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

安徽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

安徽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新安學院)是安徽中醫藥大學的二級學院。學院前身為中醫系,創辦於1959年;1997年更名為臨床醫學一系,2004年更名為中醫臨床學院,2017年更名為中醫學院。

據2020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4個系、開辦本科專業2個;有學術學位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5個;共有教職工57人;在校本科生2359人,碩士生、博士生74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
  • 創辦時間:1959年
  • 類別:二級學院
  • 類型:醫藥
  • 主管部門:安徽中醫藥大學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董晶武
    院長:王莖
  • 本科專業:2個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5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 院系設定:中醫基礎系、方藥系、臨床基礎系、醫史文獻系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梅山路103號
歷史沿革,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學科建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研究成果,文化傳統,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1959年,安徽中醫學院中醫系成立。
1997年,更名為安徽中頌淋凶醫學院臨床醫學一系。
2004年,更名為安徽中醫學院中醫臨床學院。
2013年,更名為安徽中醫藥大學中醫臨床學院。
2017年,更名為安徽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
2019年,學校成立新安學院,與中醫學院一個單位。犁幾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據2020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4個系、開辦本科專業2個。
:中醫基礎系、方藥系、臨床基礎系、醫史文獻系
本科專業:中醫學、中醫兒科學

學科建設

據2020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擁有學術學位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5個,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2個、安徽省重中之重學科1個、安徽省A類重點學科1個、安徽省B類重點學科3個。
學術學位一級學科博士點:中醫學
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方劑學、中醫臨床基礎、中醫醫史文獻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中醫基礎理論等
安徽省重中之重學科:中醫學
安徽省A類重點學科:中醫學
安徽省B類重點學科照戒鑽: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方劑學

師資力量

據2020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共有教職工57人,具有教授職稱者7人,副教授職稱者18人;具有博士學位者16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18人,青年皖江學者1人;擁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教學團隊。
全國中醫藥高校教學名師:儲全根
國家級教學團隊:中醫基礎理論教學團隊
安徽省教學名師儲全根
安徽省中醫藥領軍人才:儲全根
安徽省名中醫:儲全根
安徽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彭代銀
省級教學團隊:中醫學教學團隊、中醫臨床基礎教學團隊等
註:名單不全。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據2020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擁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優勢學科繼續教育基地1個、國家教育部綜合改革項目1個、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教改示範專業1個、省級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精品課程5門,獲國家、省、校級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50餘項。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優勢學科繼續教育基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優勢學科繼續教育基地
國家教育部綜合改革項目:中醫學
國家教育部特色專業:中醫學
國家級精品課程:中醫基礎理論
省級教改示範專業:中醫學
省級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淚邀符醫學專業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省級精品課程:中藥學、中醫文獻學、傷寒學、溫病學、方劑學
省級重點課程:中醫診斷學
項目名稱負責人類別時間
中醫基礎類課程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
李姿慧
重大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2017年
《中醫診斷臨床技能實訓》課程體系構建和實踐
周雪梅
教學研究重點項目
2017年
方劑學模擬處方與實訓平台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許霞
教學研究重點項目
2017年
“醫教協同深化臨床人才培養”政策背景下
中醫臨床類人才培養模式和體制機制研究
儲全根
教學研究重大項目
2016年
基於網路平台和自主學習的醫史文獻類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研究
郜巒
教學研究重點項目
2016年
線上線下(O2O)混合式教學法在《中醫基礎理論》
教學中的套用與實踐
李姿慧
教學研究項目
2016年
“厚基礎、強能力、重個性、顯特色”以學生為中心目標
驅動下的中醫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汗府辯旋
王莖
重大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2015年
  • 教學成果
據2020年6月學院笑抹巴官網顯示,學院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6項。
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地方中醫藥院校高素質套用型藥學類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2010)、《院校-師承-地域醫學教育相結合,培養新安醫學特色的中醫學人才研究與實踐》(2014)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據2020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中斷狼堡諒醫科研中心(含新安醫學科研中心);掛靠有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中醫醫史文獻研究所;有國家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安徽省科技創新團隊1個、安徽省“115”產業創新團隊1個。
國家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細胞與分子生物學(腦病)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新安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安徽省“115”產業創新團隊:安徽省“115”現代中藥研發產業創新團隊

