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鎮

安源鎮

安源鎮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下轄的一個鎮。總面積25.24平方公里,人口約39349人(2017年)。全鎮轄5個行政村和6個社區居委會。該地是毛澤東同志早期工作地方,當年安源路礦工人運動在歷史上有重要地位。現是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是全國文明鎮、全省農村經濟工作百強鄉鎮、全市工業十強鄉鎮、萍鄉市經濟發展十強鄉鎮、全市財政十佳鄉鎮、全區目標考核一等獎。

1949年10月13日,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後共青團中央認定:中國少年先鋒隊的前身就在安源,安源是紅領巾的搖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安源鎮
  • 外文名稱:Anyuen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
  • 下轄地區:筲箕街社區、花沖社區、方家坳社區等
  • 政府駐地:萍安南大道
  • 電話區號:0799
  • 郵政區碼:337035
  • 地理位置:贛西
  • 面積:25.24平方公里
  • 人口:39349人(2017年) 
  • 方言贛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 火車站萍鄉站、萍鄉北站(高鐵)
  • 車牌代碼:贛J
  • 行政代碼:360302100
歷史沿革,地理位置,行政區劃,社會事業,經濟建設,基礎建設,農村工作,社會保障,教育基地,獲得榮譽,

歷史沿革

以駐地安源而得名。
安源鎮
1919年成立安源聯保辦事處,為正式行政管理機構。
1940年設立安源鎮,為江西省的早期建置鎮之一,境域僅為現轄區的一部分。
1950年萍鄉縣設17個區,其中有安源區。
1956年3月改設安源鎮。
1957年改設安源鄉。
1958年改設安源公社,同年併入萍鄉鎮。
1959年11月從萍鄉鎮分設安源公社。
1961年復設安源鎮。
1971年10月,安源鎮併入安源煤礦。
1972年9月恢復安源鎮建置,屬城關區(1993年5月更名為安源區)。
1997年,面積25.2平方千米,人口3.6萬,轄張家灣、石板、十里、躍進、新生、安源6個行政村和方家坳、牛角坡、建設、張家灣、筲箕街、老正街、下瑤坡、塘灣里、八方井、新正街、九荷11個居委會,鎮府駐安源,距區政府5千米。
2003年撤銷新生村,併入安源村和躍進村。

地理位置

安源鎮位於江西省萍鄉市東南部,距萍鄉市區5公里,總面積25.2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18公頃。統計到2008年人口約46230人。

行政區劃

轄筲箕街、花沖、方家坳、新正街、老正街、木杉塘等6個社區居委會,安源、十里、石板、躍進、張家灣等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萍安南大道。

社會事業

境內交通便捷,319國道、萍高公路和萍安大道穿境而過。有安源煤礦、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等15個省、市、區駐鎮單位和29個企、事業單位,中學2所,國小6所。有國家、省、市級文物景點20多處,是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該鎮確立發展壯大工業、做旺旅遊業、做強城市經濟,抓實做實財稅工作、民生工作、安全穩定工作、三農工作、項目建設工作、黨建工作,實現將安源品牌打造得又響又亮,將安源經濟打造得又大又強的總體工作思路,搶抓發展機遇,奮力開拓創新,加快轉型步伐,紮實開展工作,確保了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平穩較快發展。2005年榮獲“全國文明鎮”、“全省農村經濟工作百強鄉鎮”、“全省四五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省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市工業十強鄉鎮”、“萍鄉市經濟發展十強鄉鎮”、“全市財政十佳鄉鎮”、 “全區目標考核一等獎”等榮譽稱號。

經濟建設

2011年,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12.14億元,完成工業銷售收入44.14億元,規模工業利稅總額6.68億元,同比增長46%,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億元,工業技改投資9億元,完成新開工3000萬元以上項目達15個。,完成財政收入30749.95萬元,比上年增長51.12%,穩居全區各鎮街管委會第一,其中:實現工商稅收30336.93萬元,比上年增長51.21%(其中:國稅完成8470.97萬元,同比增長20.01%;地稅完成21865.96萬元,同比增長68.13%);完成財政系統收入413.02萬元,同比增長45.17%。
項目建設取得輝煌成就,一大批強鎮、立鎮項目相繼落戶該鎮,先後爭引投資3億元的LED晶片封裝項目、投資1億元冶煉煤選配中心、投資1億元宏泰商貿大廈、投資1億元大型農業休閒一體化項目、投資18億元的恆宇花園二期項目、投資10億元的安源錦繡城後山風景區項目、投資5億元的安源古城、影視大酒店項目、投資1.1億元的萍鄉市一流休閒廣場、投資3億元的安源動漫文化創意產業基地、投資1.1億元的環保催化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項目、投資1.07億元的天利園大酒店等上億元項目11個。

