐樹錚、王揖唐等,在北京的安福胡同成立俱樂部,以賣國借款和軍隊空餉收買議員政客等,結果,在新國會中,安福系議員多達30餘人,另外還以金錢賄買了部分議員.王揖唐、梁士詒分別當選為眾,參兩院議長.國會秉承段祺瑞的意旨,將直系總統馮國璋趕下台,選舉老官僚徐世昌任總統,實權仍為段祺瑞控制.皖系軍閥在1920年的直皖戰爭中失敗後,直系軍閥為進一步打擊皖系勢力,抵制孫中山護法主張,以召集民國二年的國會、恢復《臨時約法》和黎元洪復職為理由,將這一國會解散。

解散

安福國會依據1918年2月17日《修正國會組織法》選出,共有參議院議員168名,眾議院議員406名。直皖戰爭中,皖系戰敗,該國會即行解散。
安福國會亦稱「新國會」,是段祺瑞的御用國會。1918年,段祺瑞為抵制孫中山在廣州召開的國會非常會議,決定重選國會議員,由徐樹錚王揖唐等在北京安福胡同組織俱樂部包辦選舉。
經過了短暫的張勛復辟之後,段祺瑞再次出任總理,以馮國璋為總統。皖系則重新控制了中央政權。段祺瑞復出之後,拒絕孫中山的勸告,無意恢復國會。孫中山帶領一部分議員憤而南下,在廣州組織了非常國會和軍政府開展護法鬥爭。在北方,段祺瑞則詭稱國會已被破壞應仿行民國元年的辦法重組臨時參議院。1917年11月10日,由各省選派的代表115人在北京組成臨時參議院。臨時參議院為段祺瑞炮製完成了一部新的國會組織法後,於1918年8月12日宣布解散。
1918年8月12日,「安福國會」在北京開會。段祺瑞的「武力統一」政策,遭到直系軍閥和皖系軍閥的反對。段祺瑞為了達到對抗廣州非常國會及排擠直系勢力出中央政府的目的,一面加緊訓練「參戰軍」以擴大勢力,一面利用日本的借款,收買無恥政客,成立以徐樹錚、王揖唐為首的安福俱樂部,操縱新國會的選擇。在選出的議員400餘人中,安福俱樂部占了300多人,故世稱新國會為「安福國會」。 9月,「安福國會」選舉徐世昌為大總統,選舉王揖唐為眾議院議長。
按照新的國會組織法,新的國會於1918年8月12日正式產生。新國會自命為第二屆國會,由168名參議員和406名眾議員組成。在選舉中皖系的政客團體——安福俱樂部竭盡威逼利誘之能事,在574個國會議員席位中,安福系人物竟占到90%以上的席位。故此屆國會從成立後便被人們稱為“安福國會”。