研究成果

據2020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先後承擔包括國家科技支撐、國家“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國家、省(部)、廳級各類科研項目10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3200餘篇。
近5年來,學院的中醫學一級學科承擔各級各類項目200餘項,獲得各類獎勵20餘項,其中主持國家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新安醫學傳承與發展研究”,相關成果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安徽省科學技術一等獎,主要參與的“熱敏灸技術的創立及推廣套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主編出版的《新安醫學精華叢書》獲中華中醫藥學會優秀著作一等獎。

文化傳統

據2020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先後組織了線上“致敬抗疫逆行者”三行情書比賽、“尋春記”線上攝影繪畫比賽、中醫經典誦讀大賽、拔河比賽、中醫藥文化進校園、中醫藥卡通創作大賽、“自信與美麗相隨,智慧與芳華並展”關愛女性、創新創業大賽、趣味運動會、心理健康沙龍、一月一主題等學生活動。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
董晶武
黨委副書記、院長
王莖
黨委副書記
黃莉
副院長
陸翔
省級教改示範專業:中醫學
省級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醫學專業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省級精品課程:中藥學、中醫文獻學、傷寒學、溫病學、方劑學
省級重點課程:中醫診斷學
項目名稱負責人類別時間
中醫基礎類課程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
李姿慧
重大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2017年
《中醫診斷臨床技能實訓》課程體系構建和實踐
周雪梅
教學研究重點項目
2017年
方劑學模擬處方與實訓平台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許霞
教學研究重點項目
2017年
“醫教協同深化臨床人才培養”政策背景下
中醫臨床類人才培養模式和體制機制研究
儲全根
教學研究重大項目
2016年
基於網路平台和自主學習的醫史文獻類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研究
郜巒
教學研究重點項目
2016年
線上線下(O2O)混合式教學法在《中醫基礎理論》
教學中的套用與實踐
李姿慧
教學研究項目
2016年
“厚基礎、強能力、重個性、顯特色”以學生為中心目標
驅動下的中醫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王莖
重大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2015年
  • 教學成果
據2020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6項。
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地方中醫藥院校高素質套用型藥學類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2010)、《院校-師承-地域醫學教育相結合,培養新安醫學特色的中醫學人才研究與實踐》(2014)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據2020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中醫科研中心(含新安醫學科研中心);掛靠有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中醫醫史文獻研究所;有國家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安徽省科技創新團隊1個、安徽省“115”產業創新團隊1個。
國家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細胞與分子生物學(腦病)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新安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安徽省“115”產業創新團隊:安徽省“115”現代中藥研發產業創新團隊

研究成果

據2020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先後承擔包括國家科技支撐、國家“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國家、省(部)、廳級各類科研項目10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3200餘篇。
近5年來,學院的中醫學一級學科承擔各級各類項目200餘項,獲得各類獎勵20餘項,其中主持國家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新安醫學傳承與發展研究”,相關成果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安徽省科學技術一等獎,主要參與的“熱敏灸技術的創立及推廣套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主編出版的《新安醫學精華叢書》獲中華中醫藥學會優秀著作一等獎。

文化傳統

據2020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先後組織了線上“致敬抗疫逆行者”三行情書比賽、“尋春記”線上攝影繪畫比賽、中醫經典誦讀大賽、拔河比賽、中醫藥文化進校園、中醫藥卡通創作大賽、“自信與美麗相隨,智慧與芳華並展”關愛女性、創新創業大賽、趣味運動會、心理健康沙龍、一月一主題等學生活動。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
董晶武
黨委副書記、院長
王莖
黨委副書記
黃莉
副院長
陸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