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一五製造業發展規劃

2006年12月3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以皖政〔2006〕129號印發《安徽省“十一五”製造業發展規劃》。該《規劃》分“十五”時期安徽製造業發展狀況;“十一五”時期安徽製造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十一五”安徽發展製造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製造業區域布局、發展方向和重點;主要措施5部分。

發展重點是:汽車產業基地、機械裝備基地、家用電器基地、鋼鐵基地、銅及深加工基地、非金屬材料基地、石油化工基地、煤化工基地、橡塑製品基地、製漿造紙基地、食品及生物質基地、紡織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省“十一五”製造業發展規劃
  • 印發機關:安徽省人民政府
  • 文號:皖政〔2006〕129號
  • 印發時間:2006年12月30日
檔案通知,發展規劃,

檔案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安徽省“十一五”製造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皖政〔2006〕129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安徽省“十一五”製造業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二月三十日

發展規劃

安徽省“十一五”製造業發展規劃
一、“十五”時期安徽製造業發展狀況
(一)基本狀況。
“十五”期間,安徽製造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增加財政收入做出了重要貢獻。
1.規模和效益持續增長。“十五”期間,全省規模以上製造業增加值由2000年的405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1154億元,年均增長23.3%。汽車、家電、鋼鐵、水泥、電解銅、橡塑製品、機製紙及紙板等重點產品產量大幅增長。2005年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勞動生產率10.1萬元/人·年,淨資產利潤率10.2%,分別比2000年提高2.37倍和5.9個百分點。
2.發展後勁顯著增強。“十五”期間,全省製造業累計完成投資1534億元,占工業投資的比重達66.6%,分別比“九五”增長2.18倍和12.5個百分點。奇瑞、江汽、華菱汽車,海螺水泥,馬鋼薄板,豐原農產品加工,銅陵有色電解銅等一批重大項目竣工投產,培育了一批新的經濟成長點。
3.結構調整明顯改善。一是主導產業加速成長,支撐作用突出。以汽車、工程機械、電器設備等為特色、優勢的裝備製造業成為安徽的支柱產業,特別是汽車產業已成為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的重要力量,成為安徽最具成長潛力的產業。鋼鐵、有色金屬、水泥等原材料產業的傳統優勢進一步增強,煤化工、石油化工、橡塑製品等產業呈現加速發展態勢。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全面提速,尤其是燃料乙醇、生物乙烯等生物質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化取得重大進展。二是產品結構不斷改善。2005年,全省轎車占汽車比重達到50%,鋼材板帶比30%,銅加工率120%,新型乾法水泥比重達到85%以上,無結頭紗比重53%,分別比2000年提高50、10、90、55和25個百分點。三是大企業快速崛起。2005年,馬鋼等6戶企業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奇瑞等4戶企業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一批骨幹企業的產銷規模、技術創新能力、市場行銷能力等均居全國同行業前列。
4.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初步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的發展格局。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業成為我省製造業的骨幹力量,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占全省比重達48.5%。全省製造業上市公司38戶,發行股票42隻,通過證券市場直接融資262.7億元。一批以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特色產業集群初具雛形,經濟內生動力快速增強。2005年規模以上製造業三資企業達469個,比2000年增加226個。馬鋼、奇瑞等骨幹企業“走出去”戰略穩步推進。產品出口不斷增長,2005年全省完成出口交貨值比2000年增長1.1倍,其中家電、汽車及零配件、船舶、叉車等機電產品和紡織、服裝產業出口分別突破10億美元大關。
