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流鎮

安流鎮

安流鎮隸屬於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位於五華縣南部,東與棉洋鎮相接,南與梅林鎮接壤,西與周江鎮相連,北與橫陂鎮交界。區域面積188.64平方千米(2017年)。省道惠水線、安浦線在安流圩交匯,琴江河貫穿全鎮。是五華通往紫金。珠三角和揭西、陸河等沿海地區的咽喉。轄42個村民委員會、 4個社區居委會。有113847人(2017年);全鎮有耕地面積4353.13公頃。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實現12億元,對比上年增長9.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安流鎮
  • 外文名稱:Anliu Town
  • 別名:橫流渡
  • 行政區類別:鄉(鎮)級行政區
  • 所屬地區: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
  • 下轄地區:轄42個村民委員會、 4個社區居委會
  • 政府駐地:安流圩
  • 電話區號:0753
  • 郵政區碼:514400
  • 地理位置: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南部
  • 面積:247.06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113847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高山寨、永和寺
  • 機場:附近有梅縣機場潮汕機場
  • 火車站梅州站梅州西站五華北站華城站
  • 車牌代碼:粵M
  • 行政代碼:441424
歷史沿革,名稱來歷,政區沿革,行政區劃,教育,經濟建設,投資環境,特色農業,果蔬,畜牧,旅遊資源,李江墓,秋前湖義冢,政治,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名稱來歷

原名橫流渡,因地處琴江河畔,河水湍急,用木船當橋,故稱橫流渡。1911年,當時的文人學士將不祥之兆的“洪水橫流”,改為吉祥之兆的“安流”,地名就由此而來。

政區沿革

長樂初建設鄉,清末設橫流約,民國初年始稱安流。1947年3月設安流鎮。1950年後曾為區、鄉、鎮建制。1958年成立安流公社。1961年增設鯉江公社,1963年合併為安流公社。1972年分出大都公社(原鯉江公社河東部分和雙華公社上布大隊),1978年分出萬龍公社。1983年11月撤社設安流區,同時撤銷萬龍公社,其所轄的葵樟、文葵、福嶺3個大隊劃歸文葵區。1986年11月改設鎮。2003年11月,文葵鎮併入安流鎮。2004年10月,大都鎮併入安流鎮。是省政府批准的五華三大中心鎮之一。
現安流鎮轄42個村民委員會,4個社區委員會。 安流鎮於2003年被省批准為中心鎮。各種配套機構比較健全:銀行、信用社、供銷社、電信、郵局、行動電話、國稅、地稅、工商、食品、畜牧、醫院、供電、文化、廣播電視等完全中學1所(安流中學)、國中6所、國小56所。 安流是全縣三個中心鎮之一。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長足發展:道路交通:省線惠水線、安浦線在安流圩交匯並貫通全鎮,實現了村村通公路,80%的村實現了村公路硬底化。90%以上的自然村實現了通機耕路。圩鎮建設:2005年,安流按照中心鎮建設要求,聘請了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地理研究所、梅州宏圖城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對安流鎮2005年-2020年整體規划進行了測設修編,圩鎮城區面積從現有3.2平方公里擴至8平方公理。安流圩以琴江河為界,分為安鎮和司前兩大區域,以新、老安流大橋相通。有強華、司前兩大綜合市場,近年開發有河堤東新秀街,河堤西街目前正在開發。圩鎮現有門店1200多間。新規劃可開發面積有近4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2016年年末五華縣安流鎮行政區劃一覽表
安 流
學園、大九、雙福、吉程、樟潭、龍樓、福龍、福陂、福華、完塘、三江、低坑、洑溪、東禮、福江、半徑、半田、吉水、萬塘、龍中、藍田、福西、學少、青江、葵樟、五聯、樓江、里江、長江、文葵、福嶺、紅山、聯新、雙徑、大和、大同、聯和、豐聯、勝利、上布、河沿、石門
42
789
4
安流鎮行政村:(陳)半徑、龍中、萬塘、司前、(張)半田、福江、福嶺、聯新、五聯、(廖)大都、大同、豐聯、聯和、勝利、(賴)大和、樟潭、(李)低坑、福陂、福龍、福西、(胡)東禮、洑溪、青江、(馮)河沿、上布、(湯)吉水、(萬、李、胡)里江、(古)文葵、學少、學園、長江、(黃、陳)大九、(徐、李)紅山、(陳、馮)吉程、(張、李、古)葵樟、(李、陳)藍田、(朱、劉)龍樓、(李、徐)樓江、(陳、張、李、劉)三江、(陳、朱)石門、(陳、李)雙福、(張、廖、賴)雙徑、(陳、李、賴)萬塘。

