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天主教堂坐落於安慶市孝肅路和錫麟街(紀念辛亥革命烈士徐錫麟命名)交匯處,地處繁華商業街區,交通便利,是近現代天主教重要的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迎江區天主教堂
- 地址:安慶市迎江區天孝肅路和錫麟街
安慶天主堂整個建築群由耶穌聖心堂、神甫樓、門廳及庭院組成。門廳面西臨錫麟街,門楣上有半圓形“天主堂”金字楷書額。大門兩側為八字形山牆。耶穌聖心堂正面開有三扇拱券門,正中門上方嵌有豎刻康熙皇帝題字“萬有真原”石額。兩側邊門上方分別嵌有豎刻石額,左為“聖域洪開”,右為“仁基遠奠”。教堂分前、中、後三部分。前有鐘樓,高四層,二層是唱經樓有螺旋樓梯可盤旋而上;中為會堂,高八米,上方有油漆木紋天花,堂中有長形跪凳百餘條,為教友參與宗教禮儀坐、立、跪時所用;後為祭壇,地坪較會堂地面高近半米,循麻石台階三層登臨,台階頂層上有木雕欄桿。欄桿上方天花處懸掛著長2米寬1米的木質金字橫匾三幅。正中為“泛愛靡眾”,左為“母儀天下”,右為“保障中華”。正中祭台前有木質台階三層高約半米,其上為祭台,高約2米,寬1米,長4米。祭台中央上方2米處有一木質四角拱亭,邊長約1.5米,高2米,頂高0.5米,內有耶穌聖心立像。前左祭台上供奉聖母直立塑像,前右祭台上供奉聖若瑟懷抱耶穌直立塑像。後面兩祭台牆上為高2.5米、寬2米的巨幅油畫像,左為耶穌會創立者聖依納爵,右為東亞宗徒聖沙勿略。聖心祭台後面有一門通更衣室,為主祭和輔祭在舉行宗教禮儀前後穿、脫祭衣之所。耶穌聖心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是長江流域天主教堂中唯一的中西合璧宮殿式建築。
安慶天主堂另一重要建築神甫樓造型和立面為簡約的西方古典式風格,共三層,第三層設有多功能廳,裝有現代化的多媒體影音設備,可同時容納300餘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第二層設有文化展覽室和教友活動室,可以展示愛國主義相關文字圖書資料。此外還備有客房十餘間,方便到此旅遊的遊客住宿小憩。
安慶地區天主教傳入歷史悠久。1864年7月,江南教區法籍主教鄂爾壁派中國神父到安慶在天后宮街建立會口;1900年,成立安慶總鐸區;1921年,安徽天主教從“江南教區”劃出,成立了安慶、蕪湖、蚌埠三個教區;1930年,西班牙耶穌會神甫梅耿光升為安慶教區首任主教;1946年,安慶教區升為總主教區,管理安徽全省各個教區;1950年,安慶總主教區直屬有6個總鐸區、24本堂口,111個公所;“文革”時期,天主教停止活動;1983年,耶穌聖心堂恢復宗教活動,對外開放;1997年,恢復安慶教區;2001年7月,成立安徽教區,安慶為教區的一個堂口。
安慶在1760年至1937年為安徽省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直到1958年前後實行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期間,天主教愛國人士和愛國組織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活動,擺脫羅馬教廷的控制,實行“自傳、自養、自治”的辦教宗旨,成立了天主教愛國會,開始了正常的宗教活動。
安慶在1760年至1937年為安徽省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直到1958年前後實行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期間,天主教愛國人士和愛國組織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活動,擺脫羅馬教廷的控制,實行“自傳、自養、自治”的辦教宗旨,成立了天主教愛國會,開始了正常的宗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