(二)存在的問題。
儘管安徽製造業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與國際先進水平和國內發達地區相比仍有差距,存在著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
1.總量規模偏小。2005年全省工業化率僅為34.0%,低於全國平均水平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製造業增加值僅占全省GDP的21.5%,遠低於發達省市30%以上的水平。2005年全省以製造業為主體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居全國第17位,僅占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2.06%。
2.結構層次較低。資金密集、技術密集型的產業及高加工度、高附加值產品比重低於40%,特別是有效支撐製造業持續發展、引領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優勢行業、骨幹企業相對不足。各產業、企業間有效整合不夠,行業集中度低,主導產業鏈條不長,產業聚集效應不明顯。
3.增長方式粗放。製造業粗放型增長的狀況尚未從根本上得到改變。2005年,以製造業為主體的全省規模以上工業每萬元增加值耗標煤3.13噸,全部工業每萬元增加值耗水369立方米,分別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0.8%、118.3%;勞動生產率9.56萬元/人·年,比全國平均水平低8.7%。
4.發展不平衡。2005年,合肥和馬蕪銅地區規模以上製造業增加值占全省規模以上製造業增加值達59.4%,對全省製造業增長的貢獻率達77.3%。皖北地區製造業主要以資源初級加工業為主,企業數量少、產業規模小、技術層次低,規模以上製造業增加值只占全省14.5%。縣域製造業發展相對滯後。2005年以私營經濟為主導、以製造業為主體的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僅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19%。
二、“十一五”時期安徽製造業發展面臨的形勢
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世界製造業產業轉移、結構調整和最佳化升級進一步深化。我國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後,製造業呈現出加速發展的態勢。大企業快速成長,市場結構趨於壟斷競爭型;中心城市支撐和帶動作用強化,產業集群化態勢凸現;自主技術創新步伐加快,整體競爭能力不斷增強。同時,面臨的資源、環境壓力進一步加大,增長方式亟待轉變。
“十一五”時期安徽製造業發展既有很多有利因素,也面臨著一些突出問題和嚴峻挑戰,需要積極應對,趨利避害,力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一)既面臨良好的市場機遇,又存在巨大的競爭壓力。國內經濟保持持續穩步發展態勢,製造業產品市場增長空間巨大,迎來了加速發展、結構調整的機遇;安徽製造業發展擁有較好的基礎,汽車、家電、冶金、建材、裝備、農副產品加工等行業具有一定優勢,“861”行動計畫的投入能量進一步釋放,“十一五”時期是安徽製造業發展的關鍵機遇期。同時,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日益抬頭;國內外大公司壟斷市場和核心技術、主導控制產業發展的趨勢加劇;我國產業集聚趨勢進一步加劇,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環渤海等區域產業集群的競爭優勢不斷凸現。周邊落後省份又紛紛加快工業化進程。安徽製造業整體規模和實力不強,加快發展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
(二)既擁有有利的政策環境,又受巨觀調控的制約。國家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將在政策、資金和產業發展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重點支持發展有比較優勢的能源和農產品加工、原材料、先進裝備等製造業,有利於安徽製造業進一步爭取國家政策支持。省委、省政府確立了奮力崛起的戰略目標,提出了實施工業強省、東向發展、創新推動等六大戰略,將為安徽製造業加快發展產生強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國家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嚴控土地和信貸供給,控制產能過剩行業投資過快增長,提高項目的市場準入條件,將對安徽製造業加快發展產生制約,工作難度加大。