歷史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由比較集中的獨裁統治,變成了分散的軍閥割據局面。他們分別在不同帝國主義的支持下,進行爭奪或控制中央政權的鬥爭,在政治上出現了極端混亂的局面。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死後,北京政府由黎元洪繼任大總統,但是政府的實權卻操縱在國務總理段祺瑞手中。段是袁世凱的忠實走卒之一,他繼承了袁的衣缽,企圖組織新的獨裁政府。但由於當時各派政治勢力對於國家政制究竟依《臨時約法》來制定,還是按《新約法》來組織,發生了一場爭執。爭論的結果,段祺瑞被迫宣布恢復1912年3月由南京臨時政府所頒布的《臨時約法》,並恢復民國元年的官制與國會,實行責任內閣制。國會重新開會後,選舉馮國璋為副總統,並重行審議《天壇憲草》。為時不久。國會與內閣因“對德宣戰案”發生了衝突。黎元洪藉機利用國會免去了段祺瑞總理職務,可是他在督軍團的要挾以及張勛的所謂調停下,又下令解散了國會。接著,1917年7月1日,北京城又演出了一幕為時12天的張勛復辟醜劇。於是段祺瑞東山再起,黎元洪引咎辭職,馮國璋繼任總統,段祺瑞仍擔任國務總理。
馮、段執政後。段祺瑞因為與原國會矛盾較深,所以不打算恢復被解散了的國會。於是著手改造國會,以為己用。他與研究系的人物互相勾結,主張仿照民國元年的先例,先召集臨時參議會,重新制定國會組織法及選舉法,然後再召集新國會。對於被解散了的原國會,則不再過問。於是原國會中的國民黨議員奮起反對,他們在上海集會並發表宣言,主張仍召集原國會,孫中山於1917年7月17日,帶領這一批人南下,在廣州組成軍政府,開展護法運動。於是出現了南北兩個政府、兩個國會相互對峙的局面。
在反對帝制的過程中,《臨時約法》終於再現了它那歷史的光輝。在袁世凱死後,儘管軍閥們並不準備實行民主政治,但是民主的潮流迫使他們不得不承認《臨時約法》的合法地位。1916年6月7日,黎元洪宣誓就任大總統之職,以段祺瑞為國務總理。在經過了一番“法統”問題的爭執後,6月29日,以黎元洪的名義發布申令:“共和政體,首重民意;民意所寄,厥惟憲法;憲法之成,專待國會。我中華民國國會,自三年一月十日停止以後,時越兩載,迄未召復,以致開國五年,憲法未定,大本不立,庶政無由進行,亟應召集國會,速定憲法,以協民志而固國本。憲法未定以前,仍遵用元年三月十一日公布之《臨時約法》,至憲法成立時為止;其二年十月五日宣布之大總統選舉法,系憲法之一部,應仍有效。”8月1日,國會在北京正式恢復,稱為國會第二期常會。國會恢復後決定以《天壇憲草》為基礎繼續制憲。9月初追認段祺瑞為國務總理。於是責任內閣制的民主共和政體又在形式上建立起來了。從此時直到1924年10月底,北京中央政府的政治制度並無多大變化在這段時間裡,由於袁世凱的死,便北洋集團失去了統一的首腦,開始以段祺瑞、馮國璋、張作霖為核心,分裂為皖、直、奉三大派系。三派之間明爭晴斗,在中國出現了軍閥混戰、輪流坐莊的政治局面。這是北洋集團開始分裂、衰落的階段。在這短短的7年中,北京政府更換了4個總統。國務總理包括正式任命、署理、代理、暫代等各種名義上台的有28人次。其中任期最短的僅僅是6天。作為資產階級民主制度象徵的國會,由於軍閥們的破壞和操縱,也發生了極大的蛻化甚至變質。
1916年8月國會恢復後,於9月5日成立憲法會議,開始繼續制憲。此次制憲,各方面人物都異常活躍,爭吵激烈,一時間似乎很有點民主氣氛。但實際上,國會此時已經蛻化,成為各派軍閥之間公開爭權奪利的場所。
國會恢復後,從國會原有的幾個政黨中又分化出許多小的派別。其中勢力及影響較大的,一為梁啓超為首的憲法研究會(研究系),一為一部分國民黨議員所組織的憲政商榷會(商榷系)。研究系和商榷系分別以段祺瑞和黎元洪為靠山,於是為了各派的利益,議員們圍繞憲法迭起紛爭,喧嚷不可終日,當時,圍繞憲法內容爭論的主要焦點在於總統、內閣和國會的關係以及中央和地方的關係兩方面。在總統、內閣和國會的關係方面,商榷系主張擴大總統和國會的權力,以削弱段祺瑞把持的國務院的權力,研究系則主張加強國務院權力以體現責任內閣精神。在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方面,商榷系主張省長民選,各省可制定省憲。研究係為了支持段祺瑞的武力統一則反對省憲及省長民選。
1916年12月8日,眾議院舉行審議會,討論省制問題,研究系與商榷系議員爭論激烈,相持不下,最後竟導致大打出手,釀成著名的“國會毆鬥案”的醜聞。可見此時的國會已經蛻化為軍閥政客們的交易場所,議會民主制完全成了幌子。
1917年5月,在制憲之爭遠未結局的情況下,又爆發了“府院之爭”。黎元洪免去了段祺瑞的職務。在張勛的逼迫之下他又下令解散了國會。第二期常會就這樣結束了。
1917年6月,張勛復辟,解散民元國會(第一屆國會)。
1917年7月,段祺瑞再造共和,打敗張勛。但是段因為民元國會曾反對他參戰歐戰,故段沒有恢復,而是在梁啓超等建議下,“效法”辛亥革命初期成立臨時參議院,制定新的國會組織法,於1918年5月至6月間舉行全國大選。南方五省(粵、桂、滇、黔、川)均反對,當時南北交戰,湘、鄂、陝等三省因戰亂,也不能正常辦理選舉,故實際進行選舉的僅十四行省。在選舉過程中出現了大量腐敗、作弊現象。選舉結果:安福系獲得多數,獲330席次,舊交通系120席次,研究系只獲20餘席次。
但是孫中山及部分南方軍閥不承認解散民元國會。
1917年8月25日,部分民元國會議員在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軍政府大元帥。中國南北並存兩個政府。
1918年8月12日,也是第一屆國會期滿之時,臨時參議院解散,安福國會正式成立。8月20日眾議院議員406名,選舉安福系領袖王揖唐為眾議院議長,劉恩格為副議長。22日參議院議員168名,選舉舊交通系領袖梁士詒為參議院議長,朱啟鈐為副議長。
1918年9月4日,安福國會正式選舉徐世昌任中華民國總統,接替了代總統馮國璋。但是直系將軍吳佩孚於9月13日在衡陽通電,不承認安福國會的總統選舉。安福俱樂部暗中操作,擬推選曹錕為副總統,因研究系、舊交通系和部分安福系議員抵制[5],副總統競選會因法定人數不足而流產。
1920年7月,爆發直皖戰爭,直系曹錕吳佩孚取勝之後控制北洋政府,迫段祺瑞辭職。
1920年8月,解散安福國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