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人物成就,文學,教育,人物名言,主要作品,
人物生平
安東·謝妙諾維奇·馬卡連柯前蘇聯傑出的教育家、作家。1888年
3月13日出生在烏克蘭別洛波里鎮的一個工人家庭。1905年從師資訓練班畢業後,開始擔任教師。1914年,他進入波爾塔瓦師範專科學校學習。1917年畢業時,他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金質獎章,同年9月,被任命為克留可夫高級國小校長。1920年10月,馬卡連柯被委派組織一所“少年違法者工學團”(後改名為高爾基工學團),這是一所管理流浪兒和違法青少年的特殊教育機構。他在那裡工作了8年,並於1925年起開始創作《教育詩》。1928年,他又接任了相同性質的捷爾任斯基公社的領導工作,也工作了8年,並寫出了名著《塔上旗》。在高爾基工學團和捷爾任斯基公社總共16年的教育實踐中,馬卡連柯把3000多名流浪兒和違法青少年改造成為社會有用人才,引起了國內外廣泛的關注。1935年以後,他主要進行教育理論的總結、研究與宣傳工作。一生著述頗多,有一百多本(篇),數百萬字。1939年1月,前蘇聯政府授予他“勞動紅旗勳章”,同年4月1日,因長期勞累過度,心臟病突發去世,年僅51歲。
人物成就
文學
馬卡連柯(,1888—1939),蘇聯著名教育革新家 、教育理論家、教育實踐家和作家。1905年,他17歲時就開始了自己的教師生涯,從此在繁重的教育實踐活動和緊張的教育理論探索中度過了自己短暫而光輝的一生。舊俄時期在鐵路國小的教育工作,使他一方面積累了教育、教學經驗,在教學實踐中與學生家長建立了密切聯繫,另一方面又為他奠定了比較紮實的文化科學、哲學、心理學與教育學的知識基礎。十月革命的勝利既對他提出了新的要求,又為他施展抱負創造了客觀的物質前提,提供了新的思想基礎。他的教育思想體系在十月革命後逐漸形成。他的教育理論著作是他開創的社會主義教育實踐的概括和升華,他的文學創作以生動的藝術形象和豐富的事實反映了他為之付出畢生精力的教育實踐活動和理論探索,生動地體現了他的教育理想。他的主要著作有:反映高爾基工學團的生活和發展的小說《教育詩篇》,以捷爾任斯基工學團為題材的小說《1930年進行曲》 、 《塔上旗》 ,親職教育方面的著作有《父母必讀》、《兒童教育講座》等以及許多教育論文和講演。 蘇聯十月革命勝利初期,帝國主義的武裝干涉和國內白匪的叛亂造成戰火連綿,使許多青少年成了孤兒,流落街頭。這些年齡在8—18歲之間青少年,大多數人沒有道德觀念,目不識丁,無責任感,以乞討、偷竊、暴力,甚至賣淫為生,成了年輕的蘇維埃共和國的嚴重的社會問題。收容、教育、改造這些青少年,是蘇維埃政權面臨的一項緊迫的特殊任務。1920年秋,馬卡連柯受命把一所荒涼的農場學校改建為少年違法者工學團,並擔任工學團主任。出於對高爾基的崇敬,馬卡連柯把它改名為高爾基工學團。他在該工學團連續工作了8年。後來他又受命組建並領導了一個新的兒童勞動公社——捷爾任斯基公社。他嘔心瀝血、廢寢忘食地整整操勞了16年,把三千多名流浪兒童和違法者改造、教育成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其中不乏出色的工程師、教師、醫生、科學家,有的還成了英雄和模範。在本書所收集的馬卡連柯關於親職教育的講話中作者多次提到了他的這一段經歷及其寶貴經驗。
馬卡連柯在後期很關注兒童的親職教育問題。《兒童教育講座》及其他三篇有關親職教育的講話,包含著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的許多有獨到見解的寶貴的教育思想。
教育
馬卡連柯的主要有 如下方面:通過集體進行教育。
而形成良好的集體,必須有共同的目的,一致的行動;必須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制定必要的制度和紀律,培養集體義務感、責任感和榮譽感。同時他還主張建立教師集體。因此,他把為了影響個別學生而影響集體的方法稱為“平行影響的教育”。熱愛、尊重與嚴格要求的統一。他要求教育者要熱愛兒童,尊重兒童的人格,善於發現和啟發兒童的優點,善於發現並克服兒童的缺點,顧及兒童的年齡特徵和個體特點,提出高度的要求等。注重“前景”教育。重視紀律教育。紀律不僅是教育的結果,也是教育的一種手段。馬卡連柯老師堅定地認為培養人就是培養其對前途的希望。前景教育在人的教育和兒童集體的形成與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應不斷向集體展示一個又一個前景,提出新任務,引導集體為實現新任務而努力,鼓舞集體在追求美好前景中不斷前進。
馬卡連柯老師關於個性發展的基本原則涉及集體理論,也就是在社會集體中發展社會認可的行為。行為矯正的目的是通過社會相互作用、共同工作和生活來重新建構個性。行為矯正者對於少年違法者來說是生活的教師。馬卡連柯強調個性理論套用於教育革命後的蘇聯人民。教育應從幼年時代開始,即從日間託兒所、幼稚園、兒童之家和學校里就開始。 馬卡連柯老師認為通過組織健全、合理的教育集體來教育學生,是培養社會主義新人的主要方法。他指出教育任務是培養團隊精神者,斷不可將學生看作受訓練的材料,應視他們為社會的成員、社會活動的參加者和社會財富的創造者。特彆強調教育者對集體及集體中每個成員的教育和影回響是同時的、平行的,集體首先應成為教育工作的對象。馬卡連柯還提出了尊重和嚴格要求相統一的教育原則,認為對人的尊重和對人提出嚴格要求二者是統一的。馬卡連柯老師著作主要有《教育詩》 、 《塔上旗》 、 《父母必讀》 、《教育過程的組織方法》 、 《兒童教育講座》和《普通學校的蘇維埃教育問題》 。其主要著作收錄於8卷本《馬卡連柯教育文集》 。
人物名言
“我的基本原則永遠是儘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儘可能地尊重一個人。”在他看來,尊重人、信任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只有從尊重人、信任人出發,才能產生合理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平行教育影響”不會使學生總感覺自己是被教育的對象,而導致厭惡之感;使學生體驗到自己才是教育的主體,從而提高了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師要在教育過程中經常給學生指出美好前景,即給學生提出一個或幾個需要經過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新任務,吸引集體中的每一個成員,為完成新的任務,實現新的前景,由近及遠、由易到難地開展活動,由簡單的原始滿足發展到最高的責任感,從而使整個集體朝氣蓬勃,永葆青春。
“我是體罰的反對者,很早就是個反對者。”用體罰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它的後代相類似”。
主要作品
《教育詩》
馬卡連柯著,磊然譯,海天出版社1998 年版
《塔上旗》
《父母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