(三)既擁有良好的區位和資源,又面臨資源、環境等壓力。安徽地處華東腹地,沿江近海;礦產、農副產品、勞動力、水資源豐富;能源、土地供應相對寬鬆,交通較為發達,商務成本較低,有利於安徽優勢製造業加快發展,主動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發展有競爭優勢的產業基地。雖然安徽礦產資源在華東地區居於前列,但人均資源占有量不高,金屬礦等資源保障程度比較低。局部地區水資源、土地、環境承載力等已經開始影響到一些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能力亟待提升。
三、“十一五”安徽發展製造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貫徹國家產業政策,走安徽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實施工業強省、東向發展、創新推動等六大戰略,全面開展全民創業行動,提升“861”行動計畫,發揮比較優勢,以提高製造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為核心,以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為重點,落實和加強政策支持,加強技術創新和體制創新,加大資源整合和投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最佳化和升級,培育骨幹企業、知名品牌和新的增長點,推進產業集群,實現產業規模有效快速擴張,加快製造業跨越式發展,使製造業成為推動全省奮力崛起的重要力量。
(二)基本原則。
1.優先發展重化工業。遵照工業發展的階段性規律,依託安徽資源、能源相對優勢,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工業園區的帶動集聚作用,大力發展汽車、機械裝備、原材料等重化工業,加快重化工業進程。同時,推進家電、食品、塑膠製品、造紙、紡織服裝等輕紡工業加快振興。
2.大力促進創新。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大研發投入,引進、消化和吸收先進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完善自主創新機制,最佳化自主創新環境。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完善有利於企業發展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從根本上激發企業的發展活力。推進骨幹企業的聯合、兼併、重組,提高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3.推進產業集群。充分發揮大企業的輻射帶動功能,提高中小企業的配套協作水平和規模,加快建成一批主導產業突出、配套產業完善的重點產業集群。強化開發區或工業園區主導產業定位,強調因地制宜、錯位發展,完善基礎設施,增強技術、金融等綜合服務功能,吸引企業向園區集聚,提高產業競爭力。
4.以開放促發展。實施東向發展戰略,加速融入長三角地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有效承接產業轉移,引進先進技術、經營管理理念和專業人才。堅持“引進來”、“走出去”並舉,注重開發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建立穩定的資源保障和市場行銷體系,主動融入全球製造業合作、競爭體系。
5.堅持可持續發展。加快增長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約式的轉變,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清潔生產、安全生產,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和循環利用水平,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按照國家產業政策,淘汰落後工藝、技術和設備。
(三)主要目標。
1.努力壯大規模。到2010年,規模以上製造業增加值達到2800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80%以上。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突破9300億元,年均增長20%左右。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力爭形成主營業務收入超500億元的企業5戶、超100億元的企業10戶和一大批超10億元的企業。有10戶以上企業進入中國製造業500強。
2.切實提高技術創新水平。汽車、工程機械、生物質、煤化工、冶金、水泥等重點行業技術創新能力達到全國先進或領先水平,基本掌握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設計製造核心技術。建成一批國家工程或技術中心,大中型企業基本建成企業技術中心,形成較完整的技術創新體系。骨幹企業的技術裝備達國際先進水平,研發投入達到銷售收入的3%以上。工業企業信息化普及率達到70%。