教育

高中:安流中學
國中:華南中學萬龍中學、文葵中學、大都中學、五福中學、伏溪中學。

經濟建設

2017年,安流鎮以科技興農為抓手,農村農業穩步發展。全年糧食種植4333.33公頃,烤菸種植166.2公頃,大力推廣綠色、有機、特色農業產品和生豬、肉牛、水產品集約規模化生產,交售菸葉349噸。
2017年,安流中心鎮“六個一”項目建設成效顯著。一是工業園(五華縣安流工業園)規劃征地順利推進,已征地53.33多公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已有15家企業有意落戶安流工業園,其中廣東華普太陽能工業製造有限公司一期項目已落戶原安流楓林中學,占地約3.33公頃,投資約1億元,正在安裝和調試設備。二是擴容提質成效明顯。圍繞建設可容納25萬人口縣域副中心城鎮目標,重點抓好占地10公頃,集住宅樓、購物中心、物流商貿、賓館酒家、文化娛樂、居民小區等多功能的青江新城建設,帶動周邊發展,擴大城區面積。城鎮提質方面,重點抓好惠天地加油站至藍田橋頭段道路升級改造、惠天地加油站至半徑大道段升級改造、琴江西岸沿江大道建設、萬塘村長塘堤大道建設、司前街至新興街升級改造、大都圩鎮升級改造、安流老戲院綜合市場改造、親水公園建設等重點工程。重點抓好琴江河低坑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大都片區村村通自來水、安順大橋、長江大橋、徐華清紀念大橋、華陸高速等重點項目建設。抓好安流中心衛生院(五華縣第二人民醫院)擴建、安流第一國小擴建工程。

投資環境

安流鎮是全縣三大中心鎮之一。近年來,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長足的發展:
安流鎮衛星圖安流鎮衛星圖
道路交通:道路交通四通八達。省道S120線(惠水線)、S238線(安浦線)在安流圩交匯,成為五華南部通往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區和揭西等沿海地區主要出口。擬建的興華高速、興汕高速也從安流經過,設立出口。改革開放30多年來,道路交通得到長足發展。鎮內各級公路總共近300公里,實現了村村公路硬底化,自然村通公路。
通訊:通訊電視蓬勃發展。通訊工具從解放初期為數不多的單一的手搖電話,發展到目前擁有1萬多戶程控固話用戶、3萬多戶手機用戶、1千多戶寬頻用戶。電視從天線黑白電視發展到光纖數位電視。
圩鎮建設:2005年,安流鎮按照中心鎮建設的要求,聘請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地理研究所,梅州宏圖城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對安流鎮2005年—2020年整體規划進行了測設修編,圩鎮城區面積從現有3.2平方公里擴到8平方公里。安流圩以琴江河為界。分為安鎮和司前兩大域區,以新、老安流大橋相通。有強華市場、司前兩大綜合市場,近年開發的有河堤東新秀街,河堤西街目前正在開發。圩鎮現有門店,商住房有1200多間。新規劃可開發面積有近4平方公里。

特色農業

果蔬

安流鎮是農業大鎮。有耕地4.42萬畝,山地22.5萬畝。農業以水稻種植為主。近年來,每年水稻種植面積達6.5萬畝以上,總產3.2萬噸以上。主要經濟作物有烤菸茶葉羅卜甘蔗等,主要果樹有梅州金柚荔枝青梅、果合柿、三華李香蕉鳳梨等、特別是秋前湖菜莆,吉洞尾烏皮蔗遠近有名。
安流鎮

畜牧

近年來加大了黃牛冷精神配種品種改良和瘦肉型豬肉推廣。累計黃牛冷配產仔8300頭,年出欄瘦肉型豬2.9萬頭,占出欄總數的62%。扶貧開發創造了“房畜(禽)果沼魚並舉,安居房建設與扶貧開發相結合”的“紅山模式”。就是幫助支持貧困戶建起一座安居房,養一塘魚。“紅山模式”在全市、全縣得到推廣。

旅遊資源

安流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既有綠色自然風光,又有歷史古蹟遺址。比較有名的有燕子岩、高石下登高勝地、東靈寺、平安寺、永和寺、文昌祠、王老仙師宮、法青宮、祖師宮、徐華清故居“樹德堂”、青龍寨、秋前湖義冢、李江墓等。民俗活動有逐步恢復的“扮古事”(走古事)。

李江墓

李江墓位於安流鎮低坑國小背後右側山坡上,形喝猛虎過江。築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秋。 墓用灰沙砌築,座西北向東南。呈交椅形,設四層墓圍,內設祭祀台和拜壇。墓長24米,寬14米,占地面積約340平方米。是五華縣現存規模最大的清代灰沙石寶墓葬。現保存完好。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秋前湖義冢

秋前湖義冢,位於安流鎮三江村秋前湖義冢角,築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由長樂縣(今五華縣)知縣彭光祖倡建。冢內埋葬屍骨1400多俱,均為當地無主墳骨骸,其中不少是清鹹豐年間廣東天地會起義軍與清軍戰鬥時雙方陣亡將士的無主墓。冢由墓群組成,總計1449座,外觀呈扇形,均用灰沙砌築,通長30.5米,通寬40米,占地面積近1300平方米。主墓在中央為交椅形墓,子墓圍在主墓左右和後邊,為封土堆墓,弧度不等地圍成33層,甚為壯觀。

政治

黨委書記:劉現松
黨委副書記、鎮長:李權
副書記:湯華李巧文
人大主席:古志宗
人大副主席:古遠方
紀委書記:古愛常
常務副鎮長:宋錦棠
副鎮長:古坤彪李自雄張宏南

著名人物

安流地靈人傑,孕育了一批有影響的優秀人才,當中有清朝一品花翎頂戴、民國軍醫總監和中國紅十字總會理事長、上將徐華清,早期革命家、省委特派員古雲章,著名英烈萬大來,長征老幹部賴紹宏胡安,老紅軍、原湖南省副省長徐明,國民黨將領湯毅生等。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時期,安流有近200位烈士為革命建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