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談判舊址

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談判舊址

談判處舊址位於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安源鎮八方井。俗稱談判大樓。1922年9月,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9月16日劉少奇代表路礦工人在此與路礦當局談判。迫使對方與工人俱樂部代表李立三於18日晨簽訂協定,大罷工取得勝利。舊址原是萍鄉煤礦公事房,建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占地600平方米,磚木結構轎頂式兩層樓房,前後均為拱通廊,後廊有螺旋式鐵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
  • 地址: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安源鎮八方井
  • 時間:1922年9月
  • 分類:事件
地理信息,夜校舊址,

地理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談判舊址
俱樂部主任、黨支部書記李立三因出席長沙泥木工會成立大會,當時不在安源,於是毛澤東直接主持召開了黨支部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朱少連、蔣先雲、蔡增準、李滌生、周鏡泉、朱錦堂等十餘人。經過討論,會議決定,立即著手組織路礦兩局全體工人罷工。毛澤東指示安源黨組織,在罷工鬥爭中要依靠工人民眾的堅固團結和頑強鬥爭,黨支部要有勇有謀地領導工人堅持鬥爭,奪取勝利,並從安源路礦的具體情況出發,提出“哀而動人”的罷工策略。會議之後,黨支部依據“哀而動人”的罷工策略,提出了“從前是牛馬,現在要做人”的基本戰鬥口號,從而保證了安源大罷工的順利實現。
毛澤東1921年秋來安源住處——八方井四十四號
1921年10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後回到湖南的毛澤東,為了貫徹黨的一大決議,於同年秋天來到安源開闢工人運動。
毛澤東當時的公開身份是湖南第一師範學校教員、一師附小主事(相當於校長)。他利用這個公開身份,以走親訪友、參觀訪問、推廣平民教育的名義,來安源考察,住在八方井四十四號。這棟房子是萍鄉煤礦建礦初期由礦局建造的,是萍礦總平巷甲段段長毛紫雲的住房。毛紫雲是湖南湘潭人,曾和毛澤東的父親一起在長沙做過生意。毛澤東就是利用這個同鄉的關係住在這裡。中間是堂屋,左邊一間便是毛澤東的臥室。毛紫雲還找來家中挑水的工人張竹林做嚮導,陪毛澤東四處走走。毛澤東在安源考察期間,深入礦井、鍋爐房、餐宿處等工作處,廣泛接觸工人,從談家常入手,了解工人的疾苦和安源的階級狀況,啟發工人覺悟。

夜校舊址

安源路礦工人第一所夜校舊址
安源路礦工人第—所夜校舊址位於安源鎮老后街五福齋巷內,是一座二層四棟三間磚木結構的樓房,樓房上下對稱,四周均為寬1.3米的走廊,原本是距安源4千米的丹江大地主王守愚(萍礦顧問)家的。
1921年冬,毛澤東偕李立三等來安源開展工人運動,為了取得合法地位和公開活動的條件,以便廣泛接觸工人民眾,決定從辦平民教育入手,來發動和組織工人,在老后街五福巷租用了這棟房子的樓上三間做校舍,辦起了平民國小,免費招收工人子弟入學,李立三擔任教員,住在二樓。自辦了平民國小後,李立三經常以訪問學生家長名義廣泛接觸工人,在這個基礎上,於1922年創辦了第一所路礦工人補習學校。白天小學生上課,晚上工人上課,所以補習學校也被稱為夜校。
補習學校最初有學員60餘人。路局工人比較多,按文化程度分為高低兩班。工人每晚憑聽講證進課堂上課,結業後還發給畢業證書。夜校的教材首先採用粵漢鐵路工人學校的講義,以後由教員自己編印。為了防止敵人的破壞,夜校還發給工人兩套課文:一套是普通的識字課本,另一套是宣傳革命道理的《工人讀本》。
夜校教科書介紹了自然科學、生活常識、階級鬥爭等各方面知識,課本生動形象,通俗易懂,有的還配有插圖,再加上李立三繪聲繪色的解說,工人深受教育和啟發。
夜校的經費首先是由長沙、上海方面熱心工人教育事業的人募集而來。工人俱樂部成立後,經費由俱樂部撥給。1922年9月,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勝利後,工人夜校由一所發展到七所,學員一千餘人,同時還設立了補習部、子弟部、婦女職業部以及閱報室、圖書館,各工作處還設立了讀書處,並備有《工人周刊》、《勞動周刊》、《大公報》等報刊,供工人業餘時間自由閱覽。
工人夜校的開辦,提高了工人的文化知識和階級覺悟,為培養工人運動幹部,建立和發展黨、團、俱樂部組織創造了條件。
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談判處舊址——公務總匯
</strong>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談判處,位於安源煤礦礦區內,坐西朝東,是二層磚木結構的歐式樓房。前後都有2米寬的走廊,大門正中有一樓梯上下,屋後兩旁各設一旋轉樓梯,門前兩排尖頂鐵柵欄,給人以戒備森嚴之感。整棟樓房建築面積為2258平方米,於1906年建造,為礦局辦公大樓,礦長、高級職員和德國礦師等工程技術人員都在此辦公,通稱公務總匯。
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開始後,路礦當局為鎮壓工人運動,勾結軍閥,派出軍隊,在各個重要部門都安置機關槍進行威嚇,並宣布安源為特別戒嚴區,戒嚴司令部就設在這座樓房內,贛軍旅長李鴻程為戒嚴司令。
罷工實行後,路礦當局毫無誠意,拒不接受工人提出的復工條件,反而想盡種種詭計破壞工人的罷工。甚至商定了對付罷工的新招數——武力脅迫俱樂部領導人下令復工。9月16日,他們約工人代表劉少奇到礦局總工事房商量解決的辦法。劉少奇情知有詐,仍無所畏懼地孤身赴會。
這時,戒嚴司令部已被聞訊趕來的數千名工人圍得水泄不通,喧聲如雷。劉少奇去後聲言“不從磋商條件入手,無解決之希望”。劉少奇針鋒相對的鬥爭和數千名工人圍樓助威,打擊了路礦當局的囂張氣焰。劉少奇在數千名工人簇擁和護衛下安全回到俱樂部機關。
面對工人們的堅強團結、英勇鬥爭和劉少奇的大智大勇、堅定沉著,戒嚴司令和路礦當局不得不答應工人們提出的正義要求。9月17日晚,路礦當局與工人俱樂部簽訂了草約。9月18日,工人俱樂部代表李立三、萍鄉煤礦局代表舒季俊、株萍鐵路局代表李義藩在路局機務處簽訂了正式十三條協定。工人俱樂部發表了《上工宣言》,宣布復工。當晚,鐵路工人復工,次日凌晨,煤礦工人復工。至此,罷工勝利結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