3.著力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能耗、物耗、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達到全國先進水平,污染排放全面達標。2010年,製造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20%,水耗比2005年降低30%,重複用水率達80%,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85%。
4.不斷增加投資。“十一五”期間,製造業累計投資6000億元,占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30%,製造業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
5.進一步提高開放水平。“十一五”期間,製造業利用外資年均增幅達15%以上,積極爭取國內外大企業特別是世界500強企業來皖投資,全面融入長三角製造業體系。骨幹企業“走出去”取得明顯成效。製造業產品出口交貨值年均增長20%。
四、製造業區域布局、發展方向和重點
(一)區域布局。
堅持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鼓勵各地挖掘自身潛力,加快發展製造業。圍繞省會經濟圈、皖江城市帶、沿淮城市群建設,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加快開發區、工業園區建設,形成“一極兩帶”為主導、區域協調發展的製造業戰略空間布局。
“一極”:充分發揮合肥市產業基礎好、科技資源豐富等優勢,大力提升汽車、機械裝備、信息家電、橡塑製品、化工等產業層次,壯大綜合實力,打造合肥製造業增長極,帶動巢湖、六安等周邊地區製造業發展。
“兩帶”:即建成沿江、沿淮兩大產業帶。沿江地區按照率先融入長三角為指向,進一步加大開發、開放力度,建設沿江城市帶,努力提升汽車、鋼鐵、有色金屬、建材、機械裝備、化工、輕紡等產業集聚和輻射功能,形成以馬蕪銅宜為主導的製造業產業帶。沿淮地區要加大資源開發力度,突出發展煤化工和農副產品深加工等產業,加快構築“兩淮一蚌”重化工業走廊,形成沿淮產業帶。
皖南、皖西地區要充分發揮生態、農副產品和礦產等資源優勢,以培育龍頭企業和產業集群為重點,加快資源開發利用。加強與蘇浙毗鄰地區的產業對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形成特色產業集聚。
(二)發展方向。
1.大力培育裝備製造業。抓住國家振興裝備製造業的機遇,堅持“面上提升、重點突破、分類指導、形成優勢”的原則,充分挖掘現有產業、技術等基礎條件,引進外部產業資源,加快振興裝備製造業。充分利用國內外先進技術資源,加大研發和消化吸收創新投入,實行開放式創新,提高研發能力,實現裝備核心技術和系統集成能力的突破。支持裝備企業提升製造水平。鼓勵省內用戶訂購首台省產重大技術裝備,鼓勵重點工程和主機廠優先、高份額採購省內裝備及配件產品。突出發展汽車、工程機械、電器設備等優勢行業產業集群,培育發展礦山、建材、冶金和環保等重大行業裝備成套設備,加快提升工具機工具、儀器儀表、關鍵基礎件等基礎裝備配套水平和能力;支持發展拖拉機、內燃機等新型農機,新型船舶及船用設備、新型軌道交通及配套件、天然氣儲運、加氣設備,電纜設備,積體電路封裝設備,大型潛水電泵、高層鋼結構等特色裝備產品,培育一批領軍企業。
2.推進原材料產業升級。適度提高冶金、建材、化工等原材料產業的規模,大力發展高加工度、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降低消耗,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促進原材料產業結構升級。以骨幹企業為主體,加大聯合重組力度,提高產業集中度。推行循環經濟試點,推廣套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工藝流程,提高節能、降耗、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加強礦山、化工等高危行業安全生產。加強資源整合和有序合理開發,實施“走出去”戰略,保障金屬、非金屬礦和煤炭等原料供給。大力發展鋼材短缺品種、銅材精深加工、新型乾法水泥、非金屬礦超細粉、大宗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原料、橡膠製品、磷硫化工、高效低毒農藥、精細化工等產品。
3.加快振興輕紡產業。注重發揮輕紡工業在擴大就業、加快農業產業化和工業反哺農業中的重要作用,積極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實施走出去戰略,依靠技術進步,全面振興輕紡產業。充分利用安徽豐富的農副產品和勞動力資源,大力發展食品、紡織服裝、造紙等產業。鞏固提高家電、釀酒、菸草、塑膠製品等優勢產業。積極推行品牌戰略,大力推進國際化生產和經營,拓展行業發展空間。調整輕紡工業原料結構,加大對可再生資源的轉化和利用。著力開發新型環保節能家電、日用化工、差別化纖維、面料、服裝、包裝裝潢印刷等行業新品種,拓展新領域。
(三)發展重點。
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結合產業基礎、資源優勢和主動承接產業轉移的要求,建設製造業強勢產業基地。著力發揮骨幹企業的輻射帶動、技術溢出功能,以工業園區為平台,縱向、橫向拓展產業鏈條,提高零部件的自我配套和原材料深度加工水平,建設一批主導產業突出、配套產業完善、布局合理、競爭力強的重點產業集群。
