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史籍記載,名字待考,家庭成員,
史籍記載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九上.列傳第一百三十九》:“徐文遠,洛州偃師人,陳司空孝嗣玄孫,其先自東海徙家焉。父徹,梁秘書郎,尚元帝女安昌公主而生文遠。屬江陵陷,被虜於長安,家貧無以自給。其兄休,鬻書為事,文遠日閱書於肆,博覽《五經》,尤精《春秋左氏傳》。時有大儒沈重講於太學,聽者常千餘人。文遠就質問,數日便去。或問曰:"何辭去之速?"答曰:"觀其所說,悉是紙上語耳,仆皆先已誦得之。至於奧賾之境,翻似未見。"有以其言告重者,重呼與議論,十餘反,重甚嘆服之。
文遠方正純厚,有儒者風。竇威、楊玄感、李密皆從其受學。開皇中,累遷太學博士。詔令往并州,為漢王諒講《孝經》、《禮記》。及諒反,除名。大業初,禮部侍郎許善心舉文遠與包愷、褚徽、陸德明、魯達為學官,遂擢授文遠國子博士,愷等並為太學博士。時人稱文遠之《左氏》、褚徽之《禮》、魯達之《詩》、陸德明之《易》,皆為一時之最。文遠所講釋,多立新義,先儒異論,皆定其是非,然後詰駁諸家,又出己意,博而且辨,聽者忘倦。
後越王侗署為國子祭酒。時洛陽饑饉,文遠出城樵採,為李密軍所執。密令文遠南面坐,備弟子禮北面拜之。文遠曰:"老夫疇昔之日,幸以先王之道,仰授將軍。時經興替,倏焉已久。今將軍屬風雲之際,為義眾所歸,權鎮萬物,威加四海,猶能屈體弘尊師之義,此將軍之德也,老夫之幸也!既荷茲厚禮,安不盡言乎!但未審將軍意耳!欲為伊、霍繼絕扶傾,雖遲暮,猶願盡力;若為莽、卓乘危迫險,則老夫耄矣,無能為也。"密頓首曰:"昨奉朝命,垂拜上公,冀竭庸虛,匡奉國難。所以未朝見者,不測城內人情。且欲先征化及,報復冤恥,立功贖罪,然後凱旋,入拜天闕。此密之本意,惟先生教之。"文遠曰:"將軍名臣之子,累顯忠節,前受誤於玄感,遂乃暫墜家聲。行迷未遠,而回車復路,終於忠孝,用康家國,天下之人,是所望於將軍也。"密又頓首曰:"敬聞命矣,請奉以周旋。"
及征化及還,而王世充已殺元文都等,權兵專制。密又問計於文遠,答曰:"王世充亦門人也,頗得識之。是人殘忍,意又褊促,既乘此勢,必有異圖。將軍前計為不諧矣,非破王世充,不可朝覲。"密曰:"嘗謂先生儒者,不學軍旅之事,今籌大計,殊有明略。"
及密敗,復入東都,王世充給其廩食,而文遠盡敬,見之先拜。或問曰:"聞君踞見李密,而敬王公,何也?"答曰:"李密,君子也,能受酈生之揖;王公,小人也,有殺故人之義。相時而動,豈不然歟!"後王世充僣號,復以為國子博士。因出樵採,為羅士信獲之,送於京師,復授國子博士。
武德六年,高祖幸國學,觀釋奠,遣文遠發《春秋》題,諸儒設難蜂起,隨方占對,皆莫能屈。封東莞縣男。年七十四,卒官。撰《左傳音》三卷、《義疏》六十卷。孫有功,自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