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山池宴集(唐代上官儀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安德山池宴集》 唐代詩人上官儀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安德山池宴集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上官儀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安德山池宴集
上路抵平津,後堂羅薦陳。
締交開狎賞,麗席展芳辰。
密樹風煙積,回塘荷芰新。
雨霽虹橋晚,花落鳳台春。
翠釵低舞席,文杏散歌塵。
方惜流觴滿,夕鳥已城闉。

注釋譯文

①上路:大路;通衢。唐?王勃《滕王閣序》:“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
②平津:武帝封丞相公孫弘為平津侯,後多用為典,泛指丞相等高級官僚。
羅薦:絲織席褥。唐?劉禹錫《秦娘歌》:“長鬟如雲衣似霧,錦茵羅薦承輕步。”宋?周邦彥《玲瓏四犯》詞:“夜深偷展香羅薦。暗窗前、醉眠蔥蒨。”
締交:結盟。結交。
狎賞:謂親昵、不拘禮節的宴集。
麗席:美好的筵席。
芳辰:美好的時光。明?楊慎《壽敘庵司馬弟》詩:“繞膝斑衣當蔗境,何須止酒芳辰。”
文杏:即銀杏。俗稱白果樹。木質紋理堅密,是建築和手工業的高級用材。漢?司馬相如《長門賦》:“刻木蘭以為榱兮,飾文杏以為梁。”詩詞中常用以指代文杏做的木樑。
⑨流觴:即流觴曲水。古代習俗,每逢夏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國魏以後定為夏曆三月初三日),人們於水邊相聚宴飲,認為可祓除不祥。後人仿行,於環曲的水流旁宴集,在水的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順流而下,杯停在誰面前,誰就取飲,稱為“流觴曲水”。
⑩闉yīn,古代城門外的瓮城。

作者簡介

上官儀(約608~665年1月4日),字游韶,陝州陝縣(今河南三門峽陝縣)人,家於江都。貞觀初,擢進士第,召授弘文館直學士,遷秘書郎。唐高宗時供職門下省,頗受高宗和武皇后的賞識。龍朔二年(662年),成為宰相。後來高宗不滿武后跋扈,上官儀向高宗建議廢后,高宗亦以為然,由上官儀草詔。武后涕泣陳請,事遂中綴,自此武后深惡上官儀。麟德元年(664年),上官儀被誅,家產和人口被抄沒,其一子上官庭芝也同時被誅殺。中宗即位後,因上官庭芝上官婉兒為昭容,對上官儀父子有所追贈,繡像凌煙閣,追封楚國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