1.汽車產業基地。搶抓國家支持自主智慧財產權、自主品牌汽車發展的政策機遇,支持奇瑞、江汽等骨幹企業擴大產業規模、提高核心競爭力。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推行開放式自主創新,提升整車和關鍵總成的自主研發能力,掌握核心技術。圍繞國內外兩個市場,實施品牌戰略,提升國際化行銷能力。鼓勵發展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產品、高附加值專用汽車和關鍵零部件。積極推進省內產品進入政府採購、計程車等市場。發揮汽車整車及關鍵總成的引領作用,大力推進零部件集聚化發展。積極穩妥推進骨幹企業與國內外具有競爭實力的產業資本建立戰略聯盟或聯合重組,鼓勵國內外企業來皖投資。到2010年,全省汽車年生產能力達200萬輛,其中轎車120萬輛,汽車產銷規模在國內“保五爭三”,骨幹企業省內零部件配套率達50%左右,基本建成在國內外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汽車產業體系,成為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發展的主導力量。
2.機械裝備基地。鞏固工程機械行業全國領先地位,拓展產品系列,鼓勵發展關鍵總成零部件。加快發展以輸變電設備、電機等為重點的電器設備,提升產品的技術水平,支持無為等電線電纜塊狀經濟發展。加強與中船、長航等企業協調,積極引進國內外產業資本,以沿江為重點加快發展滾裝、油品、化學品、貨櫃、中低速柴油機等船舶及船用設備產業集群。利用現有平台,發展軌道交通車輛及關鍵零部件。支持企業通過合資合作等方式,大力開發生產煤炭機械等礦山設備、建材設備、冶金設備、環保設備等成套設備。支持發展數控工具機,推進馬鞍山當塗刃具、工具機塊狀經濟發展。大力支持發展機械傳動及支承,液壓、氣動傳動及密封等關鍵基礎件。整合製造企業和設計院所,加強市場運作能力,發展一批能夠提供研發、設計、製造、安裝、維修、服務的系統化的工程總包和設備成套公司。力爭到2010年,形成4萬台叉車、1萬台裝載機、2萬台挖掘機、200萬載重噸造船、5000萬千伏安變壓器、1000萬千瓦電機的年生產能力。
3.家用電器基地。發揮品牌優勢,重點爭取海爾、美的、美菱、榮事達、康佳、西門子、日立、華凌等強勢家電企業進一步擴大投資規模。加快實現技術升級、產品換代,大力發展節能保鮮冰櫃、環保健康空調、仿生節水洗衣機、數字高畫質電視等整機產品,推進家電的智慧型化、網路化。加快發展壓縮機、電機、微處理器、網路連線器等關鍵配套件產業,支持天長電子電器、馬鞍山磁性材料、銅陵電子器件等塊狀經濟發展。提高國際化運營水平,穩妥推進“走出去”,擴大產品出口。鼓勵省內家電企業建立戰略聯盟,初步形成以合肥、蕪湖、滁州為主的家電產業集群。力爭到2010年,全省家電年產能達到4000萬台,其中出口達到1/3。
4.鋼鐵基地。支持馬鋼做強做大,全力支持馬鋼後期重大項目實施,支持馬鋼實施省內外聯合重組,加大淘汰落後工藝和裝備,提高產業集中度。重點發展冷軋薄板、冷軋矽鋼片、不鏽鋼板、優特鋼、無縫鋼管、球墨鑄鐵管以及高檔精品建材等短缺品種,大力發展汽車用板、家電用板、貨櫃板等鋼材深加工產品。加大技術研發力度,積極推廣精料入爐、富氧噴煤、鐵水預處理、爐外精煉、控軋、控冷等先進生產工藝技術和裝備,鼓勵開發利用熔融還原等前沿技術。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支持骨幹企業建立穩定的原料供應渠道和基地,加強省內鐵礦資源的勘探、開發和整合,積極推進境外辦礦。大力推行挖潛改造和節能降耗,鼓勵和支持企業採用先進適用技術及裝備,開展高爐、焦爐節能改造及低溫廢熱利用等,提高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改善生態和環境保護。力爭到2010年,全省鋼材年產能達到2500萬噸,板帶比提高到50%以上;馬鋼產銷規模保持國內前列,成為國內重要的精品鋼材基地。
5.銅及深加工基地。依託銅陵有色等骨幹企業,適度擴大冶煉銅,積極發展再生銅,鼓勵發展銅合金材料。大力發展銅材精深加工,形成電解銅—產業用精密銅板帶,電解銅—電解銅箔—覆銅板—蝕刻印刷電路,電解銅—引線框架銅帶,電解銅—銅線桿—線材—特種漆包線和特種線纜,電解銅—銅線桿—系列銅管等銅深加工系列產品,形成以銅陵、蕪湖等為主的銅冶煉及銅加工的產業集群,支持銅陵建設全國綜合性銅產品市場。加強國內銅礦探礦、開發力度,積極穩妥實施“走出去”戰略,推進境外投資辦礦,確保銅冶煉原料供應;鼓勵廢銅回收和廢銅綜合利用。積極推廣礦山無軌開採技術、選礦廠預選拋廢技術、多碎少磨、多段磨礦新工藝和強化熔煉等技術,加強難選礦、多金屬礦工藝技術研究和集成開發。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銅原料生產中有價金屬回收,積極發展制酸、鐵球團、餘熱發電、碳酸二甲酯及其延伸產品等。力爭到2010年,電解銅年產能達到80萬噸,銅材深加工達100萬噸,銅陵有色電解銅保持國內領先地位。