基礎建設

21世紀初以來,安源鎮共投入800餘萬元用於主幹道路面、人行道、下水道、綠化、路燈的配套完善;鋪設彩色人行道板1.76萬平方米,使鎮區道路鋪裝率達85%;新增綠化面積9.52萬平方米,使鎮區人均綠地面積達2.6平方米;投入200餘萬元完成了萍安大道花沖坳段的瀝青改造項目,配合完成了319國道景觀大道改造工程,征地15.53畝,拆遷房屋8幢,硬化小街小巷700平方米。投入1000多萬元改造村級道路,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標。同時,按照建設“花園社區”標準對全鎮安置小區所有的基礎設施進行完善;加大了環境保護治理工程的投入,治理了安源河,對鎮區範圍內的小井、洗煤廠“三廢”企業進行綜合整治,並不斷健全城鎮環境衛生、市場、交通、治安等管理機構,使城鎮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科學化。到2008年,鎮區已全面實施“分段承包、責任到人”,“門前三包、門內達標”責任制,廣大民眾自覺維護環境衛生的意識不斷增強,整個鎮區變得更優美、更安寧。啟動了園林式地坑垃圾轉運站的建設,新增垃圾桶100個,拆除萍高公里、319國道沿線露天垃圾池12座、違章建築屋(棚)7處,計400平方米,有效改善和提升了農村環境。
安源鎮

農村工作

“三農”工作穩步推進。2009年共投入100萬元,打造10個新農村示範點,其中,5個省級新農村示範點已按建設規劃全面完成;另外,鎮本級已確定的5個鎮級新農點,已完成綠化、美化、亮化工作,張家灣村紅色旅遊片區已初具規模,實現了水泥公路戶戶通,改水、改廁均達100%。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全面落實,共投入220萬元,解決4384人安全飲水問題。認真開展了造林綠化工作,共投入110萬元,完成“一大四小”造林綠化2905.5畝。加強了農田水利建設,完成永久性水渠建設9500米,完成山塘改造3座。農村綜合體制改革穩步推進,以“實施土地流轉、依法有償自願、建立永久檔案、促進農民增收”為模式,引導十里村農民自願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327畝,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壯大特色種養業,發展了張家灣野豬養殖。認真抓好了動物防疫工作,完善了防疫工作體系建設,做到了責任落實,科學管理,2009年全鎮未發生重大疫情,確保了全鎮畜牧業的健康發展,榮獲“全市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通過農業招商,引進了江西省紅源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並榮獲“市級龍頭企業”稱號,積極推廣和完善“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通過扶龍頭、建基地、樹品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安源鎮

社會保障

民生工程惠及廣大民眾。一是認真做好了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702人,完成全年任務170.2%;城鎮就業率全年保持在96%左右;困難群體(4050)人員再就業人數104人,完成全年任務173.3%;開發創業項目完成2個;零就業家庭就業安置率達100%;城鎮職業培訓完成230人,完成全年任務100%;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人數665人,完成全年任務190%;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40人,完成全年任務100%。二是擴大了社會保障覆蓋面。失業保險擴面200人次,失業保險征繳15.57萬元;養老保險擴面300人,工傷保險擴面567人,工傷保險征繳3.24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00人次,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征繳22萬元,城鎮居民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8223人,達到城鎮居民全覆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1623人,統籌資金222340元,參合率達到96.4%。三是加大了困難群體救助力度。建設了廉租房300套,為解決全鎮困難群體的住房問題提供了可能,在政府統一安排下進行中籤搖號,積極做好了救災救濟工作,發放救災救濟款43.8萬元,發放優撫金22.6萬元;全年慰問民眾1200餘人次,發放慰問金11萬餘元;發放各類臨時救濟款5萬餘元。
安源鎮

教育基地

安源鎮是歷史上著名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發生地,有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總平巷、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安源路礦工人運動展覽館等國家和省級重點文物單位。
安源是中國少年先鋒隊誕生地,紅領巾的搖籃。

獲得榮譽

2019年9月11日,安源鎮入選“2018中國中部鄉鎮綜合競爭力100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