6.非金屬材料基地。支持海螺等骨幹企業進一步做強做大,推進水泥企業聯合重組,加快淘汰立窯和濕法窯等落後工藝,提高產業集中度。鼓勵發展日產4000噸及以上規模新型乾法水泥,形成沿江水泥產業集群,重點支持“熟料基地+粉磨站”模式,依託資源優勢和長江黃金水道,加快省內熟料基地和大型粉磨站建設,大力發展散裝水泥。鼓勵利用低品位原料、工業廢棄物、城市垃圾為原料低溫餘熱發電。依託省內方解石、煤系高嶺土、石英砂、凹凸棒粘土、膨潤土、絹雲母、白雲石、石膏等優勢非金屬礦資源,加大非金屬礦的深加工技術和產品的套用技術研究,搶占行業發展制高點,支持發展高附加值的超細粉及改性材料、玻璃深加工等非金屬礦深加工產品。推進池州碳酸鈣、蚌埠和鳳陽玻璃、皖北煤系高嶺土、滁州凹凸棒深加工、含山石膏深加工等產業集群。加強資源整合和合理開發,加強自備礦山建設,努力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到2010年,形成1.5億噸以上新型乾法熟料及水泥、1000萬噸非金屬深加工年生產能力,海螺水泥進入世界前三強,非金屬材料產業居國內領先地位。
7.石油化工基地。按照“提升煉油、發展化工”的方針,支持安慶石化進一步做精、做優、做大、做強。在完成“兩線一改”的基礎上,擴大煉油能力,提升油品質量,將煉油年綜合加工能力由400萬噸提高到600萬噸以上,提升二次加工規模,油品質量達到或相當於歐III標準,提升高標號汽油和城市車用柴油比例。挖潛利用煉油廠氣源,最佳化裝置結構配套,加強氣體資源的綜合利用,大力發展市場緊缺的丙烯腈/腈綸、聚丙烯、乙苯/苯乙烯、丁醇/辛醇等化工產品。同時,延伸加工鏈條,生產ABS樹脂、DO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MMA(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高附加值化工產品。加強與中石化銜接,推進千萬噸級原油加工能力及大乙烯項目規劃等前工作,積極開展對外招商引資,在沿江有條件地區謀劃發展大型石化項目,力爭“十一五”期間取得突破。
8.煤化工基地。利用我省豐富的煤炭資源,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與國內科研院所聯合攻關相結合,實現皖煤氣化、焦化、液化等關鍵技術的突破。按照一體化、大型化、現代化的原則,推進淮北礦業、皖北煤電、淮化集團等大企業聯合建設煤化—鹽化一體化、煤制甲醇及烯烴、大型乾熄焦、氮肥原料結構和動力路線改造等重大工程,積極做好煤制合成油前期準備工作,爭取國家設立定點生產基地。大力發展大型尿素、焦炭、兩鹼、PVC、甲醇、醋酸、甲醛、二甲醚等產品,加大焦爐煤氣、煤焦油的綜合開發利用,發展系列煤化衍生產品。聯合汽車企業強化甲醇、二甲醚等成品油替代產品的套用技術市場開發研究。到2010年,形成3000萬噸原煤的年深加工能力,焦炭、PVC、甲醇、合成氨等煤化工大宗產品的生產居國內領先水平。
9.橡塑製品基地。抓住汽車、家電、住宅、包裝等產業大發展的機遇,依託海螺型材、國風集團、佳通輪胎等骨幹企業,拓展產品系列,壯大產銷規模。大力發展子午胎、工程塑膠、型材、管材、薄膜、車用橡塑製品等產品,鼓勵發展塑膠合金材料等新型功能產品。強化生產力布局和行銷體系建設,實施精品戰略,拓展產品市場份額。努力掌握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橡膠、塑膠製品的配方技術,積極探索向上游產業延伸。到2010年,形成300萬噸塑膠製品、2500萬條子午輪胎、30億件橡膠件的年生產能力。
10.製漿造紙基地。利用沿江地區、黃淮海平原地區林木資源優勢,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引進擁有核心技術、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資本,發展林漿紙一體化工程,建設安慶、宿州等地林紙一體化項目。處理好林農利益關係,創新體制、機制,加強造紙林基地建設。大力利用廢紙等再生原料,擴大進口,加強國內廢紙的回收和利用。加強現有草漿企業的技術改造,研究開發草漿新技術,加大黑液綜合利用力度,提高環保水平。大力發展塗布白板紙、印刷書寫用紙、高強瓦楞原紙、牛皮箱板紙、工業特種用紙等高附加值產品。力爭到2010年,形成100萬噸漿(其中木漿60萬噸)和300萬噸紙及紙板的年生產能力。
11.食品及生物質基地。大力發展各類有機酸、胺基酸、澱粉糖、油料加工和各類功能食品、方便食品等糧油產品,積極開展糧油加工副產品的綜合開發利用。大力發展冷鮮肉、熟肉精製品、乳製品等畜牧加工業。依託蕭碭等地水果資源優勢,推廣套用水果保鮮技術,大力發展水果深加工製品等。鼓勵各地發展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大力發展白酒、啤酒、碳酸飲料等飲料產業,鞏固古井、口子窖等白酒的品牌優勢,保持產能穩定。加快黃山捲菸品牌整合,推進企業重組,提高中高檔產品比重。支持豐原等企業採用生物原料特別是非食用性原料,加強研究開發先進的生物化工技術,大力發展燃料乙醇、生物乙烯、聚乳酸、生物柴油等生物質材料產業。支持骨幹企業通過購併、合資合作等途徑,加速規模擴張和強化競爭實力。到2010年,形成2000萬噸糧油、2000萬頭豬牛羊、1.5億隻家禽、80萬噸乳製品的年加工能力,穩定年產210萬箱名優捲菸和50萬噸優質白酒的能力。
12.紡織基地。發揮原料和勞動力資源優勢,進一步壯大華茂等骨幹企業,積極創造條件,承接沿海地區紡織業轉移,形成具有特色的紡織、服裝產業鏈,推進產業集群發展。鞏固提高棉紡織產業優勢,適度擴大規模,全面推廣使用清梳聯、高檔精梳機、自動絡筒機和無梭織機,擴大緊密紡比重。鼓勵建設大型、高水平、低污染的印染及後整理項目,提升成品布的生產規模和檔次。加快發展服裝行業,提升服裝設計和行銷水平,重點培育和形成若干有影響的服裝品牌。完善國際行銷和採購網路體系建設,積極應對國際技術壁壘升級,穩妥實施“走出去”戰略,努力擴大出口。探索建立棉紡企業與軋花企業、棉花採購及棉農新型合作組織,穩定棉花資源。努力構築技術、信息、配套、分銷、物流、培訓等服務平台,支持服裝業產業集群發展。鼓勵開發生產桑蠶絲、麻、竹等天然環保纖維,差別化、功能化化學纖維,碳纖維等新型纖維,大力發展產業用、裝飾用紡織品,培育新的增長點。力爭到2010年,形成500萬錠棉紡、5億件服裝的年生產能力。
五、主要措施
(一)加快擴張產業規模,不斷最佳化結構。
1.培育大企業,發展中小企業。堅持扶優扶強,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企業。支持企業加大投入,積極盤活存量資產,特別是推進與國內外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兼併重組、組建戰略聯盟,實現企業規模快速擴張。鼓勵發展活力和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加大投入和重組國內外企業,進一步做強做大。以存量引增量,採取資產併購、股份轉讓等形式,嫁接改組一批“大而不強”企業,使其重新煥發活力。大力推進機制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實施品牌戰略,培育、增強大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積極推進全民創業,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營造鼓勵創業、保護創業的良好氛圍和環境,大力招商引資,加大政策、資金等扶持力度,促進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產業規模,提升經濟發展的內生力。強化園區建設、中介諮詢、專業市場等服務平台建設,培育一大批以私營中小企業為主體,產業內在聯繫緊密,具有鮮明產品特色的塊狀經濟。
2.實施大項目,提升產業結構。全面提升“861”行動計畫,精心抓好對產業升級、結構調整具有重大牽動力的重大製造業項目。努力形成“規劃儲備一批、前期工作一批、開工建設一批、竣工投產一批”的重大項目工作機制。重點通過編制產業規劃,開展機會研究和可行性研究,超前構思技術水平先進、市場前景廣闊、發展潛力大的先進制造業重大項目。堅持自主建設和招商引資並重,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在支持省內大企業實施大項目的同時,努力引進一批具有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戰略投資者,通過合資合作或獨資建設一批大項目。堅持在發展中調整、在調整中升級,在高水平建設項目、培育新的增長點的同時,充分把握部分產品產能過剩的機遇,運用市場淘汰和產業政策導向,加速產業重組,淘汰落後工藝和產能。
(二)加強體制、機制和技術創新。
1.積極推進企業體制和機制創新。加快國有骨幹企業股份制改造,吸引民間資本和外資進入,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規範對經營管理層和技術骨幹的股權激勵,完善約束機制,激發骨幹企業的發展活力。推進重要骨幹企業的聯合、兼併、重組,推動國有資本向優勢企業和優勢產業集中,不斷提高重要骨幹企業的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支持企業跨行業、跨部門、跨區域、跨所有制的兼併重組。加大企業結構改組力度,建立有利於培育和形成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國內外市場開拓與服務、核心部件製造和系統集成的組織結構。增強中小企業產品開發與製造、配套服務與市場開拓的靈活機制,向“專、精、特”方向發展,形成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合理分工、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實施品牌戰略,圍繞重點產業、骨幹企業和龍頭企業,以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和市場美譽度為核心,持續提升產品技術、質量水平和降低成本,創新行銷模式,提升行銷能力,強化品牌設計、推廣,培育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市場競爭力較強的知名品牌。
2.提高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實行開放式自主創新,充分利用國外先進技術資源,加大對研究開發和引進技術消化吸收的投入,加快提高骨幹企業的自主創新和研發能力。鼓勵企業和科研院所聯合加強產學研合作,加快研究成果的產業化進程。加大對大型企業集團技術開發的支持力度,支持大企業集團加快建立和完善技術中心,提高研究開發費用投入,加強企業專利技術申請和保護,積極參與產品標準制定。創建中小企業技術研發的支持平台,形成有利於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財稅、貿易等激勵機制。
3.推廣套用信息化技術改造製造業。加快以企業資源規劃(ERP)為核心,以財務、採購、行銷和質量管理系統為主要內容的企業管理信息化系統建設,整合企業信息資源,再造業務流程,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通過有效套用先進適用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產品數據管理等技術,提高離散型工業企業產品研發和製造水平。套用數控技術加強對製造過程的監控和管理,提高流程型工業企業加工製造過程的自動化水平。
(三)大力推進經濟成長方式轉變。
按照產業政策規定的市場準入條件要求,對新上項目的備案或核准,嚴格執行能耗、物耗、環保、土地、生態、安全等有關標準。同時,督促現有還達不到市場準入條件的企業,通過採用先進適用技術及裝備,逐步改造,直至達到標準。大力促進制造業發展循環經濟。大力推廣節能降耗、綜合利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推進原材料企業如銅陵有色、馬鋼、豐原、海螺等發展餘熱發電、熱電聯產、廢物回收、廢渣加工、重複用水和大中型氮肥企業原料和動力路線改造。按照國家即將制定的主要耗能設備、家用電器、照明器具、機動車等強制性能效標準,改進產品設計和製造工藝,開發生產高效、節能、節水、低耗、環保產品。全面推行清潔生產,研究制定配套政策,開展示範企業建設,促進工業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向預防為主和生產全過程控制轉變。加快發展環境服務體系,探索不同類型的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和運營方式。
(四)加強產業政策和規劃引導。
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規劃,結合安徽實際,實行產業指導信息發布制度,及時分析和通報市場、投資、產能和國家產業政策、行業規劃等情況,正確引導企業的投資方向和經營行為。制定重點行業的發展規劃,重點在空間布局、建設配套條件等方面加以規劃引導。抓緊制定和完善關於行業準入的技術、質量、環保、安全、能耗等準入標準,運用準入標準指導企業技術進步,抑制低水平盲目發展和重複建設。
(五)最佳化發展環境。
營造良好的政務環境。著力轉變政府職能,最佳化工業發展軟環境,突出抓好法制建設和政策、服務、誠信環境的綜合整治。減少行政審批,簡化審批程式。清理和規範收費事項,減輕企業負擔。大力降低商務成本。加快建設各類工業園區,強化服務體系平台建設;整合土地、礦產等資源,全力保證重大項目建設用地、礦產等資源的及時需求。以加速融入長三角為取向,繼續加大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等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依託合肥、蕪湖、蚌埠、安慶等交通樞紐和物流量大的骨幹企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配送業。努力降低工業用電價格,支持條件具備的骨幹企業建設熱電聯產和餘熱發電項目,對耗電大戶試行直供試點。建立人才培養匯集機制。通過高薪聘請、股權分配等形式,大力吸引優秀的特別是熟悉跨國經營的高級經營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整合現有職業教育、技術培訓和高校資源,加強職業培訓工作,為製造業發展提供急需的經營管理人才和高技能工人。建立健全行業協會、商會、諮詢機構、會計和律師事務所等社會中介組織,發揮其溝通協調、信息服務、法律顧問、行業自律等職能,推動主導產業發展。
(六)加大政策支持。
1.加大財稅金融支持。探索推行骨幹企業稅收目標考核返還政策。合理設定基數,對企業所得稅超基數部分實行先征後返,直接補助或作為資本金注入。加強資本運作,提升企業價值和主業發展,大力支持企業新發、增發股票和債券,支持大企業探索設立財務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進一步健全和壯大中小企業擔保體系,支持“中小企業促進工程”的實施。加大政府部門對製造業發展的指導。綜合運用國家現行的稅收優惠政策(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抵、老工業基地政策、進口設備免稅、國產設備抵扣所得稅、資源綜合利用、出口退稅等),以及各級政府支持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對大企業和集聚發展的中小企業進行集中支持。
2.加大資金支持。按照“形成合力、突出重點、講求效率”的原則,設立製造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貼息、補助、參股等方式支持基地建設,對部分標誌性工程給予貼息或政策性投資公司參股支持,支持產業集聚發展和骨幹企業技術創新和信息化改造。
3.實行製造業發展獎勵制度。以獎代補,對加速製造業崛起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4.加強組織協調。加強對關係全省製造業發展大局的重大問題的謀劃。建立區域協作機制,樹立全省“一盤棋”思想,在重大項目建設和產業整合等工作中加強對接,防止地方保護。繼續爭取國家對事關安徽製造業基地建設有重大影響的汽車、煤化工、生物化工、鋼鐵、機械裝備等項目的指導和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